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心理健康黑板報圖片

  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自知之明,有自我反省的能力。他們能通過自己與先進人物及周圍人物的對比來認識自己、解剖自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校園心理健康黑板報,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

  校園心理健康黑板報相關資料1

  1、你改變不了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制別人,但你能夠掌握自己。

  2、我所學到的最大經驗是,我們的思想最重要。如果我能瞭解你的思想,就能瞭解你這個人,因為你的思想造就了你這個人,通過改變自己的思想,我們就能改變自己的一生。

  3、若想改變人生,首先要改變我們自己。而改變我們自己,首先要正確的認識自己,敢於否定自己。

  4、不必特地為了某些人,而改變自己,變得不是自己,而感到陌生。做真正的自己,總會有人喜歡真正的你!

  5、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立足,社會中生存,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學習與改變自己。

  6、人不可能完美,卻可以去追求完美,去接近完美。讓我們對生活微笑以待,讓我們學著改變自己,無愧生命的偉大,生活的美好!

  7、一個能從別人的觀念來看事情,能瞭解別人心靈活動的人,永遠不必為自己的前途擔心。

  8、任何的抱怨都是無濟於事的,只會讓自己的狀況更糟糕,嘗試著去改變自己,你會覺得體內被注入了新鮮的血液,還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9、改變自己會痛苦,但不改變自己會吃苦。一個人的性格和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如果想改變,那肯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雖然是這樣,但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

  10、一個人不管出自哪裡,你的內心必須強大,不管別人怎麼看你,你只有掌握一技,能改變自己生活的一技。

  11、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著傲慢;不要使你的謙虛心缺乏智慧。

  12、沒有時間思索的科學家,那是一個毫無指望的科學家,他如果不能改變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擠出足夠的時間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棄科學。

  13、忌妒別人,不會給自己增加任何的好處;忌妒別人,也不可能減少別人的成就。

  14、也許每個人都會在經歷過某些變化後,學著慢慢的改變,慢慢的成長,然後放下所有的驕傲與固執。

  15、為了讓別人喜歡上你而改變自己是最愚蠢的,這樣別人喜歡的只是那個虛假的你而已。你應該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這樣的話無論如何也不會有人喜歡上你了。

  16、失敗是什麼?沒有什麼,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麼?就是走過了所有通向失敗的路,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成功的路。

  17、不要要求別人為你改變,因為你沒有資格要求別人,你所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

  18、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19、只要做一個努力改變自己的人,我們的人生才無悔!

  20、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校園心理健康黑板報相關資料2

  心理諮詢目前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行業,許多人對它還很陌生,還需要一個認知和接受的過程,基於這個情況,我今天僅僅是和大家交流一下心理諮詢的普及性的兩個問題。一是心理健康的問題,二是心理諮詢的問題。說起心理健康,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瞭解,但很多人對這個概念還不是很明確,那麼我想請問一下在座的各位,什麼是心理健康呢?可能有的朋友會說,心理健康就是心理沒病唄。這個回答不能算錯,但也不是很全面,我在這裡借用世界衛生組織釋出的心理健康的定義:所謂的心理健康就是指在身體、智慧以及情感上,在與他人的心理將康不相矛盾的範圍內,將個人心境發展成最佳的狀態。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具體講有四個方面:

  第一:心理健康就是身體、智力、情緒十分的協調,能適應環境。也就是說,當你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自我調節能力很強。我舉個例子,曾經有一位年輕的女性馬上要出國留學,對許多人來講這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可是她呢,隨著出國日期的臨近,出現持續焦慮不安、失眠以及其他一些情緒上的反常,為什麼會這樣呢?經過諮詢師瞭解,原來是這位女士害怕到了異國他鄉在陌生的環境中自己無法生存所以導致心理失衡,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出這位女士的身體與情緒調解能力的不足。不過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這一方面許多人都做的非常好,否則你可能會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第二:心理將康就是在人際關係中能彼此謙讓。有這麼個例子,一位女性來訪者前來諮詢,她諮詢的目的是想擺脫在辦公室中出現的不能自控的衝動情緒,什麼事情使她如此呢?經過諮詢師耐心詢問,得知是因為這為女性僅僅是討厭她的一位女同事而導致情緒不良。討厭的原因呢是因為她的那位女同事和上司說話總是嬌裡嬌氣,喜歡和討厭是人之常情,但因此影響正常工作,這樣的女性你能認為她心理健康嗎?

