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病症狀的具體表現

  癔症如果不及時治療,便會危害自己和危害社會。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臨床表現為意識及情感障礙,意識障礙以意識狹窄,朦朧狀態為多見,意識範圍縮小,有的呈夢樣狀態或酩酊狀態,意識障礙時各種防禦反射始終存在,並與強烈的情感體驗有關,可以有哭笑打滾,捶胸頓足,狂喊亂叫等情感暴發症狀,有時呈戲劇樣表現,講話內容與內心體驗有關,因此容易被人理解,這一型別起病前精神因素常很明顯,儘管患者本人否認,但旁人看來,疾病的發作常有利於擺脫困境,發洩壓抑的情緒,獲取別人同情和注意,或得到支援和補償,反覆發作者,往往通過回憶和聯想與既往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即可發病,按照臨床特點,這一型別又可區分為以下類別,DSM-Ⅲ和Ⅳ根據其臨床表現分為分離性遺忘,分離性神遊,多重人格,人格解體障礙及非典型分離性障礙等。

  癔症的詳細治療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是癔症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早期的充分治療對防止症狀反覆發作和疾病的慢性化十分重要。一般可在門診接受治療。需要住院治療的情況有:自殺、自傷或嚴重衝動危險;需同時應用多種心理治療方法結合藥物治療,以緩解危急狀態。應注意限定住院時間,並在集體環境中治療。另外,本組病人要避免在非專科病房內接受住院治療。

  心理治療應根據發病原因或誘因、精神障礙的亞型、疾病的嚴重程度,病人的性別、年齡、人格結構、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狀況、既往治療情況,以及心理治療者的專業受訓程度與經驗等。可採用暗示治療、解釋性心理治療、分析性心理治療、心理諮詢、支援性心理療法、鬆弛療法、系統脫敏治療等。

  癔症的預防措施

  多數初次發病者恢復迅速。如果病程超過1年,可能要持續多年才恢復。一般預後良好,多數未恢復的病人有癔症性人格障礙和社會適應困難。如果病人病前無人格缺陷、病因明確且能及時解決、病程短、治療及時,大多數結局良好。

  癔症具有發作性、誇張性和易暗示性的特點,其症狀帶有明顯的情感色彩,甚至給人矯柔造作的印象,可以在暗示或自我暗示下發病,也可在暗示下好轉。如已明確為癔症發作,在場人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指責患者裝病。正確做法是,平息緊張氣氛,即不否定又不誇大渲染患者的症狀,使患者情緒平靜下來,使其相信給予一定刺激後即可好轉,隨機可刺激或針刺患者合谷、人中、內關等穴位,待其平靜後即可緩解。對於出現“老牛大憋氣”者,切忌捂住口鼻、屈曲四肢,以免窒息。癔症性興奮或軀體功能障礙者應及時找精神科醫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