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祕怎麼樣調理

  日常生活中很多的寶寶會出現便祕現象,會造成寶寶腹痛,嚴重地影響到了寶寶的身體健康。那麼,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寶寶便祕的調理方法

  腹部按摩

  寶寶仰臥,媽媽用右手掌根部按摩寶寶的腹部,按照右下腹-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順時針的方向邊揉邊推。手法不要過重,每次持續10分鐘,每天做2~3次。

  訓練排便習慣

  從寶寶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其定時排便。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寶寶排便,以建立起排便的條件反射。

  矯正飲食

  如果因飲食不足造成便祕,應增加食物攝入量。母乳餵養的寶寶應更頻繁地哺乳,人工餵養的寶寶則應增加配方奶量。

  食補纖維素

  纖維素可以刺激腸蠕動,促使排大便,除了蔬菜和水果,木耳、菇類、燕麥片、海苔、海帶、果乾等,都含有豐富的纖維素和礦物質,可以多為寶寶選用。如果寶寶還沒有新增輔食,那可以多喝白開水、菜汁水。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自身也應及時調整飲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

  增加腸道益生菌

  可以給寶寶補充一些益生菌製劑,尤其要含有雙歧桿菌、乳酸菌、糞腸球菌等腸道益生菌,如媽咪愛、合生元。

  適當運動

  適當加強腹肌的活動,有助於改善便祕的症狀,如簡單的爬、滾、蹲、身體往前後彎曲或轉腰的動作,都可以加速腸蠕動。

  直腸或肛門區域性刺激

  用手指蘸上肥皂水或嬰兒油在寶寶肛門處按摩,這種辦法能有效刺激肛門,使肛門括約肌鬆弛,利於排便。

  飲食調理寶寶便祕的方法

  潤腸食品

  吃奶的嬰兒便祕時,可加滑腸食品,如橘子汁、紅棗汁、白菜汁等。

  輔食

  正在斷奶期內的嬰兒便祕時,可增加輔食,除了高營養的蛋類、瘦肉、肝和魚類外,還要增加纖維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及粥類,如菠菜、油菜、白菜、芹菜以及香蕉、梨等。

  蜂蜜

  民間也有使用蜂蜜通便。其實蜂蜜必須用涼水衝兌才有效,溫熱水無效。

  但是,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不宜過早給嬰幼兒喝蜂蜜。這是因為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家長往往不確定孩子是否是過敏體質,是否對某些物質***如海鮮、花粉等***過敏。蜂蜜裡含有花粉,如果孩子是過敏體質,給孩子喝蜂蜜就容易造成過敏,甚至引發過敏性皮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因此,最好等孩子大些了,確定孩子不會對花粉過敏後再給孩子服用蜂蜜。

  五穀雜糧

  大些的孩子便祕時,可增加一些五穀雜糧,如標準粉、薯類、玉米、大麥等,油脂類食物、涼開水也都有助於便祕預防治療。對於4~5個月以上的嬰兒,可適當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此外,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對通便很有幫助。

  寶寶便祕的主要原因

  1.經常飲食不夠:小兒食量太少時,經過消化後,腸道中的餘渣少,大便減少;奶中糖量不足使大便乾燥;較長時間的飲食不足,致營養不良使腹肌、腸肌瘦弱,張力不足,蠕動無力,導致頑固性便祕。

  2.食品不適合小孩:便祕與食物的成分關係密切,如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過多而糖類不足,使腸發酵相對減少影響發酵,使大便呈鹼性,乾燥導致便祕。食物***如奶粉***中含大量的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皁致糞便增多,容易便祕。

  3.腸功能失常:由於生活和排便不規律,排便反射形成減弱或不形成;腸肌鬆弛而便祕。某些能使腸壁肌張力減弱、功能失常的藥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經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祕。

  4.遺傳與生理缺陷:某些患兒出生後即便祕。有家族史,可能與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環境的改變等可導致短時便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