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環保小衛士手抄報
做環保手抄報使學生認識到愛護環境是一種美德,是精神文明的表現,自覺養成愛護環境衛生的習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的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的資料
環保口號
1、沒有地球的健康就沒有人類的健康。
2、有了您的真心呵護,學校才會更加美麗!
3、你揮一揮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我動一動手,不留下任何紙屑。
4、手上留情花自香,腳下留意草如茵。
5、亂排亂放流失道德!
6、小花小草傳芳香,請你把路繞一繞。
7、學校是我家,人人都愛它。
8、編織愛心,保護環境。
9、請您足下繞一繞,草兒向您笑一笑。
10、揀回垃圾分類老傳統,倡導綠色文明新時尚。
不保護環境的事例
事例一
西域24古國之一樓蘭古國的消失。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樓蘭--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後,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公元4世紀之後,樓蘭國突然銷聲匿跡。
樓蘭的消失跟人們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也有關係。樓蘭地處絲綢之路的要衝,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為了本國的利益過度墾種,使水利設施、良好的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公元三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里木河下游河床被風沙淤塞,在今尉犁東南改道南流,”致使樓蘭“城郭巋然,人煙斷絕”、“國久空曠,城皆荒蕪。”
事例二
近日,鎮江穿城而過的古運河,突然出現了大塊大塊類似紅藻的漂浮物,引起許多市民不安。然而,專家釋疑,這種紅色微生物是“水蚤”,與太湖“藍藻”不是一回事,市民無須擔憂。
23日下午,乘快艇從運河中山橋到西門橋,看到一塊又一塊的紅色絮狀物漂浮在水面,有的像紅色的浮萍,有的像鐵鏽,細細看來,是一些細小的紅點在水中游動,絲絲縷縷,越靠近岸邊越多。一位正在水中打撈的清潔工告訴記者說:“這些天來,我們每天都在撈,目前已經打撈出了十幾噸,但這種紅色漂浮物繁殖特別快,一夜之間又恢復如初。”
這些紅色微生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會大面積暴發呢?據鎮江市水產技術指導站專家解釋,這種紅色微生物是“水蚤”,俗稱“紅蟲”,也就是養魚人飼養金魚的餌料。今年紅蟲大面積發生與當前氣溫適宜紅蟲繁殖和河水富營養化有關。此外,鎮江運河上的老西門橋斷流改造施工,使古運河水流變緩,這也有利於紅蟲滯留和繁殖。
專家認為,鎮江古運河中大面積出現紅蟲,說明近幾年來古運河水質有所改善,讓生物有了生存的條件,但河水富營養化後會出現什麼情況,目前還無法預測,這一點必須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據瞭解,往年這個時候,古運河水面上偶爾也有少量紅色微生物出現,但像今年這樣大面積“暴發”,歷史上還沒有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