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安全黑板報設計圖

  當我們駐足回望歷史時,我們會發現每一個朝代的興衰都與律法息息相關。下面就隨小編看***吧。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內容

  正如古代至聖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以仁為本,這也是我們當代人所追求的思想。仁是思想核心,是法的基礎,而法就是仁的外在表現,二者相輔相成。從而實現“建立一個和諧的法制社會”的目標!法律是人類社會實踐智慧的結晶,是為了維護人類正義道德和利益而制定的。就我們個人而言,我們的生活中時刻與法律打交道,往往我們卻忽略了它的存在,這是我們法律意識薄弱的體現。比如我們在商場中購買物品時,遇到一些不合格產品,常常有類似於“算了,就當買個教訓吧!”的想法,而不是去撥12315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號碼來捍衛自己的消費權益。不由得感嘆道,我們公民實在缺乏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意識!也許,這是我們缺乏相應的法律知識,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商家們對法律存在鑽空的惡劣思想。

  古代就有商鞅南門立木,來樹立法律的威信。在戰國時期,開始秦國十分弱小。商鞅就對秦王說:“一個國家要富強,必須注意農業,獎勵將士;要打算把國家治好,必須有賞有罰。有賞有罰,朝廷有了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進行了。”秦王十分贊同商鞅的想法就讓它執行。商鞅將舊法進行了修整,但又擔心百姓不相信不信任他。於是就在南門裡了一根木頭,說:“誰能把木頭搬到北門去,就給誰十兩黃金。”人們都不信,於是商鞅就把賞金提到了五十兩,這是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了北門,商鞅立刻給了他五十兩黃金,這就是有名的南門立木。人們從此也相信商鞅,推崇新法,秦國也慢慢強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