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注意預防的疾病與預防有哪些

  想要過好晚年,健康最重要,但是,老人往往都更容易患上疾病,對於這些疾病老人該怎麼預防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老人要注意預防的疾病與預防,希望能幫到你。

  老人要注意預防的疾病

  跌倒

  在全球,跌倒都是老人意外傷害的頭號殺手。資料顯示,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中,每年因跌倒造成傷害的達2500萬人。跌倒不但會造成腦部受傷、骨折等嚴重外傷,還會引發“跌倒恐懼症”,給老人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XX老年醫院院長提醒,要想預防跌倒,首先居室傢俱擺設要方便老年人行走,地面要防滑,通道應無雜物堆放,浴室、洗手間要裝有扶手;其次,老人要增加體力鍛鍊,多活動髖關節,通過練習單腿站立來保持平衡能力。老人跌倒後,要加強護理,老人多做床上活動。還可以為老人做跌倒風險預測檢查,消除導致跌倒的風險因素,防止再跌倒。

  中風

  據統計,2008年全世界有中風病人1600萬,其中1/3會失去生命。我國的情況更為嚴峻,是全世界中風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每年約有150萬人因此喪生。中風發作前期,多數患者會突然臉部、肢體麻痺或無力,說不清楚話,流口水、視力模糊、昏昏欲睡或行走困難等。由於這些症狀持續時間很短,病情又迅速好轉,常被患者及家屬忽視。老人一旦出現上述症狀,務必第一時間送到醫院救治。遠離中風最關鍵的是預防,戒菸、限酒,合理飲食,保證睡眠,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肥胖者減重,保持情緒平穩,養成定期去醫院體檢的習慣。

  帕金森病

  這是一種中老年人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多在50歲以後發病,主要會影響行動能力,也可能導致吞嚥困難、便祕、睡眠障礙和跌倒等問題,將近200多萬中國老人深受其擾。專家表示,當帕金森病患者出現症狀的時候,往往腦內細胞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只有早發現、早治療才能早獲益。如果老人係扣子、穿襪子等動作明顯變慢了,寫字越寫越小,穿衣服或沖涼要花更長時間,休息時手腳都會顫動不已,並且出現睡眠障礙等,這些都可能是帕金森的早期症狀。美國愛荷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經常快步走,能改善帕金森患者的身體功能和大腦功能,可以緩解身體的僵硬程度,令老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對生活的態度也更為積極。

  認知障礙

  人老了大腦逐漸萎縮,容易忘事。但如果情況格外嚴重,比如反覆丟三落四,甚至分不清白天還是晚上等,家人就要注意老人可能出現了認知障礙。導致老人出現認知障礙的疾病主要有兩個:一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逐漸出現記憶能力、語言能力和感覺能力的下降,多數患者發病後幾年內還會因腦衰竭而死亡。資料顯示,我國大約有600萬~1000萬老人患病,85歲以上的老人有一半患病。為了延緩大腦衰老,預防阿爾茨海默症,老人生活中可以多用左手吃飯、刷牙、梳頭、端杯,學習一些新愛好、新語言。第二個原因是血管性痴呆,主要由於腦供血不足導致的認知障礙,與血管相關基礎性疾病關係密切,患者往往時而糊塗時而清醒,此類認知障礙只要控制好血管基礎性疾病,症狀就會緩解。

  視力和聽力衰退

  美國疾控中心資料顯示,在50歲以上人群中,超過50%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聽力喪失問題。瑞典哥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聽力受損會導致老人的能力和自信心下降。《美國醫學會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稱,聽力受損的老人思維和記憶力會更差。因此,如果發現老人聽力下降,應及時去醫院就診,或者聽從醫生的建議佩戴助聽器。高芳堃說,在五官中,眼睛是老得最快的器官之一,到了50歲左右,就會出現老花、視物不清等症狀。老人用眼一段時間後,要注意讓眼睛休息一下,可以看看遠處,或用點人工淚液,以緩解視疲勞。西蘭花、甘藍等蔬菜富含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對預防黃斑病變和白內障有重要作用。

  頭暈

  老人年紀大了常常會有頭暈、頭痛現象。調查發現,65歲以上的老人眩暈發病率女性為57%,男性為39%。導致頭暈的原因很多,不少疾病都帶有頭暈的症狀,比如腦供血不足、腦缺氧、頸椎病,甚至腫瘤都會引發頭暈,還有些老人是因為降血壓藥物產生的副作用。經常頭暈的老人,應該及時接受檢查確定導致頭暈的原因,並接受治療。需要提醒的是,眩暈症雖然常見,但也可能有生命危險。如果突然感覺頭暈、旋轉得厲害,很難邁開腳步,應該趕快看醫生,這有可能是中風的徵兆。

