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公正的三分鐘演講

  公平正義,是每個人一直都在追求的道德典範。公平正義是歷史的。下面是小編分享的,一起來看看吧。

  稿篇一

  公平正義,現在早已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了。但到底什麼是公平正義,卻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人們對公平正義的理解,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莫衷一是。

  就拿人們關心的收入分配領域的公平正義問題來說,人們對收入差距的看法就不盡相同。有人認為,市場經濟講競爭,人的能力有強有弱,承擔的風險有大有小,付出的努力有多有少,收入存在差距是必然的,也是公正的;也有人說,有差距是正常的,但要看收入差距產生的原因是什麼;還有人說,收入存在一定的差距是正常的,但超過一定限度就難說公正了。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理解公平正義呢?

  所謂公平正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公正,一般來說,反映的是人們從道義上、願望上追求利益關係特別是分配關係合理性的價值理念和價值標準。但凡有人群且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必然會產生公平正義的問題。但要準確把握公平正義的內涵,必須用歷史的、具體的、相對的眼光來分析。

  首先,公平正義是歷史的。公平正義是一個發展著的歷史範疇,在不同的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公平正義的認識是不同的,沒有恆定不變的公平正義的標尺。今天我們認為“不公正”的現象,歷史上可能就曾以“公正”的面貌出現過;今天我們認為“公平”的事情,隨著歷史的發展就有可能逐漸演變成“不公平”。

  其次,公平正義還是相對的。公平正義的實現受具體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制約,那種絕對完美的公正是從來沒有的,只會存在於觀念和幻想之中,公正本身就包含著差異和差別。從橫向來說,儘管我們的思想理論、政策法規明確了公平的具體含義、原則和評價尺度,但面對的現實世界卻是千差萬別的。我們所處的經濟文化環境不同、社會條件不同、個人稟賦和家庭狀況不同,所以並不是都處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純粹的起點平等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存在的,競爭的最後結果也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在實際中只能求得大致公平、相對公平。從縱向來說,公平的實現也不是瞬息之間一蹴而就的,是要受到經濟政治文化發展制約的,是一個發展的歷史過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程度如何,公平問題解決和實現的程度也就如何,這不取決於人們的意志和善良意願。

  總之,當我們用歷史的、具體的和相對的眼光,來審視公平正義時,就不會被某些表象所迷惑,就不會“刻舟求劍”,把被歷史拋棄的公平觀念再拾起來;就不會“以矩畫圓”,混用不同領域的公平標準;就不會“揠苗助長”,提出不切實際的公平要求。

  稿篇二

  距離產生美,這樣的話我已經聽得太多了,,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有距離呢?難道真是為了保持這種美?我始終覺得人與人之間應該真誠相待,而不是用耍手段的方法去獲取一切,人與人之間倘若真的沒有距離,所有人都在別人的監督之下生活,還會有那麼多的犯罪嗎?那也許又的涉及一個隱私權的問題了吧?看來這個社會真的很錯綜複雜!但是這種想法又真的是很幼稚,因為每個人都是自私的,絕不會容許別人踏進自己的生活,又讓人想到了可惡的小三,這種人法律就應該給她制裁,而不是讓他做家庭粉碎機去破壞任何一個家庭,說到現在的法律,新加坡的法律應該可以說是最嚴格的了吧,最著名的就是鞭刑了,這樣嚴的國家才能在世界上出名,以至自己的國民素質都非常的高,甚至連商鋪晚上關門都是玻璃門,看不到鐵門或者不鏽鋼的護欄,因為他們的國民很少去犯罪,都被這種嚴格的法律所約束著。

  我這次把公平和距離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詞彙放在一起,但是它們真的是非常的接近和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在軍訓的七天中,我就在不停的思考,軍人都在保衛祖國,但是軍人卻在吃粗茶淡飯,沒有大魚大肉供他們去享用。但是當官的卻可以拿著公款頓頓上飯店大吃大喝,鮑魚魚翅每頓必不可少,為什麼?為什麼他們的貢獻是不同的,但是待遇是如此的不同,他們的距離多大,但是在仔細想想,這難道真的是不公平的嗎?我倒是看著很公平,如果戰士也在大吃大喝,“練就”了一身的囊肉,那怎麼保衛祖國呢?,所以也就練就了自身堅實的身體作保障。而那些當官的只知道吃喝,所以所有的病就都來了,等他老的時候,讓其痛不欲生。這難道不公平嗎?所以不要老抱怨不公平,所有的事老天所做的都是公平的!

