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發燒感冒怎麼治療
療感冒合併細菌性感染,一般需應用足量抗生素7至10天,而且每天要服藥2到4次,這給家長帶來不便,也是孩子很難堅持到療程結束的一個主要原因。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細菌性發燒感冒的方法。
治療細菌性發燒感冒的方法
1.避免孩子受風
不管孩子是在懷抱中、推車中、自行車後座上、汽車座椅中睡著,父母應該避免孩子受風,小兒睡覺時,遭受風的侵襲,是造成發燒感冒的原因之一。
2.著涼、冷飲激發感冒
秋季由於早晚溫差大,但白天氣溫也不是很低,帶小孩到超市,超市裡空調開放,小兒滿身的汗水很快就沒有了,再給小兒吃些冷飲,從裡到外都是涼的,結果小兒外感風寒,從涼爽的超市到悶熱的戶外,小兒又會風熱感冒。
3.直吹冷風小孩易患發燒感冒
電風扇或空調風口直接對著小兒,也是小兒患感冒的原因。
4.一暖一涼易感冒
晚上睡覺前,媽媽怕孩子冷就會給孩子蓋的比較多,等到了深夜,媽媽也睡著了再加上孩子睡覺不老實,就會把被子踹開,一暖一涼孩子就感冒了。
5.注意預防集體生活的孩子
幼兒園開學了,再加上感冒高發期,就會有孩子在幼兒園感冒,加上隔離困難,一個孩子感冒,很容易傳播給另一個孩子,就會開始不斷的感冒。因此,集體生活的孩子感冒的機率高。
6.出汗後馬上洗澡誘發發燒感冒
孩子出汗後馬上洗澡,也是誘發發燒感冒的原因之一,要等到汗下去,或先用乾毛巾擦乾再洗澡。這一點家裡的爺爺奶奶要注意。
引起發燒通常有6大原因
1.感冒
病因:不論一般感冒或流行性感冒都是寶寶最常見的疾病。細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狀:症狀不一,發燒、食慾下降、腸胃不適、拉肚子、耳鼻喉等問題都有。
建議;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但若照顧不當,併發中耳炎、腦炎、腦膜炎等,就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2.耳鼻喉發炎
病因:耳鼻喉的問題通常會有發炎現象,所以會有紅腫的產生,是一種病毒感染。
症狀:症狀多變,常見的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紅腫***寶寶通常不願意進食***等。
建議:醫師會給予“症狀治療”藥物,加上多休息與多喝水,通常3~5天就可以痊癒。該疾病容易併發中耳炎、耳突炎、肺炎等,也會有高燒39℃以上的危險。
3.腦炎、腦膜炎
症狀:6個月至3歲的寶寶是該病好發年齡。最典型也最受威協的症狀就是容易高燒至39℃以上。而且伴隨精神倦怠、眼神呆滯、食慾欠佳,甚至有抽筋現象出現。
建議:儘快就醫是惟一的方法,目前惟一的檢查方法是抽脊髓。***由專業人士進行,是安全的醫療行為,家長不必擔心。***腦炎住院的患者通常給予降腦壓以及抗病毒的藥物。腦膜炎住院的患者則需要以抗生素來治療,約需要2~3周才能痊癒。因為會有侵害性的合併症,如聽力、視力變差;智慧不足;神經功能障礙***腦麻痺***,甚至死亡,所以危險性極高。
4.穿太多、發牙熱、夏季熱
病因:這類原因所引起的發燒通常是短暫而無危險,但確是許多家長容易疏忽的。
建議:只要寶寶活動力和精神狀況均佳,食慾也不錯,寶寶身體有發熱現象,可能只是穿得太多或室內溫度太高了,只要改善現況,通常就不會再有過熱的問題了。
5.打預防針
病因:因施打疫苗而有輕微發燒的寶寶很多,但會引起較明顯發燒的通常是在注射“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的疫苗後。
建議:若有身體不適或感冒則不適合帶寶寶去打疫苗,以免症狀混淆。72小時內是注射預防針發燒的觀察期,超過就不是因為疫苗而引起的發燒了,家長要另外做判斷。
6.尿道感染
病因:1歲以下男女寶寶是好發年齡。女寶寶通常是大便、尿片汙染;男寶寶則是膀胱輸尿管迴流所致。
症狀:除了容易發燒至38.5℃以上外,外觀不易察覺。
建議:因屬細菌感染,所以就醫通常給予抗生素的藥物治療,大約需要2周才可痊癒。可能的合併症是腎功能受損和腎化膿。
感冒發燒的六大飲食禁忌
一忌多喝冷飲:如果是不潔食物引起的細菌性痢疾等傳染病導致的發燒,胃腸道功能下降,多喝冷飲會加重病情,甚至使病情惡化而危及生命。
二忌多食蜂蜜:發燒期間應以清熱為主,不宜滋補。蜂蜜是益氣補中的補品,如果多服用蜂蜜,會使患者內熱得不到很好的清理、消除,還容易併發其他病症。
三忌多食辛辣:由於體溫升高,體內新陳代謝旺盛,在此情況下亂吃薑、蒜、辣椒之類的溫熱辛辣食品,會以熱助熱,加重病情,不利於退熱與早日康復。
四忌多吃雞蛋:雞蛋所含營養的確豐富,但不宜在發燒期間多吃雞蛋,這是因為雞蛋內的蛋白質在體內分解後,會產生一定的額外熱量,使機體熱量增高,加劇發燒症狀,並延長髮熱時間,增加患者痛苦。
五忌多喝茶:喝濃茶會使大腦保持興奮的狀態,且使脈搏加快,血壓升高,進而使患者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同時,茶葉水會影響藥物的分解、吸收,降低藥物的療效。
六忌強迫進食:有些孩子發燒時,家長往往認為發燒消耗營養,不吃東西那就更不行了。於是,他們強迫孩子進食,有的還拼命給孩子吃高營養食物。其實,這種做法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促進食慾,而且還會倒胃口,甚至引起嘔吐、腹瀉等,使病情加重。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