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飲食手抄報

  辣椒不但富含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可以抗癌的辣椒素,以及具有增進食慾、增加能量消耗、促進血液迴圈、暖胃驅寒等多種功效。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_飲食手抄報資料,供大家閱讀和參考。

  圖片欣賞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圖片4

  圖片5

  資料1

  吃辣椒有益健康,但吃辣過度隱藏危機

  吃辣本質是在感受疼痛

  嚴格意義上講,辣是一種輕度痛覺,並非是一種味道。

  每吃一口辣椒,腦部都會以為有痛苦襲來,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持續不斷釋放出的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人的壓力也隨之得到釋放,這正是人們吃辣後產生“快感”的原因所在。

  人們在吃辣椒時,味覺感覺細胞接觸到辣椒素後會更敏感,從而能更細膩地感覺到食物的美味,所以很多人在沒有食慾時,只要吃點辣椒,慢慢就會胃口大開。

  適量吃辣椒對人體有一定的益處。首先,辣椒富含多種維生素,包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K、胡蘿蔔素、葉酸等;其次,辣椒含有鈣、鐵等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

  青椒和甜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尤為豐富,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而紅辣椒中獨有的類胡蘿蔔素在人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有保護視力、滋潤面板的作用。

  辣椒中的辣椒素還有助於降低心臟病、某些腫瘤及其他一些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慢性病的風險。

  放縱吃辣隱藏健康危機

  快節奏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味蕾,曾經只在潮溼陰冷的四川、湖南、湖北等地流行的重辣口味如今快覆蓋了整個中國版圖,但放縱吃辣的背後著實隱藏著健康危機。

  過度刺激食慾,容易使人超量飲食,甚至是暴飲暴食,從而引發肥胖、三高等問題。一般廚師做菜 “逢辣必鹹”,為了中和辣味,需要增加用鹽量,這也是川菜口味較重的原因。而過辣、過鹹的重口味飲食會間接誘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同時,大量食用辣椒素含量高的辣椒,會使消化液分泌過多,引起胃腸黏膜充血、水腫、胃腸蠕動劇增,可引發胃炎、腸炎、腹瀉、嘔吐等,更不利於消化道功能的恢復。

  在辣椒素的刺激下,痔瘡甚至可能惡化為肛門膿腫。

  微辣才是利於健康的首選

  2015年《英國醫學期刊》發表一篇對49萬中國人隨訪7.2年的佇列研究,研究發現:每天吃辣的人比從不吃辣的人總死亡率低14%。每天吃辣是有好處的,那每天都能吃很辣嗎?

  營養專家建議,如麻辣火鍋這些重口味的餐飲需要控制頻度,一個月吃一到兩次是可以接受的範圍,如果天天吃肯定犧牲健康。而對於嗜辣如命的人也應該慢慢改變口味,可以先從麻辣降到中辣,再到微辣,堅持微辣水平,就會對身體利大於弊。

  資料2

  玉米減肥攻略 甩肉降壓又抗癌

  玉米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潤腸道排腸毒,從而達到瘦小腹的效果,而且膳食纖維在腸道里會膨脹,增加你的飽腹感。另外,玉米所含的鎂元素也有利於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洩。玉米鬚則有利尿功效,能夠消除身體水腫,想減肥的你也可以煲湯來喝哦。

  1、傳統白玉米

  傳統臺灣風味,糖分1-2%,較常用來烘烤、烹煮。近2年,臺南區農業改良場為提高白玉米品質,推出臺南22號白玉米,果皮薄,口感好、風味佳,玉米粒粒飽滿,外觀上也變漂亮了。

  2、甜玉米

  a、普通甜玉米:目前臺灣比較少栽培,糖分約為4-6%,通常作為食用罐頭的原料,與飼料用玉米相比較,甜度較穩定,即使儲存數日後,也能保持收穫時的甜味!

  b、超甜玉米:一般稱甜玉米,糖分約10%以上,是甜玉米的2倍,可以整支吃,也可加工食用。臺灣也推出黃白相間的白玉米,口感佳、果皮薄,糖分約在17-18%以上,專外銷日本!

  3、糯玉米

  有白糯米、黑糯米***紫色玉米***2種,帶有糯性,糖分約在1-2%,通常都用來作玉米粉。

  4、飼料玉米

  糖分少,主要將玉米穗餵食豬、雞、鴨。

  5、青割玉米

  糖分少,在玉米穗尚未至乳熟期時,便整支提早收割,專門餵食乳牛,以提高牛奶風味,增加香味。

  玉米:排毒治便祕的最佳選擇

  日本專家表示,玉米的根及果穗外皮富含屬難消化的非水溶性食物纖維,能刺激腸壁、幫助排便、整腸。有便祕問題的人,1天1根玉米,當晚餐、當點心,暢快排便最有效!玉米的食物纖維100g/ 4.6g,還比甘薯的2.4g多上將近2倍。排便次數增加,量也增加,能將體內吸收的毒素與致癌物質,隨著排便一起排出,減少吸收的量。排便量順暢,排便量增加,自然就能告別臃腫的小腹啦!另外再告訴你1項好訊息!即使是罐裝、冷凍的玉米加工品,也不會降低排便效果。早上使用罐裝玉米醬做湯的料理,晚上則用玉米粒與主菜做搭配,這些都是活用加工玉米的方法!

  健康玉米,降血壓、抑制癌症

  金黃色玉米不只可以瘦身,對於健康而言,也是一等一的好幫手喔!玉米的果皮,富含水溶性食物纖維,是降高血壓的得力助手。水溶性食物纖維100g含0.6g,和非水溶性食物纖維相同,大多存在於果皮部份,除了有整腸作用外,降低血壓的作用也被證實囉!經過動物實驗後,也確認玉米中的水溶性食物纖維,能抑制飯後血糖上升,降低膽固醇。玉米還被發現含有肝糖,有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症的作用喔!一般來說,1天只要攝取1g以上的肝糖,對健康有很多的助力,罐頭中的白濁色的湯汁越多,肝糖所含的份量也越多,1罐240g的玉米,就含有約10~20g的肝糖!研究顯示,罐裝玉米中的肝糖可提高免疫力,抑制癌細胞生長。肝糖富含在牡蠣、海扇等魚貝類中,而罐裝玉米240g的成份中,就約有相當10~20個牡蠣的肝糖量。晚上食用半瓶罐裝玉米***約150g=1根***,即可促進早上規律的排便。對於總是為便祕所苦的人,玉米等於是天然,且立即有效的便祕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