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野蠻生長有感範文
《野蠻生長》認為時間是“二律背反”***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為正確的兩個命題之間的矛盾衝突***的。以下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篇一
第一次以前聽說萬通六君子還是較早的事情了,不過也沒怎麼放在心上。只是覺得馮侖的名字有點怪,然後裡面有個很厲害的潘石屹。
年前逛噹噹時看到這本書,很好奇,買了下來。
看了,挺好的一本書。主要寫了他在做企業過程中的一些認識吧,同時是他的人生觀、價值觀的一個系統的介紹,很深入。覺得很新鮮、很受用,因為就我目前來說,還沒有確立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也為我這一階段帶來了很多困擾,自己也曾下決心去好好思考這個問題,這本書給了我很多啟示。
這本書裡面首先都是講企業,然後再逐步引入到個人身上,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將企業與個人是做過對比思考的,也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的這種想法是他多年經營企業的心得吧,同時也可以給這段時間段創業的人的一些啟示。從這本書開始就可以明顯的感覺到他的一種性格:他坦承,沒有一般人的那種做作,首先就說了萬通在原始積累階段的一些原罪,這個觀點我確實是最近才聽說,可能在業內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事情了,但是他敢於在自己的書中說明此事,多少還是說明了他對這個問題的重視以及他覺得沒有必要避開這個問題。
裡面有很多觀點我沒有聽過的:比喻說賭博、投機與投資的關係,他認為最重要的區別是時間,呵呵,很新鮮,但是感覺說的很有道理,的確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投機心理太多了不肯長時間的投入、不斷的質疑自己、不斷的改變方向等等,但是我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可以說對我多少也是一個警醒。說到時間,他的很多觀點於此有關,如偉大:是在正確的時間、地點和一群正確的人投入時間做一件平凡的事情;確實有點意思!還有一些是關於自由的論述,以及自由與幸福的觀點。可以說他的整個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已經很明確了,他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走下去,而不像我們在中的很多人做事情之前還要花很多時間去思考自己做的事情是否正確,最後白白浪費了很多精力和時間,機會也不知不覺溜走了。
想寫的有很多,但是又覺得很難完全表述出來,感覺他的那套很有體系的做人方式和理念一下子還真的很難完全理解和轉述,只有自己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慢慢體會了。
篇二
總體上講,馮侖是一個比較真實的人。整本書語言風格一致,除了不方便直接說的,說的都是自己的真實想法。看《野蠻生長》,如同與一位熟人聊天,他聰明、睿智,侃侃而談,透著成功後對自己經歷的那股自信。他與我們聊了16個話題。“原罪”,那是馮侖率先貼在民營企業家身上的標籤,自然地,他從這種話題開始。資本金不足,當時法制的不健全,市場的不完善,如果用現有的法制去追溯過往的行為,民營企業家的“第一桶金”很多都說不清。難了之事不如以不了了之吧,馮侖這麼說,我也同意這個觀點。“合夥人”的話題,當初的六兄弟也好,“6+2”也好,他們打死不做“太平天國”,最後選擇以“江湖方式退出,商人方式退出”。分家難哪,父母不在兄弟之間分家更難。大哥大度一些,分家時吃點虧,方能讓兄弟間的情誼還在。有所失方有所得嘛,沒人喊大哥了,出門打出租,反而一身的自由。對主持萬通合夥人的分家,馮侖多年之後還很是津津樂道。第三個話題是“流變”,他回顧了民營企業的三個發展歷程。