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指甲的主要檢查及治療方法

  灰指甲很容易由一個傳到下一個,所以患上灰指甲要及時的治療,那麼灰指甲有哪些檢查及治療方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灰指甲的危害

  患灰指甲除影響美觀外,更主要的是會導致指趾末端的不適。在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常可侵及甲下及甲周圍組織,形成指趾的損害,嚴重時可作為感染源播散至全身。

  1、影響美觀:俗話說:“手是人的第二張臉。”手的美觀直接影響一個人的氣質。而手的美感,很大部分在指甲。手部患有灰指甲的確有礙美觀,患者甚至與人握手都自慚形穢,感到尷尬,更不用說其它親密親近的動作。

  2、限制工作:指甲受損的後果並不只限於觀賞本身,而將累及甚至危及患者的工作,特別是一些拋頭露面及衛生要求很嚴的職業。如醫生護士、飲食業、絲綢紡織工、公關等工作。

  3、影響日常生活:指甲對我們具有很大的生理學意義。人類所從事的穿針引線、書寫、做飯、打字、編織、彈奏等工作,都離不開指甲的協助。一旦患上灰指甲,這類工作將受到干擾。指甲生長在手的末端有保護作用,一旦患病,手將很容易因碰撞而受傷。此外,像抓癢,沒有指甲就很麻煩。

  4、產生異常心理障礙:灰指甲患者,特別是長期治療無效時,常常會有無法擺脫的窘迫感和受挫折感。特別當某些方面,如工作、婚姻、社交因受到灰指甲影響而失敗時,對患者心理上的打擊比正常人更大,往往因此而產生自卑感。

  灰指甲的主要檢查

  ***1***鏡檢:先用小刀刮棄病甲和大而疏鬆的甲屑,再刮取於載玻片上,百分之十氫氧化鉀後加蓋玻片,在酒精燈上加熱以溶解角質。顯微鏡下可見孢子和菌絲。

  ***2***培養:由於致病菌多樣,所用培養基應注意多樣化,應分別使用含和不含放線菌酮的沙堡弱培養基,以避免某些對放線菌敏感的菌被抑制而出現假陰性。若要分離馬拉色菌則要用含菜子油或橄欖油的培養基,35-37℃條件下培養。分離出不常見菌不能立即斷定為致病菌,但也不能輕易判斷為汙染菌,應重複取材多次培養,才能確定其在致病中的地位。

  ***3***組織病理學:是確定灰指甲診斷的另一種技術,儘管向近端多剪甲及甲下角化物,經脫鈣、軟化後切片,PAS或銀染色。可見甲組織中發現大量孢子和菌絲斷面,比培養髮現真菌的陽性率高並有助於區別真菌是侵入甲還是定植在甲下脆屑。但因病甲組織堅硬,處理操作過程較複雜,且右時在切片上難以確定是菌體或其他成分,需要一定經驗。

  ***4***溶甲塗片:新近我們採用20c70 KOH或NaOH住56℃加熱30分鐘,將甲的角蛋白溶解,經離心洗滌後取被溶解的菌體成分塗片用Parker墨水染色,在鏡下可見,不僅可大大提高查菌陽性率,而且能完整地觀察到菌體在甲內的形態特徵,發現了白念珠菌的頂端厚壁孢子、絲狀菌的孢子頭、青黴菌的終狀枝等結構,與純培養標本塗片所見一致。

  ***5***電鏡觀察:包括掃描電鏡和透射電鏡,分別觀察表面和內部結構,主要用於研究。

  灰指甲治療方法

  內服藥物:這種治療灰指甲的方法適於多個指***趾***甲同時患病者,此法在臨床上早有應用,有一定療效,且方便。但因為這類藥必須達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處才能發揮抗菌作用,用藥量大,用藥時間長,有副作用,且停藥後易復發,故不宜作為灰指甲的常規治療藥物。

  手術拔甲:適於單發的灰指甲,在區域性麻醉下,將患甲拔除。這種治療灰指甲的方法創面大,出血,易引起感染。手術後一般會感覺較疼痛,容易重新感染復發,由於“治標不治本”,臨床極少使用。而且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患者,不宜手術治療。

  外用療法:外用療法較安全,一般無痛苦、無副作用,是治療灰指甲的首選療法。根據藥劑不同,主要有浸泡、區域性塗藥和封包削治等都是常見的治療灰指甲的方法。

  灰指甲患者在平時,還可以多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增進患者的身體抵抗能力,同時患者也要注意進行充分的營養補充,增強患者機體抵抗病毒的能力等等。

  最容易招惹灰指甲的人群

  1、長期穿高跟鞋或小碼的鞋的人:穿上高跟鞋或小碼的鞋後,腳部前掌受力增大,五指相互擠壓,容易造成區域性血液迴圈不佳、指甲變形及甲剝離。

  2、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老年人、孕婦及糖尿病人甲真菌病的發病率高。灰指甲病人大多數先有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這是致病菌的主要來源。

  3、經常做美甲、修甲的人:美甲過程中,使用的很多的化學物質會讓指甲愈來愈脆弱,剪、磨等動作都有可能造成甲損傷,造成真菌的間接感染,引起灰指甲。

  4、家庭主婦、廚師及某些工人:這類人群長期與水或各種化學物質接觸,導致甲板浸漬、腐蝕,改變了甲板表面的酸鹼度和防禦能力,會使真菌更容易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