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生祛溼湯哪些好

  夏季的時候氣溫高,養生保健重在祛溼,夏季養生祛溼湯有哪些?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你答案。

  夏季養生祛溼湯

  一,祛溼湯

  材料:雲苓,赤小豆,扁豆,薏米,瘦肉,鹽適量。

  做法:

  1、雲苓、赤小豆、扁豆、薏米洗淨;瘦肉洗淨後切塊。

  2、將雲苓、赤小豆、扁豆、薏米、瘦肉放入電砂煲中,加入適量清水煲1.5小時。

  3、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二,紅豆薏米祛溼湯

  材料:紅豆70g,薏米30g。

  做法:

  1、先進行浸泡20-30分鐘即可。

  2、加水,普通鍋1:8 壓力鍋1:5。

  3、大火煮開,等一會就可以喝湯了。

  三,冬瓜薏米排骨湯

  材料:冬瓜、豬排骨、薏米***用小點點就行,不要太多哦***、鹽、姜、蔥。

  做法:

  1、排骨洗淨,入沸水中焯2分鐘去血水,撈出沖涼水瀝乾;薏米用清水浸泡15分鐘。

  2、冬瓜不要去皮,洗乾淨,連片一起切塊;姜切成2片。

  3、排骨放進煲湯鍋,一次性注入足量水,大火燒開後,去浮沫、下料酒、薑片改小火煮。

  4、2小時後,放冬瓜片、薏米再煮40分鐘。

  5、放鹽調味,即可。 

  四,祛溼沙葛豬骨湯

  材料:3-4人份沙葛,500克豬扇骨,500克眉豆,50克赤小豆,50克扁豆,50克蜜棗,2個姜,水10碗。

  做法:

  1、赤小豆、眉豆、扁豆洗淨,浸泡1-2小時。

  2、豬扇骨斬大件,洗淨,汆水撈起。

  3、沙葛洗淨,去皮,去筋,切塊。

  4、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大火煮20分鐘,轉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食用。

  南方夏季祛溼的方法

  1、拔罐療法祛溼

  拔罐療法對祛溼有一定效果。拔罐療法是傳統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解除疲勞,增強體質。

  2、艾灸除溼

  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艾灸能夠溫經通絡、行氣活血、散寒除溼及養生保健,對春季除溼邪很有療效。

  3、使用蔥、姜、蒜去溼氣

  蔥、姜、蒜是三種常見的調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藥用價值。蔥、姜、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老薑熬水就是常見的用法。這樣的薑湯對排出體內的溼氣有幫助,還可以令我們的身體快速發汗,緩解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其他的調味品也是可以使用這些方法的,同樣適用於淋雨後預防感冒。

  4、要避開環境的溼氣

  我們人體內產生溼氣,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

  日常生活中應留心下列事項:不要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痛。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要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要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如果很重,建議多開窗透氣。如果外界溼氣也很重,還可以開啟風扇、空調,藉助這些電器保持空氣的對流。

  夏季必吃的祛溼食物

  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溼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

  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效,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慾不振等症。 

  扁豆:具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等功效,適用於暑溼吐瀉,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洩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鯽魚:有健脾利溼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溼、散血消腫等功效,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黃疸、牙齦炎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