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2***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篇二

  藝術永遠是現實的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精神觀念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思想觀念就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形式。所以,觀念的轉變是最重要的!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思想觀念轉變的過程,而藝術是該走在時代的前沿,因為藝術具有其前瞻性,我們的藝術教育怎能脫離這樣一個時代?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怎樣與時代發展相適應?這是我們的教育者應該思考的。

  一.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是在現代社會趨於多元化的觀念下形成的。

  我們從藝術史的角度來看,古典藝術是在封建制度下形成的,藝術家是為皇帝或上帝服務的。進入現代社會,藝術家要通過藝術表現自我,藝術的精神在於創造。藝術家發現了潛藏在生命裡自由的慾望以及發現與創造的歡樂,造型藝術再也不僅僅是宗教的圖解和宮廷的裝飾了,要求藝術和文學並列,造型藝術和文學是同樣崇高的藝術形式。素描的多樣性是在人的認識不斷髮現不斷創造的過程中形成的,可以說,是在尊重個體人的創造才使素描的多樣性成為可能。素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素描教學的應更寬泛些,素描不僅是技巧與能力的訓練,也應是思想與觀念培養。

  二.在實踐中把握素描教學

  ***一***素描教學應解決的

  首先說是該解決認識問題,其次是表現問題。但素描教學的具體問題是什麼呢?簡單的說是造型問題。複雜了說:素描教學應解決在色彩之外文字語言等其他媒介無法表達或表達無力時所需的視覺圖形語言。運用視覺圖形語言去思考、去表現視覺感受以及引導視覺感受是素描教學的核心問題。

  1.培養學生獨立觀察思考的能力是基礎教學的出發點。在素描教學中培養學生深入觀察、獨立思考、有自己的判斷力是首位的。

  2.人的普遍視覺需求。人的視覺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兩個方面,研究具體階層人群對圖形的感知能力是素描教學的重要課題。

  3.在具體的素描作業中畫面的組織結構是第一位的,我們所說的造型離不開特定的畫面空間。畫面的組織結構與構圖經營位置有相通之處,不同的是“組織結構”更強調畫面圖式內在的有機聯絡,強調視覺形式具有生命的整體構成。

  4.形象感覺的表現與傳達。包括形象特徵、形體結構、質感與量感給每個人相同或不同的感受。這裡既有視、知覺的訓練也有表現技巧的訓練。

  5.工具材料的運用與發現,對材料工具的敏感是當代家的重要特徵之一。素描的工具和材料是樸素的、相對簡單的,正因為簡單才留有發揮我們想象的空間。

  6.瞭解與傳統。對中外歷史與傳統的瞭解與掌握是素描的重要途徑之一古今中外的素描大師是我們學習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遠。

  ***二***素描教學應有針對性

  素描訓練是有針對性的。這是由教學的階段性不同、專業的性質不同、思想觀念的不同決定的。

  1.針對學生年齡階段的教學,首先是瞭解學生的生理年齡及專業年齡特點,以避免重複教學使學生產生厭倦心理浪費有效時間。

  2.針對學生個性素質的開發。每一個學生的個性是不同的,為將來的藝術實踐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不是先入為主的風格樣式的訓練,而是在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同時能加以的引導。

  3.針對特定課題的訓練。不同的課題有不同的要求,將素描藝術的形式因素分解剝離開來,有針對性的分別訓練,以強化對視覺形式要素的感受力。

  4.針對不同專業不同特點的感、知覺技能訓練。不同的專業有不同的要求,瞭解專業特點首先是教師的必備素質。要讓學生多瞭解不同的造型藝術特點,瞭解各種

  造型藝術語言的經典與素描的關係,以避免學習素描的盲目性。

  ***三***素描教學的技術訓練

  前面談了作為基礎的素描教學一開始就應介入到藝術的本質——精神的表達。將素描作為人的精神表達方式,就需要涉及到技術性問題,所以“技術性”是素描教學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常說的藝術教學是教技術還是教藝術在教學實踐中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1.看的。視覺藝術離不開“看”,“看”本身並不需要技術,用心去看就可以了。但是,人的知覺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知識的緣故,“看”就發生了變化。能夠用“心”去看,也是需要一定方法的。看是人的知覺重要組成部分,人接受資訊的80來自視覺,基礎教學就是要喚醒人的知覺。

  有些人對“色”敏感,有些人對“形”敏感,有些人喜歡粗線條的大關係,不拘小節;而有些人則喜歡細節的羅列,不厭其繁。“整體的看”與“比較的看”,在教學中如何引導既是觀念的問題也是個技術性問題。

  2.工具材料的運用。一方面要多嘗試運用各類幹、溼性材料,以便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方便的、耐用的、持久的工具和材料,為能充分表達自己做好物質的準備。教員就似個大師傅將各種菜譜擺出來,學生可以自由挑選,當然大師傅還應該是個營養師。

  3.知識的運用。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素描教學就是最初的結合點。透視學、解剖學、人體工程學、視覺心等都是造型藝術的基礎理論知識。這些知識在素描教學上的運用體現了極複雜的技術性,應分階段、分層次、分專業開設實踐課程,有重點的進行實際操作與演練。

  ***四***素描教學的實驗性

  藝術的重要特徵之一就是其實驗性。在教學中探討素描表現的可能性是貫徹教學。

  實驗精神的具體方法與途徑:一方面是視覺心理接受的可能性,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大大拓展我們的視覺空間。另一方面是材料應用的可能性;素描作為基礎教學是有其相對穩定性的,但是,作為藝術教學,創造意識的培養是教學主要目的。沒有實驗精神就不會有所突破,墨守成規的技術訓練談何創造?

