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攝影五個注意事項

  在眾多的技術技巧中,通過長時間曝光而拍攝的弱光攝影,顯然給了我們一種異於真實的眼睛所能見的現實。那麼,怎麼用才能拍攝好弱光攝影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

  弱光攝影注意事項1、穩定相機

  影像不清晰是弱光攝影最常見的問題。原因非常簡單,就是弱光條件下,相機快門速度慢,相機不穩而導致影像虛化。所以當環境光線不夠明亮時,首先就是想方設法地讓相機保持穩定。這一點在風光及建築攝影中尤為重要。讓相機穩定的最佳方法就是使用一支穩定的三腳架。通常來說,三腳架越重,穩定性越好,但攝影者的負重也必然隨之增加。沒辦法,追求品質必須得有所付出。假如你圖輕便,沒有攜帶三腳架,那麼也有其他可以讓相機穩定的方法,比如將相機放在地面或者安置其他穩定的物體上進行拍攝,不過視角的限制會讓你的構圖難以隨心所欲。所以對於有著風光攝影目的攝影人來說,背上沉重的三腳架是最好的選擇。哪怕只有一張驚豔的高品質弱光作品誕生,你都會為自己攜帶了三腳架而感到幸運。此外,需要提到的是許多相機及鏡頭都有防抖功能,防抖功能可以在低於安全快門速度的情況下,拍攝到相對清晰的照片。比如索尼A7RII相機的5軸防抖功能,據悉可以達到比安全快門速度低4.5級的能力,這對於手持相機在較弱的光線下拍攝來說,可以有效提高成功率。

  弱光攝影注意事項2、運用高感

  弱光攝影,提高感光度的方法也非常有效。因為提高感光度便可以讓快門速度得到提高,甚至能夠讓我們手持相機拍攝到頗為清晰的照片。儘管感光度越高,噪點越明顯的道理誰都知道,但是仍有不少影友把握不好感光度的設定分寸。因為不同相機的高感光度表現有所差異,有的超過ISO 800,畫面就會爆滿噪點,有的設定到ISO 6400,仍然畫質細膩。所以運用高感光度進行弱光攝影時,必須要對自己相機可以接受的感光度範圍非常明晰,這樣才能獲取到既清晰又相對細膩的影像。如今的數碼相機在高感光度降噪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步,但是這並不代表高感光度可以通吃一切弱光拍攝。不同的裝置有著不同的作用,比如高感適合在弱光環境下對人物進行抓拍,如果是拍攝風景,那麼還是支上三腳架,並選擇較低的感光度去品味弱光中的豐富細節與光影吧。

  弱光攝影注意事項3、選擇曝光

  在風光類的弱光攝影中,有經驗的攝影師常用手動曝光實施拍攝。因為手動曝光不僅可以用光圈來控制景深,掌控整個畫面的清晰範圍,還能夠以合適的快門速度來表現移動物體的動感。當然,也可以利用光圈優先配合曝光補償的方式來實施曝光,比如拍攝燈光燦爛的都市夜景時,可以用小光圈,使燈光呈現出放射狀的線性光芒;使用大光圈,則可以使高光點呈現朦朧的光斑。此外,如果在旅行中想輕鬆地手持相機拍攝夜景,可以試試手持夜景模式,相機可以連續拍攝多張影像並進行疊加計算,以生成一幅較為清晰的低噪點影象。目前的許多無反相機都具有這種方便的功能,不過手持夜景模式並不適合拍攝處於動態中的主體。

  弱光攝影注意事項4、曝光補償

  弱光攝影通常選用中央重點測光。由於整個畫面以深色為主,根據白加黑減的原理,在中央重點測光的基礎上,再減少一至兩擋曝光拍攝,之所以減少曝光補償,是因為長時間曝光按照測光表的中央重點測光結果很可能將夜景拍攝得猶如白晝,失去弱光攝影應有的氛圍。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方法可以得到曝光合適的效果。如果想要獲得更佳精準的曝光,不妨先試拍幾張照片後,並通過液晶屏回放後再進行曝光調整。如果光線太暗,可用相機的最大光圈進行測光,如果機內測光表仍無法給出可供參考的讀數,就要調到手動模式,用B門或T門拍攝,估計曝光時間,B門拍攝需要使用遙控器或快門線,以保證相機穩定。

  弱光攝影注意事項5、把控色溫

  清晨、日出、日落、夜晚這幾種常見的弱光條件下,光線中的紅、藍光比例都在不斷地變化。如果使用自動白平衡,相機會對弱光環境下的色溫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使照片失去弱光應有的獨特色彩。所以弱光攝影最好選用日光白平衡,日光白平衡就像我們過去最常用的日光型彩色膠捲,能夠很好地凸現弱光環境中豐富的色溫變化,無論是清晨中的藍調還是日出時的暖調,都能夠很好地呈現出來。如果拍攝RAW+JPEG格式照片,日光白平衡的JPEG照片也可以作為後期色彩處理的重要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