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春節風俗
春節是我國的一個重大節日,你知道嗎?,下面小編精心整理了的相關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黑龍江:吃帶硬幣餃子交好運
過年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但黑龍江人還要在餃子中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來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此
由於東北天氣寒冷,一些水果凍過之後,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見的是冰梨和凍柿子。據瞭解,最純正的是凍秋梨,在吉林有一種梨叫秋梨,這種梨剛摘下來的時候又酸又澀,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採摘下來直接放在樹下,蓋上一層樹葉,經過冰凍之後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凍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裡解凍,年夜飯後吃這種梨能解酒、解油膩。
江蘇:處處聚財尋“元寶”
蘇州人除夕在年飯內放進熟荸薺,吃時挖出來,謂之“掘元寶”。親友來往,泡茶時要置入兩隻青橄欖,謂之喝“元寶茶”,有“恭喜發財”之意。
南通人有在家門口或堂前插芝麻稈、冬青、柏枝的習俗,取意生活開花節節高,長年青翠。
浙江:大年初一“慶田蠶”
浙江烏程縣在大年初一以長竿束草於上,點火燃燒,並敲鑼打鼓,稱為“慶田蠶”。又點天燈於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
寧波初一要吃豆粥。晚上要在關門前,再放一次“關門炮”。
紹興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裡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橘,同時用茶葉蛋待客,稱為“捧元寶”。
廣東:拜年是一場換橘運動
廣東潮汕地區人,出門拜年前,都會帶上一大包橘子,每走一戶親戚,就要送上大橘,無論多少,一定要是複數,然後說一些祝福的話。落座後,親戚會以潮汕功夫茶招待,臨走時,回送大橘。
古人春節飲食習俗
《荊楚歲時記》提到的南朝人過新年餐桌上常見的“椒柏酒”“屠蘇酒”“五辛盤”,均為隋唐人所接受,併發揚光大,特別是“五辛盤”這道菜,在中唐以前,時人過新年時必吃。
所謂“五辛盤”,就是將大蒜、小蒜、韭菜、蕓薹、胡荽等五種香辛蔬菜,裝在一個盤裡子食用,有點像今天過年餐桌上的素菜冷拼盤。這個拼盤的營養價值,全在於其保健作用。
唐代名醫孫思邈在《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闢癘氣。”他在《養生訣》中也稱,“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開五臟,去伏熱”。過年時,正值寒盡春來的時節,氣溫仍較低,人們極容易患感冒生病,而這五種蔬菜都有疏通髒氣、發散表汗的功效,能起到預防時疫流感的作用。所以,正月初一吃“五辛盤”在隋唐時特別流行,是少不了的一道冷菜。
魏晉時吃“五辛盤”一般放在正月初一的早晨,即晉周處的《風土記》中所謂:“當迎晨啖五辛菜,以助發五藏氣而求福之中。”唐代是不是一早上吃,似乎尚無記載。
中唐以後,又流行起了“春盤”。春盤又稱春餅,是在“五辛盤”的基礎上變化出來的,在五辛之外又增加了一些時令蔬菜,匯為一盤。之所以稱“春盤”,是取其生髮迎春之義。《關中記》記載:“唐人於立春日作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從這段文字中透露出的製作方法來看,如今同樣盛行的炸春捲或源於春盤。
不過春盤不是在正月初一食用,是立春日的必食。杜甫《立春》詩:“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記述的就是這種立春食俗。
可以說,“五辛盤”是中國古人過年時必不可少的一道冷菜,明嘉靖福建《漳平縣誌》中便稱:“人家無貴賤,鹹御鮮衣,詣所親賀歲,主人輒出辛盤與其款洽,過此日以為常。”意思是過年家裡來人,必定端出五辛盤待客。
明代“五辛盤”的菜品比唐代有所調整,明代名醫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記載:“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
“五辛盤”在中國古代流行不衰,說明古人過新年時很重視飲食健康,“椒柏酒”“屠蘇酒”,與“五辛盤”一樣,也都是古人眼裡的保健食品。
春節對聯
一年四季春常在 萬紫千紅永開花 橫批:喜迎新春
春滿人間百花吐豔 福臨小院四季常安 橫批:歡度春節
百世歲月當代好 千古江山今朝新 橫批:永珍更新
喜居寶地千年旺 福照家門萬事興 橫批:喜迎新春
一帆風順年年好 萬事如意步步高 橫批:吉星高照
百年天地回元氣 一統山河際太平 橫批:國泰民安
春雨絲絲潤萬物 紅梅點點繡千山 橫批:春意盎然
一乾二淨除舊習 五講四美樹新風 橫批:辭舊迎春
五湖四海皆春色 萬水千山盡得輝 橫批:永珍更新
一帆風順吉星到 萬事如意福臨門 橫批:財源廣進
一年四季行好運 八方財寶進家門 橫批:家和萬事興
綠竹別其三分景 紅梅正報萬家春 橫批:春回大地
紅梅含苞傲冬雪 綠柳吐絮迎新春 橫批:歡度春節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橫批:鳥語花香
春臨大地百花豔 節至人間永珍新 橫批:萬事如意
福星高照全家福省 春光耀輝滿堂春 橫批:春意盎然
事事如意大吉祥 家家順心永安康 橫批:四季興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