“投資”、“管理”、“金錢”,他也娓娓道來。錢是是非人在是非地玩的是非物啊,遠離錢就是遠離是非。從商20餘年,他有太多的感觸。回顧自己處理第一筆現金回扣,回顧朋友老闆的朋友下屬來向自己要現金回扣,回顧“犯事”的朋友請求自己的幫助,回顧貪得無厭的官員明目張膽的索賄……“錢的是非多啊”。“政商關係”、“關係”更是他作為一名有文化的商人的感悟。他堅信“631”規律。第一條規律是,你能開口借錢的親朋好友不會超過10人,你常來往的人不會超過30人,你一生值得去經營的關係網不會超過60人。第二條規律是,做生意,6成是基本面,受法律制約;3成是商業利益,最後必須留一成給“人情”。馮侖算了一筆賬,下屬的忠誠,熟人的成本,行賄的成本,長久地看,都會遠遠大於其帶來的收益。所以他的信條是“守正出奇”。他還談了“偉大”,談了“企業公民”。他還談了王石和牟其中,兩位他非常熟悉的、不同時期的民營企業家。談得很生動,尤其是牟其中,話不多,但栩栩如生。他還談了“歷史”、“幸福”、“女人”和“死亡”。他在往哲學家走,當然,目前他仍然只是企業家。
馮侖描述自己的兩段話,很有趣,相信也會很傳神。一句是“資本家的工作崗位,無產階級的社會理想,流氓無產階級的生活習氣,士大夫的精神享受”。一句是“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篇三
其實這本書放在我的書單裡已經非常久了,久到我壓根已經把它給忘了。只是在那個綿綿細雨的下午,那個昏昏欲睡的時刻,我百無聊賴,信手打開了這本書——然後頓覺“相見恨晚”。
乍一看,我以為是《激盪三十年》的企業家自述版,因為作者馮侖就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私企老闆。所以一開始談私企“原罪”的時候,我還是漫不經心的。多嘴一句,我異常厭惡“原罪”這個詞語及其代表的說法。這本來就是基督教為了斂財,從《聖經》中牽強附會來的——人類身上生而俱來的、洗脫不掉的“罪行”,是為原罪。所以快捐錢吧,捐了錢,你就能上天堂……
儒家一向認為“人之初,性本善”,哪有什麼洗脫不了的“原罪”。之後的道路,是成為聖人還是淪為草寇,全靠你自己去走。更別提拿“原罪”做藉口,為自己的墮落找原因。
啊,扯遠了。
那我是從那一章開始覺得,這本書精彩了起來的呢。
是從“投資”那章開始的。
馮侖認為什麼都能投資,但是最值得投資的有三樣:
1、時間
2、人
3、趨勢
《野蠻生長》認為時間是“二律背反”***指雙方各自依據普遍承認的原則建立起來的、公認為正確的兩個命題之間的矛盾衝突***的。時間既是生產資料,也是消費資料;既是投資品,也是消費品。而且互為排擠——作為生產資料的時間多了,那作為消費資料的投資品就少了。所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儘可能的做好一件專業的事,用持久、專業的態度來對待,就會收穫很多金錢,並節省出很多時間。這些時間就是投資回報了,可以用來消費,比如畫畫、唱歌。
人則是另一樣值得投資的東西。以下幾個方面,是可以投資的地方:
·人的才能
·人的政治前途
·人的關係
“寧大一口井,不挖十個坑”:正常情況下,一個人一生的關係人是10-30-60。在危難的時候,能借錢的物件不超過10個人。包括親戚、朋友和父母。再上一層就是經常打交道,能做點事兒的,不超過30個人,還包括前面的10個人。最外一圈所謂的熟人,也就是打起電話來能記住這個人,可能很長時間沒見的朋友,最多60個人,還包括前面說的30個人。
投資趨勢,就是看清了趨勢,並且做了準備,所以當事情真的如意料中發生了,成功也就來了。這方面,我會有心得。太陽底下無新鮮事,要看準趨勢,就要了解歷史,所謂以史為鑑,博古通今。
接下來的幾章,雖然沒有投資這章讓我驚豔,但是卻讓我越看越感動。我已經很久沒有看到這麼“正”的書了。它在不停地告訴我:做好人,做好事,沒錯的。更讓我敬佩的是,馮侖先生就是這麼身體力行的。所以他的字裡行間,那種自豪感掩都掩不住。
所以,這本書我看的很愉快,它和我的價值觀那麼吻合,並且還十分斬釘截鐵的告訴我:就該這麼做,沒錯的,瞧,我就成功了。因此這本書我會放在床頭,當做心靈的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