  還有,總是說偏遠鄉村窮,但是我還是覺得是他們自己造成的。但是在我們可憐他們的同時,我們也要想想,他們自己是從來都不會脫離老思想的束縛,總是生很多的孩子,那總是這樣的話,這個村能富裕起來嗎?或者每個人都好吃懶做,不用智慧去創造財富,怎麼才能把自己的家鄉搞得富裕起來!所以,我真誠的想說,你們不是窮,而是你們沒有把握好智慧,你們應該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任,而不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所以,我覺得還是把自己的思想現代化,改變你們固執的理念,這樣才能為你們的農村建設搞好,把你們的經濟搞上去。

  現在在地方臺正在播出《暗香》,這部電視劇,在豪門中,雖然有錢,有時,但是有著豪門恩怨,人心叵測,每個人活得都很累,還不如平平常常的人家生活的幸福呢!人生為的不是錢和權,而是為了自己生活的幸福,如果你很有錢,但是非常的累,還不如把自己的錢捐出去過幸福快樂的生活呢!所以老天是公平的,你擁有一樣東西,必定失去另一樣東西,所以,我還是覺得為自己的幸福考慮,為自己選擇正確的人生!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

  在這裡我只是想發表一下個人的微弱的想法,呼籲偏遠的山村人,也許我的想法並不全正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這就足夠了!

  稿篇三

  當二十一世紀的鐘聲在北京中華世紀壇敲響的那一刻,一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世紀正向我們走來。對於炎黃子孫來說,二十一世紀,將是一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奮進,重塑輝煌的世紀;二十一世紀的社會,更是一個公平正義,團結友愛,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

  和諧社會離不開“公平”和“正義”。一切只有在公平的基礎上進行,人們才能安居樂業,而正義感是和諧社會的每一位公民都應該具備的。“道德觀察”欄目曾播出過這樣一件事:在安徽金口村,夜裡一戶人家進了小偷,被主人發現,大喊捉賊,鄰居王家父子聽見了,連忙衝出來幫忙。誰知那小偷有自制的手槍,幾個回合下來,王家父子連中三彈,但他們仍然堅持將歹徒制服。面對持槍的歹徒,他們毫不畏懼,視死如歸的精神,被人們所稱頌。可在現代社會中,這樣的行為卻越來越少,而“只掃自家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行為卻時有出現。所以,只有唾棄冷漠,拾起正義,社會才能“謀閉不興,亂賊不作”和諧安定。

  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友善與愛心使人與人之間充滿溫情。今年臺風連連,暴雨侵襲,我國的湖南、江西等地成了重災區。然而傾盆大雨衝不毀人們的愛心,各地捐款捐物,紛紛伸出援助之手。是因為有了這些愛,社會才更加和諧美好。

  人自稱是萬物的主宰者,可是脫離了自然同樣無法和諧。長期以來,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忽略了自然的承受能力,以致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和諧社會中,人與自然的關係不該只是征服、改造和索取,更應該是互相依存,緊密相聯的。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青藏鐵路正式通車了。在青藏鐵路的建設者們不僅吃苦耐勞,還十分珍愛生命。對於沿路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他們非常愛護,從來不傷害它們。在危險的路段,還專門架起了供羊群通過的天橋。於是,在綿延壯大購的青藏鐵路邊,可以聽到汽笛與藏羚羊一同鳴叫。

  二十一世紀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二十一世紀的精美琴匣正緩緩開啟,我們每一位公民都是那描繪五彩藍圖的筆,彈奏美妙琴音的弦。只要我們公平正義,團結友愛、珍愛自然、努力奮鬥,定能彈奏出那二十一世紀最美妙的和諧之音。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