檯球跳球的技能詳解

  打檯球過程中,遇到障礙球是再常見不過了,此時如遇到的是關鍵球,就顯得關鍵而不知所措了,此刻你很想熟練的擊打出一杆漂亮的跳杆把球擊打進袋。如何擊打跳球?有哪些技巧?接下來是為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

  【正確跳球】

  這個主要和一些對跳球不能正確理解的初學者來講的,在球房,經常看到一些初學者,剛接觸檯球的朋友,在前方有障礙球時,球杆擊打母球最下方,發力方式是出杆時往起挑。通常我們說的“撅”,這是犯規的,正確的跳球,是將球杆後尾抬高,擊打母球1/2以上才屬於合理跳球動作。

  【跳球原理】

  將後手抬高,擊打母球1/2以上,給母球以向下的力,無論是母球、臺泥、大理石板,都有一定的彈性,通過反作用力使母球彈起,達到跳球的作用。

  【如何跳球】

  一、發力

  充分用好手腕甩動的“頓”力,不是“夯”,不是發死力,有的吧友在打球時會有這樣的一個錯誤觀念,力量越大,母球跳起來的可能性就越高。話雖不錯,可是吧友們對於力量大的理解偶有偏頗,力量大,是透力,清脆,深且長,就好比用錘子釘釘子,你好像挺用力的錘,卻釘不進去,可有的人看似很輕鬆,釘子卻不一會就進去了,這裡就是力的深,透,脆。這個需要大量的練習以後,無師自通。

  二、跳球角度

  ***1***既然說普及,我就不說那麼的高深和精確到多少度,只是給新人一點點啟發,歡迎各路大神指正。一般來說障礙球離母球距離近,後手要抬高,越近,越高,球杆與母球的角度儘量大,這樣母球可以快速跳起,跳球高度比較高,但是母球跳起後向前距離短,所謂的見高不見遠。

  初學公式:球杆與母球角度越大,母球起跳越高,距離越短。

  ***2***處理障礙球較遠的球時,我們可以適當降低後手,母球跳起後,高度較低,但是跳起後向前行進距離遠,所謂的見遠不見高。

  初學共識:球杆與母球角度越小,母球起跳越低,距離越遠。

  【跳杆選擇】

  主流量產跳杆的長度一般分為兩種,分別是90cm和110cm。根據個人習慣和愛好挑選。選擇跳杆時,要把前節的硬度作為首選,其次是彈性。前節一定要具備非常硬的前提,在這個前提下儘量挑選彈性比較大的,跳杆的直徑錐度都不盡相同,我自己的意見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儘量選擇粗的,這樣前節的硬度可以達到最好。先角大體上分為兩種:電木和金屬,我不知道先角不同對跳球的影響,但是我總覺得鐵頭跳有一種無法言喻的自信和霸氣。重心,這個作為初學者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考慮。後把的話,有奈米技術的,有實木的,有塑料的,有碳素的。而且各品牌都有,所以我也說不清楚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