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疾病的護理常規

  春天來臨,春風徐徐,然而有些傳染性疾病也是悄然而至。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兒科疾病護理常規,一起來看一看吧。

  兒科疾病護理常規

  1.要保證寶貝的休息,不要任由寶貝蹦跳玩耍。充分休息,可以縮短病程,減少併發症。

  2.寶貝發熱時應多飲白開水,多吃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尿量正常。飲食以清淡容易消化為宜。每次出汗後應及時將浸溼的內衣更換。

  3.發熱38℃以上,或既往有高熱驚厥史的寶貝,要及時服用退熱藥,或頭部使用降溫措施,如外敷“一貼涼”等,以防抽風發生。

  4.症狀緩解期,寶貝夜寐不安,體弱多汗,可以服用玉屏風散,提高免疫力。

  專家提示:

  寶貝如果發熱不退或感冒症狀加重,或突然煩躁不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由醫生診治,以免貽誤寶寶的病情。

  寶寶生病的假象

  一、睡夢中出現呼吸快慢不均、屏氣等現象

  新生兒胸腔小,氣體交換量少,主要靠呼吸次數的增加維持氣體交換。正常的呼吸頻率是40—50次/分,由於小嬰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呼吸節律有時會不規則,特別是在睡夢中,會出現呼吸快慢不均、屏氣等現象。

  二、打嗝、溢乳

  新生兒胃呈橫位,靠近食道的賁門括約肌不發達,而靠近十二指腸的幽門括約肌發達。尤其是吸吮急、奶水較衝或餵奶後未排氣***方法:豎抱小兒,輕拍背部約5—10分鐘,待打嗝後再放下,右側臥。***的情況下易打嗝、溢乳。另外小兒劇烈哭鬧時也會出現打嗝、溢乳現象。

  三、鼻塞、打噴嚏

  因為嬰兒鼻粘膜發達,毛細血管擴張且鼻道狹窄。當他吃奶或有正常分泌物時都會因弊氣而鼻塞的。父母要為小嬰兒清理鼻道。如果嬰兒洗澡、換屎布等情況下受了涼,也會打噴嚏。是身體的自我保護現象,不一定是感冒。

  四、手心、腳心易出汗,睡覺時頭部也微微出汗

  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當週圍環境溫度較高時,嬰兒會通過面板蒸發和出汗來散熱。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居室的溫度及空氣流通,要給嬰兒補充足夠的水分。

  五、頭髮稀少、枕禿

  初生嬰兒的頭髮質量與媽媽孕期營養有極大關係,稍大與家族遺傳有密切關係。此外枕頭硬、缺鐵性貧血等其它營養不良性疾病也可導致枕禿。並非缺鈣特有體徵。

  缺鈣症狀包括易出汗、髮質稀疏、枕禿、夜間易驚、睡眠時間短、煩燥、飲食不好等綜合現象。

  六、乳腺腫脹

  不論男嬰、女嬰出生3~5天后,都會出現乳腺腫脹現象。觸之有蠶豆大或山楂大小的硬結,輕輕擠壓可有乳汁。這是由於受母體雌激素的影響的結果,一般2~3周可自然消退。

  腫脹的乳房千萬不要擠壓,否則若不慎把乳頭擠破,會帶進細菌使乳腺紅腫、發炎,嚴重的甚至可能引起敗血症。女嬰若乳腺發炎形成瘢痕,長大後還會影響泌乳。

  七、女嬰陰道流血

  極少數女嬰出生一週左右,陰道中會流出少量血樣粘液,或白色粘液,可持續兩週時間。

  這是因為在胎兒期受母體雌激素的刺激,子宮內膜有一定的發育。出生後雌激素的刺激停止了,就形成了類似月經樣的出血。屬正常生理現象,不必擔心,無需治療,只要保持女嬰外陰部的清潔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