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經典的親情勵志書籍推薦

  親情是人類骨子裡最深刻的羈絆,永遠能打動人最敏感的那根神經,關於親情的書籍有很多都是經典。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推薦的超經典的親情勵志書籍,歡迎參閱!

  經典的親情勵志書籍

  1.《思家小館的晚餐》

  作者:[美] 安·泰勒

  推薦理由

  聚散離間,親情,婚姻,責任……無論多庸常的生活,字裡言外,流動的是那久違的親近,與那無法磨滅的愛。優雅精緻,透明緊緻,安泰勒的文字、情感處理真太好了。

  內容簡介:普利策獎得主安·泰勒代表作,《思家小館的晚餐》描述了圖爾一家人的故事。全書從圖爾太太臨終時的場景寫起,緊接著倒敘了圖爾夫婦從戀愛、結婚到男主人貝克·圖爾離家出走的經過,而之後主要描述了圖爾太太和三個孩子在四十年間的生活。故事的每一章都從某一位家庭成員的個人角度出發,以不同視角來敘述幾位人物在幾十年間的發展,也反映出不同的人對於同一件事的各自不同的看法。說借對生活瑣事的記錄,寫盡了每個人在家庭生活中的無奈和壓力。

  2.《寶貝,寶貝》

  作者:周國平

  推薦理由

  推薦給所有初為父母的朋友。寶貝,寶貝,這個何其可愛的詞重疊的在心中迴響,如同一個最溫柔也最深沉的旋律。

  內容簡介:當年的《妞妞》,以哲學的悲慟感動了無數人,幾乎所有的父母都不忍卻又忍不住去讀她;此次《寶貝,寶貝》描寫的就是妞妞的妹妹——啾啾的故事,哲學家、文學家周國平在經歷中年喪女又老年得子後多年的思考與積澱,記錄了女兒在七歲前的成長過程中的父愛、哲思和父女親情。女兒,就是書名中第一個“寶貝”的含義,是小愛,養育小生命的過程是最寶貴的人生經歷,特別是生命早期的精彩紛呈及幼兒的心智成長是最奇妙的精神現象,這就是第二個“寶貝”。書中文字交織著一位父親對女兒的深情和自然流露的哲學大師風範。

  3.《四十九日告別》

  作者:[日] 伊吹有喜

  推薦理由

  人生總有著不同的東西來將其填滿,若能作為溫暖的力量佔據某人的片段,人生便是完美。像最後熱田讓百合子努力邁出自己心中的一步,人生該用力地生活,然後告別。

  內容簡介:《四十九日告別》是日本作家伊吹有喜創作的一部小說, 依靠“四十九日生活處方”,我們這個瀕臨崩潰的家庭重新凝聚,邁向新生。普通主婦乙美驟然辭世,丈夫良平一蹶不振,女兒百合子也在此時失婚回到家中,熱田家亂作一團。忽然間,人們發現乙美留下一本手繪的“四十九日菜譜”,記錄了日常生活的種種智慧。她更在其中交待身後只舉行一場七七宴會,做出菜譜中的料理與大家分享。一本繪滿生活智慧的小冊子、一場未知的奇特宴會,將帶給瀕臨崩潰的熱田家怎樣的奇蹟?

  4.《致女兒書》

  作者:王朔

  出版社: 人民文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

  昨天看了王朔的《致女兒書》寫到他反抗他爹,年紀大了還和他媽吵架,心裡說不出的滋味。王朔把這種子女對父母的愛恨寫得特別入骨,特別痛快。

  內容簡介:《致女兒書》是王朔對女兒關於自己家庭、血緣、歷史和個人情感的真實敘述。它原本是一個相當私密的文字,是當遺書寫的,準備要有個萬一可以給女兒一個交代。他要告訴女兒咱們家是什麼來歷,你的爸爸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內心深沉的歉疚和痛苦……在書中他細緻地告訴女兒什麼是正確的世界觀,拳拳的為父之情漫洇紙上。

  5.《最後的歌》

  作者:[美] 尼古拉斯·斯帕克思

  推薦理由

  一首悠長而溫情的歌,448頁在結尾時仍覺得戛然而止。斯帕克思果然是描寫細膩感情的高手!

  內容簡介:離婚的鋼琴教師史蒂文獨居海邊,越來越感覺到錯過了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對孩子和家庭的愛。家族遺傳的胃病一直困擾著他,他知道自己已時日無多,希望在他最後的日子裡他的孩子們可以陪他度過。最後他用他自己的愛和寬容的化解了他和孩子之間的誤會,又重新得到了孩子的愛。在他彌留之際,他的女兒寫完了他那首沒有寫完的曲子,並彈給他聽。那是他們最後的歌。最後,他發現有時人生就像一首歌。

  關於親情的書籍

  1.《天氣》——賈平凹

  《寫給母親》收錄在此散文集中

  最印象深刻的是賈平凹的《母親》,也是極力推薦大家讀的。當時上大學第一次讀到這篇文章,那時剛上大一,從未離家的我讀到母親的篇章時,才體會到一個家最重要的人就是母親。在身邊時時刻刻能感受到溫暖,也未覺什麼。但是離家後,才發現那種關愛是多麼的溫暖,是多麼的珍貴。前一陣子,朗讀者一集為斯琴高娃老師朗誦《母親》這篇文章,不禁潸然淚下。已為人母,才知道為孩子的付出是自發的,可以說一心繫在他身上,才體會到“養兒方知父母恩”、“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他們老了,能讓他們享天倫之類,便是最大的報答。也警醒現在很多年輕人,以工作忙為由,很多父母該盡的義務都讓老人承擔了。想想父輩們又是工作,又照顧家庭,甚是慚愧。

  2.《我們仨》——楊絳

  楊絳先生在丈夫和女兒相繼離世後寫的這篇簡潔而沉重的回憶錄,有溫情有悲慟,“我一個人思念我們仨”、“願我們這輩子只有死別,再無生離。”每一句都飽含真情,謙遜樸實,感同身受,無不為之動容。希望我們能好好珍惜身邊人,趁還有時間還有機會。

  這本書以夢境的形式講述著離別。看過之後,你會發現原來生活還可以這樣過。閒時一起探險,困境時還能一起讀書工作。楊絳先生在92歲時,居然還滿懷著思念,大腦清晰,字字有情。每一句都有著濃濃的思念之情。

  這本書中,有著愛情最好的模樣。

  如果你想知道,什麼是愛情最好的模樣,那麼你可以看看這本書。

  適合小孩看的親情書籍

  《目送》——龍應臺

  龍應臺的三部曲之一,漸漸的你就會明白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便是目視你離去而那個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溫情暖心。尤其是龍應臺母親老年痴呆,坐在站臺等人接她回去。女兒就在她面前,她卻認不出來,執意要等女兒接她。還記得女兒的小名。這本書我看哭了。

  年輕的時候都在追求名利、財富、地位,直到中年以後,處在一個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既是日漸消瘦的父母眼中的兒女,又是羽翼漸豐的兒女眼中的父母。面對父母慢慢花白的頭髮與兒女將要遠行的訊息,才發現這才是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曲終人散之際,卻沒有能力將他們挽留,只能看著他們的背影漸行漸遠,這一刻深切體會到朱自清先生筆下“背影”的含義——不必追。人生這一輪迴,父母兒女一場,好好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