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輸液對手的危害

  輸液使用時通過輸液器調整滴速,持續而 穩定地進入靜脈,以補充體液、電解質或提供營養物質。現在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資料僅供參考。

  

  由於輸液器具達不到無菌要求而使靜脈區域性感染,或由於長時間輸濃度高、刺激性強的藥品,而使輸液處靜脈內壁出現炎症。症狀為手臂出現條狀紅線、區域性紅腫熱痛。

  發燒輸液的誤區

  發熱輸液好得快

  普通感冒引起的發熱,如果體溫不到38.5℃,可通過多喝水、溫水浴等物理方法緩解。體溫高於38.5℃可口服布洛芬、對乙醯氨基酚等退燒藥。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的,不需用抗生素。即使是合併細菌感染,醫生也需通過檢查,確定用哪種抗生素。

  腹瀉嘔吐脫水應輸液補充

  腹瀉、嘔吐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只有細菌感染才需用抗生素。脫水不太嚴重、能口服的患兒,口服補液即可。只有脫水嚴重、頻繁嘔吐、吃不了東西才需輸液糖鹽水補液。

  干涉醫生開藥

  醫生開藥應當以患兒的病情為主要依據,目前在臨床上,還存在家長主動要求給兒童輸液的情況。如果家長有疑問,可以與醫生溝通,但不應干涉醫生判斷病情。

  認為輸液很安全

 

  輸液的風險遠高於口服給藥。兒童的表達能力有限,輸液時出現異常反應時,不像成人一樣能直接表達,因此不易發現,比成人更危險。所以輸液過程中要嚴密觀察兒童症狀,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和醫護人員溝通。

  三種情況判斷是否輸液

  1、根據病情的需要,急症、重症該輸液就輸液。比如說發燒,體溫超過39℃甚至40℃,就應該選擇輸液,因腹瀉、嘔吐、出血等嚴重脫水 或休克的患者,需要通過輸液達到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調、維持酸鹼平衡、增加迴圈血量,維持血壓等目的。

  2、根據藥物性質,有些藥不能肌內注射,所以只能用靜脈注射的方式。比如治療腫瘤的化療藥物,有些會導致組織潰瘍、壞死,因此必須 中心靜脈給藥;比如脂肪乳等“營養藥”,因為給藥量很大,不可能通過肌內注射實現,補液也是如此;還有臨床上常用的維生素C,刺激性也 較大,會腐蝕肌肉,一般會採用靜脈注射。

  3、根據患者的病情,比如對於昏迷的病人,無法口服藥品,因此只能採用靜脈注射。

  進行靜脈輸液時,很多人存在不正確的做法。有些人著急,就自己將偷偷速度調快一些,還有人餓著肚子輸液,這其實都有一定風險。中醫提 醒,輸液時最好不要空腹。

  輸液的危害預防措施

  1、嚴格遵守《抗菌藥物臨床用藥指導原則》及執行《合理用藥原則》:能口服的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絕不靜脈注射。配合藥師參與指導用藥管理,使輸液安全合理。必要時採取處罰的方式加以控制。

  2、糾正醫護人員的醫療習慣和行為,改善服務理念,降低或減少輸液。

  3、普及宣傳用藥知識,告知病人不合理輸液的危害,改善病人就醫行為,不鼓勵不提倡輸液,而是鼓勵科學的用藥。

  4、 醫療機構尤其是醫護人員應採用多種方式向患者和家屬宣傳輸液知識,醫護人員在治療時應該提醒患者要配合遵守用藥原則,可減少不合理輸液,從而降低輸液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