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一冊教案

  內容則需從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生成等方面進行創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教學過程】

  一、談畫說字

  ——連一連,我明白漢字最初由圖畫變過來的。

  從課題的“畫畫”說開,引入字理話題,學習從圖形理解字義的識字方法。

  1.板書“畫”字,談圖畫與漢字的關係。

  師:認得“畫”字嗎?圖畫的“畫”,就是把現實生活中的景物用筆描繪下來的圖案。最初我們的漢字也就是簡單的圖畫,一個漢字一幅圖。請看下面的幾幅圖和幾個字,你能把圖與字一一連起來嗎?

  2.連一連,我知道字是由圖畫變化過來的。

  3.說字形、解字義。

  ▲立,站立的人的形象,下面一橫表示地面,上面是站立著的人,“立”的本義是站立、立正。

  ▲欠,跪著的人張口哈氣,“欠”是部首,都有張口哈氣的意思,如,吹,用嘴吹起。炊,往火灶吹氣,把火吹旺,好做飯。

  ▲力,一種農具。做農活要用力,力用工具象徵用力,有力。如,男,古時候男耕女織,在田裡耕耘是男人標示,農活太累,女子千不了。

  ▲角,羊角、牛角的象形。

  4.理解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立刻、加上去、有一次。

  本課的生字有的就是以上圖字對應的字,如“立”;有的作為構字部件出現,如“次”、“加”。索源求義,它們的基本字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實物圖,從而求知字的本義,對字的形義深入理解。

  立刻,表示人還在站著就行動,速度快,時間短。

  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說畫什麼,小豬就畫什麼,根本不思考,馬上照辦。文中與“立刻”同義的詞有:馬上、連忙。

  加,用力勞動,嘴裡才能新增食物,加表示增加。課文裡“加上”指小山羊命令小豬把角畫加上去,表現小山羊的霸道。

  次,7+欠,口渴的人想喝水,卻給他一塊冰,冷得他直哈氣。說明,冰雖然能解渴,但比喝水差一點兒。“次”的本義是指比正品差一等,後來引申為一件事、一回事,表示數字。如,有一次。課文講小豬畫畫這件事。

  5.初讀課文,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小豬畫畫》這篇課文主要講小豬在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的建議下,把貓畫成了大怪物,表現了小動物的童真童趣和奇思妙想。

  二、議畫論事

  ——議一議,我知道這幾個小動物的性格特徵。

  小豬畫畫是課文的主要內容,通過小豬把貓畫成為“怪物”的事例,表現了兒童的天真風趣、想象豐富的特點。這一教學環節的重點就是通過對描寫語言、動作詞句的品讀,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徵,激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品讀時,要善於引導學生質疑,在讀中生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養成邊讀邊想的良好習慣。

  質疑一:小豬畫畫時,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他們講的話能互換說嗎,為什麼?

  【課件出示】

  小松鼠說:“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應該把貓尾巴畫大些。”

  小山羊說:“你看,我頭上的角多神氣,快把角加上去吧!”

  小白鵝說:“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給貓加上一對翅膀該多美呀!”

  師:不能交換。①從講話的內容上看,因為講話內容要符合講話人的身體特徵,什麼樣的人才會講什麼樣的話。第一句,因為小松鼠的尾巴很大很蓬鬆,所以,小松鼠誇耀自己的尾巴,要小豬畫大尾巴。第二句,因為小山羊頭上長角,所以,它要小豬畫角。第三句是小白鵝說,因為,小松鼠和小山羊沒有翅膀,只有白鵝有翅膀。

  ②從遣詞造句和語氣、語調上看,語言要符合人物的性洛特徵,溫文爾雅的人和盛氣凌人的人講話的用語、語氣迥然不同。同樣是誇耀自身的長相,指揮小豬按自己意圖畫畫,三隻小動物說出完全不同的語氣、語調。

  小松鼠說:“應該把貓尾巴畫大些。”這裡用了“應該”和陳述語氣的句號,分明在與小豬商量,表明小松鼠膽小,不敢命令小豬。

  小山羊說:“快把角加上去吧!”這裡用“快把”和感嘆號,分明是命令小豬,體現小山羊的霸道、強勢。

  小白鵝說:“給貓加上一對翅膀該多美呀!”這裡的感嘆號和小山羊的感嘆號是不一樣的。小白鵝用感嘆號表達自己非常滿意自己的翅膀,覺得是天底下最美的東西,但她不能命令小豬,只能委婉地懇求小豬把翅膀加上去,體現了小白鵝美麗善良的特點。

  ③通過範讀、個別讀、比賽讀、設定情景讀等方式,學生體會到這三種小動物說話的語氣的不同,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口氣。

  質疑二:小豬聽了三個朋友的意見有什麼表現?哪些詞語最能體現小豬的特點?

  【課件出示】

  小豬聽了,馬上把貓尾巴畫得又粗又大。

  小豬聽了,連忙在貓的頭上畫了一對角。

  小豬聽了,立刻在貓的身體兩旁添上了翅膀。

  的反思

  《小豬畫畫》這篇課文,介紹了小豬因為自己沒主見,輕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鵝的話,將原本可愛的小貓畫成了一隻大怪物。我在教學《小豬畫畫》一文時,進行了這樣的的嘗試,根據童話故事的特點,教學設計力求創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多種教學形式,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學,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我較滿意而所採用的方法:首先我出示小花貓、小豬、小松鼠頭飾、尾巴和說的話、小山羊頭飾、尾巴和說的話、小白鵝頭飾、尾巴和說的話。通過學生在課文裡找出小花貓變成大怪物的原因,我相機貼出對應的圖片和話。這樣據文貼畫、學生貼中取樂,掌握了小花貓變成大怪物的原因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然後我抓住愛動、表演慾望強是小學生的天性的心理特點,讓其扮演課文中的角色,學生主動參與性大大提高。為此,我儘量開發教材資源,設計表演內容,讓學生參於表演,使他們成為真正的學習主體。

  在教學時,我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進行分角色表演,我適時地“導”一下,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的情感與被感知的物件融為一體,課堂氣氛也尤為活躍,達到了學生在自演中感悟課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