  褥瘡

  褥瘡是長期臥床老人的常見併發症之一。不僅給病人增加痛苦,加重病情,而且給臨床診療、護理工作帶來諸多不便。褥瘡是壓出來的,所以老人一定要主動運動,能夠從口腔自主進食也非常重要。看護者要經常檢查老人的面板有沒有泛紅或者潰爛,經常幫老人改變位置和姿勢,勤翻身按摩、勤擦洗整理,還可以購買防壓力床墊和坐墊,緩解骨頭突出部位所受到的壓力。一旦面板出現損傷,即使面積還小,也要立刻治療。

  尿失禁

  資料顯示,40%的老人患有尿失禁,其中以女性居多。尿失禁又被稱為“社交癌”,患病老人因此害怕自己出門,得上抑鬱症的機率是普通人的10倍。高芳堃說,老人一旦出現尿失禁,應儘早去泌尿外科治療。她建議,老人可以多做提肛運動鍛鍊膀胱肌,同時依照個人習慣控制好喝水的時間和量,可以少量多次,一旦感覺憋尿就提前去廁所,晚上臨睡前最好少喝水。

  老人預防疾病的方法

  1、延緩大腦衰退

  運動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腦的功能,延緩功能的衰退,起到預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用腦較多的老年人,運動可以提高大腦的記憶能力,有助於休息和睡眠,同時減少大腦疲勞。

  2、提高心肺功能

  運動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機能,能預防和延緩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像跳交誼舞、慢跑、爬山之類的有氧運動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證明,心肺功能強弱直接關係到壽命長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長壽。

  3、增強免疫系統

  運動可以增強老年人自身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

  4、提高心理健康

  運動還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調整積極的情緒,消除精神壓力和孤獨感。醫學心理學專家指出,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於人際關係的適應。運動鍛鍊已經成為一個促進老年人心理適應能力的良好形式。

  5、延緩骨質疏鬆

  運動可使老年人骨關節和肌肉系統能力提高,延緩骨質疏鬆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關節病變。俗話說“人老腿先老”,運動鍛鍊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關節機能,正是延緩衰老的一個表現

  老年人預防疾病飲食搭配的方法

  防缺鈣飲食搭配:豆腐+魚類

  豆腐煮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可以預防骨質疏鬆等缺鈣現象。因為豆腐裡含有大量鈣元素,假如只吃豆腐,人體對鈣的吸收率會很低,但與富含維生素D的魚肉一起吃,就會大大增加鈣的吸收與利用。

  防中風飲食搭配:菠菜+胡蘿蔔

  每天吃一定量的菠菜和胡蘿蔔,能夠明顯降低中風的危險。這主要得益於β胡蘿蔔素,它可以轉化成維生素A,防止膽固醇在血管壁上積結,保持腦血管暢通,從而防止中風。

  防腸癌飲食搭配:穀物+蔬菜+紅葡萄酒

  喜歡吃各類雜糧、新鮮蔬菜並且適量飲用紅葡萄酒的人,其腸癌發生的可能性會明顯降低。這是因為紅葡萄酒中含有阿司匹林成分,有助於降低患癌的機率。

  防心臟病飲食搭配:蘋果+茶葉

  醫學研究表明,蘋果、洋蔥、茶葉能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因為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酮類天然化學抗氧化劑。堅持每天飲茶4杯以上的男子死於心臟病的危險性可以減少45%,吃一個蘋果以上者則會減少一半。

  防胃癌飲食搭配:葉酸+硒酵母

  葉酸和硒酵母都具有防胃癌的作用。多種綠葉蔬菜、菌菇、動物肝腎等食物,都是葉酸和硒元素的“富礦”,老年人不妨多吃一點。

  防肺炎:維生素A+硒

  臨床研究發現,具有抗氧化與調節免疫作用的維生素A和硒元素,能使老年人免遭肺炎之害。即便是已經患了肺炎的老人,多攝入這兩種營養素,也可以緩解病情,加快康復。

  營養專家介紹說,新鮮綠葉菜及紅、黃色瓜果類***如胡蘿蔔、南瓜、杏子等***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宜多食用。經常食用淡菜、海帶、蘑菇、花生、核桃、芝麻等則可增加必需微量元素鋅、硒、銅等的攝入量,也有助於防治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芝麻+海帶,防止衰老

  芝麻與海帶同食,能美容、抗衰老。因為芝麻能夠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海帶則含有豐富的鈣和碘,能淨化血液,促進甲狀腺素的合成,兩者同食,美容、抗衰老的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