  第三:心理健康就是有幸福感。這一條非常的重要,我想統計一下,認為生活很幸福的女士請舉手,舉手的人不多,我想請問各位,我們現在的生活衣食無憂,丈夫寵愛、孩子乖巧。那麼我們為什麼沒有幸福感呢?可能有的女士會說,沒錢!對了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和理想不切合實際,有過多的無法完成的計劃,你每個月掙一千塊錢,但總想花三千塊錢,你能辦到嗎?不能,所以心理就極不平衡以致失去了幸福感。有句俗話說的好,叫“知足者常樂”。我再舉個例子,香港著名演員張國榮,集財富與聲譽於一身,有無數的FA崇拜他,包括我自己,在常人眼裡,他是怎樣的幸福啊,可是在他的盛名之下,有誰知道他同樣忍受著感情與事業帶來的壓力,以致身心失衡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而無法自拔,最後自殺身亡。張國榮的自殺引發多個影迷隨他而去,這不能不說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如果張國榮能有幸福感,能夠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很好的調節自己的不良情緒,今天我們就不會再為這位巨星的逝去而嘆息。所以我希望大家珍惜你的生命,珍惜你的生活,珍惜你手中的幸福!

  第四:心理健康就是在工作中,能發揮自己的能力,過著有效率的生活。也就是說,我們能在工作中感受到樂趣,我曾經聽一位朋友講,說現在的人是幹一行厭一行,幹會計的嫌枯燥,幹營銷的嫌辛苦,做生意的怕風險,做公務員的嫌單調,總之,沒有幾個人對自己的工作滿意。那麼當我們做著自己討厭的工作,沒有激情的工作時,你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嗎?我想是不可能的,你可能會為了生計而努力工作,但你在工作中絕對感受不到樂趣,也就無從談起把你潛在的能力在工作中挖掘出來。

  聽了以上四條心理健康的標準,我想絕大多數人都不敢說自己心理健康了,不過沒有關係,偶爾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只要不讓不良的情緒泛化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及時調節心理狀態,這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比如說上半年出現的非典,當人們瞭解到非典有很強的傳染性後驚慌失措,人們經歷了一次嚴重的心理考驗。當非典過後,多數人都恢復了正常的生活,而一少部分人呢則患上了強迫症,反覆的洗手,無法擺脫恐懼的心理。對這部分人,你能說他心理健康嗎?他們就需要心理諮詢師的幫助,進行心理疏導,否則他們無法過上正常人的生活。

  以上講的是心理健康的問題,接下來我再講一下心理諮詢方面的問題,心理諮詢起源於美國的職業指導運動,四十年代發展起來,現在在美國看心理醫生就和我們看感冒發熱一樣的普遍。在我國八十年代,心理諮詢才開始發展,不過發展的速度非常迅猛。今年國慶節上海的心理諮詢室爆滿,許多外地的求助者去上海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說明許多人已經意識到心理健康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那麼什麼是心理諮詢呢?著名的心理學家羅傑斯這麼解釋“諮詢師通過與個體持續的、直接的接觸,向其提供心理幫助併力圖促使其行為、態度發生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心理諮詢師運用心理學及其相關的知識和方法,幫助諮詢物件解決其在學習、工作、家庭生活、疾病和康復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地適應環境,保持身心健康。需要指出的是,這個過程不是普通和泛泛的聊天,而是心理諮詢師針對特定的對

  象,運用心理學方面的知識進行操作的一個過程。當然諮詢師不是老師,不是家長,不是醫生,而是給你提供心理幫助的忠實朋友,在諮詢師那裡,諮詢物件可以敞開心扉,而不必有任何的後顧之憂,因為心理諮詢師嚴格遵守為諮客保密的職業道德,所以你大可不必擔心你的隱私會被洩露出去,相互信任是諮詢成功的首要條件。

  既然我們瞭解了心理諮詢,那麼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諮詢呢?第一,在學習、工作、家庭生活以及升學、擇業、戀愛、交友等方面所遇到心理問題的人。第二,各種神經症患者,如抑鬱症、恐怖症、強迫症、焦慮症、疑病症、神經衰弱等。第三,性心理障礙和性心理變態的患者。第四,給長期患有慢性身體疾病、久治不愈的患者提供心理支援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