  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藝術,開放的藝術需要開放的思想。實驗性是向未知挑戰,是面向未來。在素描教學中我們應該體會的是思想、是創造精神。總之,在我們這個開放的時代,藝術應該走在時代的前沿,素描教學的觀念作為藝術教育的基礎一定要與時代發展相適應。

  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篇三

  來培訓班也快一月了,這期間首先接觸也是上課最多的就是素描。所以現在心裡也比較有話說。

  因為之前一直是讀的文化,對藝體生學習的這些寫寫畫畫接觸的比較少,所以才來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繪畫方面的概念。當時剛來到畫室,看著牆上的畫的較好的素描心裡還是比較擔心的。但是自己也很清楚,對於現在想做軟裝這方面,以後還想往硬裝方面瞭解與發展的自己來說,素描基礎是對於以後手繪的鋪墊,是一定要掌握的基本功。況且自己雖然不是很聰明的人,但也還算對自己要求比較高的,自己希望把什麼都做到很好,所以這也是我當初下定決心好好學習的基礎。

  之後就是週二開始的正式學習了。在這期間,我很感謝餘老師的耐心講解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對於我們這群素描菜鳥來說,把複雜問題簡單化的教學方式自然是再適合不過。而於老師對於傳授畫法外更是注重於培養我們對所化事物的分析,意在讓我們擺脫臨摹過程中很容易出現的對於原作的依賴感以及“畫虎畫皮難畫骨”的缺失。當然這期間除了老師的教益外,自然還受益於一起學習的同學們的經驗。同是在一起學習的同學,有道是一山還比一山高,自然是有學的比你好的人在,我喜歡看看他們的畫,找出人家比你做的好的地方,然後細心吸取人家的好,以便自己也能在某些畫的不好的地方有所改善。當然別的同學有不會的地方,我也願意與他們分享我的經驗。“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大家為了共同目標的努力下,在大家互相幫助的溫情下,兩週後大家都成為了好朋友-------學習的同時也是獲得友誼的時候。這讓人感覺很不錯。

  素描的學習過程中,每個人自是有每個人的優與缺,也有自己的心得與體會。對於現在算是入了門的自己來說,自己體會最深的歸納起來,應該屬於以下幾點:

  1.事物的“虛”與“實”的操作。之前都喜歡照抄原作,把好的不好的都畫在自己的畫紙上,心裡總覺得別人畫的都是好的,缺少了對於畫面的主觀分析,以致於不能達到一種“去糟存精”的境界。事物其實都是有虛實的,“近實遠虛”,“主要表現的實,次要表現的虛”,這些通過這段時間的練習,慢慢的開始有所領悟,想必在以後的手繪上面也是會有所受益的。

  2.主觀與客觀的相互感知。可能是由於自己的思維想法比較多的原因吧,有時自己可能會忽略外部的情況而一味的閉門造物,反而使得事物本來的現象產生一定程度的歪曲。素描讓我懂得,事實的東西就要事實著畫,尊重它本來的現象。個性想法可以有,但是要在尊重事物本來狀態的基礎上進行。

  3.比例結構的相對準確。在畫圖之前,心中應該對事物的基本情況有深入的觀察之後再動筆,否則畫出的東西相對於實物而言肯定是有所偏頗的。特別是像我們初學者,對於比例的把握還處於摸索與理解階段,更應該注重。打基礎是個漫長的階段,相信只有基礎紮實,之後才能熟能生巧,快速準確的表達。

  4.空間透視的正確理解與運用,以及對物體的形體結構的準確把握。我覺得這個能力是需要不斷加強的,空間透視的概念應該是爛熟於心的,只有透視紮紮實實學好了,對於物體結構的把握才能水到渠成。而且空間透視關係到以後的室內空間的快速把握,我想這應該是作為掌握重點,在之後要不斷加強的地方。

  總之,學習是個不斷加強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很感激老師這段時間以來對我的提點與肯定。作為學習的第一門課程,讓我可以信心滿滿的勇於前進。而我身邊一個學習繪畫的朋友給我說,素描就是一個長期積累,潛移默化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的培養出對事物的洞悉能力,為以後的成長與學習奠定基礎。我想的確是這樣!雖然這門課程在這裡已經結束了,但是誰又能說這不是一個新的開始呢?!

  看了素描教學心得體會範文的讀者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