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爛性胃炎嚴重嗎有什麼治療方法

  糜爛性胃炎是介乎淺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之間的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發病率。糜爛性胃炎嚴重嗎?怎麼治療糜爛性胃炎?下面就跟小編來了解一下吧!

  糜爛性胃炎有什麼危害

  1、膽汁返流

  糜爛性胃炎可致胃竇功能損傷,造成幽門閉合功能失調,導致膽汁返流入胃。膽汁返流入胃會進一步誘發或加重反酸、燒心等不良症狀。

  2、胃潰瘍

  糜爛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損傷面積較大,胃體失去了一層可貴的保護層,這使得胃酸、膽汁等消化液很容易就可損傷胃體的基層組織,使糜爛發展成潰瘍。

  3、胃穿孔

  糜爛性胃炎帶來的糜爛面積持續擴大,胃體功能進一步失調,都可使胃酸分泌過多,從而加大對黏膜下組織的腐蝕性,最終穿透漿膜,導致胃穿孔和急性胃出血。胃穿孔和急性胃出血可威脅生命。

  4、萎縮性胃炎

  糜爛性胃炎造成的膽汁返流、胃潰瘍、胃穿孔等等,都可進一步削弱胃體的自愈能力,降低黏膜下的血流量,使黏膜下固有腺體出現萎縮、減少,形成萎縮性胃炎。

  5、導致胃癌

  糜爛性胃炎可為幽門螺桿菌大量繁殖提供良好的內環境,刺激幽門螺桿菌分泌更多的細胞毒素,誘發胃部出現癌變。

  糜爛性胃炎的食療方法

  1、飲食有規律: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或不吃早餐,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

  2、食用流食:對於急性胃炎應去除病因,臥床休息,禁食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或藥物,酌情禁食或給予流食,對有出血者,予以止血治療。

  3、避免高脂肪、刺激性食物: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迴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症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還要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少量多餐:一天3餐以上,比如6小餐,只要你覺得舒服就行。睡前忌進食,飲食不宜過多過飽,以免胃竇部擴張過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糜爛性胃炎怎麼調理

  1、少量多餐。一天三餐以上,比如六小餐,只要你覺得舒服就行。

  2、睡前忌進食,飲食不宜過多過飽,以免胃竇部擴張過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3、控制飲水忌沖淡胃液,飯前及飯後儘量少喝水。胃酸缺乏者飲食中宜加入醋、檸檬汁、酸性調味晶,少吃難消化、易脹氣的食物。

  4、長期以來,牛奶一直被視為極佳的胃酸緩衝劑,但它雖可暫時緩衝胃酸,但稍後,牛奶裡的鈣和蛋白質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使胃更不舒服,杏仁奶是不錯的代替品。

  5、精神緊張是慢性胃炎的促進因素,應予避免。情緒上的不安和急躁,容易引起胃粘膜障礙和胃機能障礙。所以應儘可能地避免情緒上的應激反應,解除緊張的情緒。平時做到遇事不怒,事中不急,急中不愁,保持心情舒暢,對胃炎的康復極有好處。

  6、謹慎用藥,避免服用阿司匹林、對乙醯氨基酚、保泰鬆、吲哚類藥、四環素、紅黴素、潑尼鬆等藥物,尤其在慢性胃炎活動期。

  7、禁菸,因為抽菸會促進胃痛發作。吸菸後,菸鹼能刺激胃粘膜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對胃粘膜產生有害刺激作用,過量吸菸導致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引起膽汁返流,使胃粘膜受損,並影響胃粘膜血液供應及胃粘膜細胞修復與再生,所以要戒菸。

  8、要戒酒。因為酒精可直接破壞胃粘膜屏障,侵入胃粘膜引起粘膜充血、水腫、糜爛。

  9、幽門螺桿菌會造成胃炎及其他消化道的毛病,服用兩個星期的抗生素,就可以打敗這些細菌。幽門螺桿菌可以藉由檢驗血液、唾液測得。

  10、適當的運動是增加胃腸蠕動的好辦法,能有效地促進胃排空,使胃腸分泌功能增強,消化力提高,有助於胃炎的康復。

  11、對於輕度胃炎治療常用抗酸劑,最好能在進食約1-2小時後服葤,此時正是胃酸最高峰,正好起到抗酸作用,如能夠在晚上9-10點臨睡前再服一次則效果更佳。

  12、忌食粗糙和刺激性食物,忌食過硬過辣、過鹹、過熱、過分粗糙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如油炸食品、醃臘食品、辣椒、大蒜等。高脂肪食物、酒、糖類、巧克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迴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症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

  13、柑橘類果汁、番茄製品、咖啡、酒類都會直接刺激食道,會引起胃酸,最好避免食用。少吃容易產生脹氣的食物,如土豆、紅薯、洋蔥、煮黃豆等。

  14、飲食有規律。注意飲食調理養護,有規律地定時定量進食,以維持正常消化活動的節律。切不可飢一頓飽一頓或不吃早餐,尤其應避免暴飲暴食。

  15、患有慢性肝病、糖尿病、膽道疾病時,可使胃粘膜區域性防禦功能降低、胃功能紊亂而發生胃炎。另外扁桃體炎、鼻竇炎、齲齒感染等造成的帶菌分泌物下嚥,常可使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誘發胃炎。所以注意上述疾病的控制治療,對慢性胃炎的康復也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