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祛溼養生保健吃什麼好

  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刻。中醫還有春分“溼傷脾胃”的說法。那麼你知道春分祛溼養生吃什麼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春分養生祛溼保健食譜。

  春分祛溼養生吃的食物

  香椿

  春分時節的香椿,香味濃郁,鮮嫩清脆,口感和營養都是最好的。我國民間自古就有“食用香椿,不染雜病”之說。中醫認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功效;它味道芳香,能起到醒脾、開胃的作用。

  不過春食香椿要趁早,等到四月中旬之後,大部分地區香椿芽中的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標準。也就是說,香椿芽越嫩,其中硝酸鹽越少,那麼將來儲藏中產生的亞硝酸鹽也越少。

  直接從樹上採摘下的新鮮香椿嫩芽,可以直接入菜。但如果從市場上買來的香椿,一定再吃之前做焯燙處理。在沸水中焯燙1分鐘左右,可以除去三分之二以上的亞硝酸鹽和硝酸鹽,同時還可以更好地儲存香椿的綠色。

  春筍

  春筍是高蛋白、低脂肪、低澱粉、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春筍有“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的功效,現代醫學證實,吃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明目等功效。

  春筍裡面有難溶的草酸,會引發過敏性鼻炎、皮炎、蕁麻疹。拿筍炒其他食物吃的時候,先把筍放在鹽水裡煮10分鐘,又去了澀氣,又除了草酸。過敏體質的人,切忌把春筍和海鮮一起吃。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宜吃春筍。胃潰瘍等胃腸道功能紊亂的,大病初癒者這類人消化功能較弱的,過敏體質者如患有過敏性鼻炎、哮喘,蕁麻疹等,4歲以下小孩、剛生完孩子的產婦、老人,還有結石病人等均不適宜吃春筍。

  萵筍

  春季也是各類過敏性疾病的高發季節。研究發現,萵筍中的某種物質可以抵抗春季因過敏而引發的鼻炎,緩解過敏病人的痛苦。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

  萵筍和芸豆就是補鈣的絕妙搭配。每100克芸豆含鈣135毫克,而萵筍的根中含有一種菊粉,能夠加強鈣的吸收。萵筍和芸豆適合涼拌,不僅爽口,而且營養損失少。

  萵筍忌鹹,烹調時不宜放鹽過多,否則可使營養成分外滲,也影響其口味。萵筍不宜用銅製器皿烹製或存放食用,可破壞其中所含抗壞血酸,使營養成分降低。

  春分養生祛溼保健食譜

  1、山藥炒萵筍

  材料:山藥1根,萵筍1根,蔥、蒜適量,水、食用油適量。

  做法:將山藥和萵筍分別對開再切片,山藥放鹽水裡泡一會兒防氧化變色;起油鍋,蔥蒜爆香,先放萵筍片炒幾下;加入瀝過水的山藥片同炒;調入適量鹽,加少量水蓋上鍋蓋煮兩分鐘;最後調入少量雞精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祛溼,健脾補肺。

  2、山藥芡實扁豆排骨湯

  材料:可選用懷山藥15克,芡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朮10克,豬排骨200克。

  做法:先用水浸泡懷山藥,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淨血汙並斬件,芡實、北芪、白朮用清水洗淨,然後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溼抗疲勞作用,對於脾虛溼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3、清炒馬齒筧

  材料:馬齒莧、色拉油、鹽、姜、大蒜***白皮***、香油。

  做法:將馬齒莧洗淨,切成3釐米長,入沸水鍋內焯水後撈出,瀝乾水分;蒜子、姜切末。鍋置旺火上,放入色拉油,燒至七成熱,下姜、蒜末煸香,放入馬齒莧,加鹽翻炒均勻,淋香油,出鍋裝盤即可。

  功效:馬齒莧在民間也叫長壽菜。此菜具有清熱解毒,利水祛溼,散血涼血之功效;適應於目翳、心血管疾病、腎炎水腫、熱毒瀉痢、便血、痔瘡出血等。

  4、紅棗薏米淮山煮排骨

  材料:排骨150克、紅棗10克、薏米30克、淮山250克、薑片20克,鹽、生抽、胡椒粉、雞湯、花生油各適量。

  做法:排骨洗淨斬件,以鹽、生抽、花生油拌勻備用;紅棗、薏米洗淨,浸泡30分鐘備用;煮開雞湯,放入紅棗、薏米和薑片慢火煮30分鐘,然後放入排骨和淮山中火煮熟,最後調味即成。

  功效:除了祛溼之外,薏米還有“美容食品”的稱號,能夠保持人體面板光澤細膩,是很多愛美人士所鍾愛的食材。

  5、炒扁豆煲鳳爪

  材料:炒扁豆150克***中藥店有售***、雞腳4對、豬瘦肉100克、生薑3片。

  做法:炒扁豆稍浸泡,洗淨;雞腳去甲,切開,用刀背敲裂,洗淨;豬瘦肉洗淨。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約2小時,調入適量食鹽、油便可。

  功效:利水化溼、健胃補氣。鳳爪即雞腳,中藥扁豆炒後更健脾化溼。其清潤可口,具有消暑化溼,利水消腫的功效,為男女老少皆宜的家庭養生湯品。

  24節氣春分的養生食療原則

  《素問·骨空論》:“調其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傳統飲食養生與中醫治療均可概括為補虛、瀉實兩方面。如益氣、養血、滋陰、助陽、填精、生津為補虛;解表、清熱、利水、瀉下、祛寒、去風、燥溼等方面則可視為瀉實。中醫養生實踐證明,無論補或瀉,都應堅持調整陰陽,以平為期的原則,科學地進行飲食保健,才能有效地防治很多非感染性疾病。

  從立春節氣到清明節氣前後是草木生長萌芽期,人體血液也正處於旺盛時期,激素水平也處於相對高峰期,此時易發常見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壓、月經失調、痔瘡及過敏性疾病等。在此節氣的飲食調養,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保持機體功能協調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熱、偏寒、偏升、偏降的飲食誤區,如在烹調魚、蝦、蟹等寒性食物時,其原則必佐以蔥、姜、酒、醋類溫性調料,以防止本菜餚性寒偏涼,食後有損脾胃而引起脘腹不舒之弊;又如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陽類菜餚時常配以蛋類滋陰之品,以達到陰陽互補之目的。在思想上要保持輕鬆愉快,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起居方面要堅持適當鍛鍊、定時睡眠、定量用餐,有目的地進行調養,方可達到養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