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江南的隨筆美文

  喜歡在煙雨濛濛的江南中,感受詩意的浪漫。在波光瀲灩的水邊,細數著歲月風留下的斑斕,婉約的江南,細雨芊芊,枕河漫漫,小橋流水人家。下面是小編向各位推薦的,希望對各位能有所幫助!

  篇一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此番美景,最美莫過江南水鄉。

  江南景美。

  幾條小河,潺潺悠悠,緩緩流過。房舍,鱗次櫛比,古香古色。棵棵柳樹,站在江岸生長,煙雨朦朧中,柳葉綠得發亮,閃動生命活力。水鄉黃昏,夕陽金輝,給青磚白瓦蒙上紫黃色薄紗。

  江南人亦美。

  裝飾古樸小店,門廊間,風鈴叮咚作響,櫃檯後,一名婦女端坐著,青衣藍裙,長髮披肩,帶著朦朧安靜,給人煙雨江南印象。見我進來,老闆娘抬起頭,越發嫵媚,笑容可掬,介紹名勝古蹟,交代遊覽線路,推薦熱鬧街市。就好似拉著自家閨女閒談,絲毫不在意我是一個異鄉人。

  江南氣候更美。

  水鄉的雨並不大,如綿綿細針,恣意地下,小城籠罩在雨露紛飛中。傘呢?不在乎。江南的雨是淑女的雙手,柔和的,並不刺骨。站在雨中,多了分煙雨江南的味道。水漲上,托起漁船,卻是擋不住作揖人的前行。

  水鄉的天晴。太陽初升,染紅清澈江水,小花攝入鏡頭,露水定格在花瓣上,晨光中紅豔如火,盡情燃燒熱情。忽地,千年詩人腦海裡的景象復活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猶有記在水鄉,小街傍河,人家依水,木欄花窗,游魚戲水。聽嫋嫋漁歌,小城故事,時光嚶嚶啼啼;看月盈月缺,日出日落,細數日子流逝。生活好不愜意。我不禁痴想,千年前,我是江南一棵柳,戀著河畔,江水如鏡,對水梳妝;千年後,我是水鄉一朵花,伴雨而開,沐陽而燦,笑容盡展。只願成為水鄉風景的一處。

  古人,“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江南水鄉,亦讓今人發痴!

  水鄉景美,人美,生活更美。“能不憶江南?”

  篇二

  優雅溫婉的江南魂牽夢縈了古老的中國。

  ——題記

  我出生於美麗的江南。漫步在靜謐古老的青石街上,行走在潺潺流水的河畔,穿過結實灰白的小橋,我閉上眼睛淺淺的嗅著江南柔和沁人的味道。

  江南的味道涼涼的。

  我是清晨穿透霧氣籠罩的小橋的婦人,柔若無骨的手指擺弄著猶帶水珠的菱角;我是清晨身處薄薄霧氣的河邊的洗衣姑娘,修長的手指掠過涼涼的河水,水波漫過白皙的手臂。

  江南的涼沁人心脾,那涓涓流淌的小溪淌過人家門前,洗白了青蒼的牆角,激起涼入肺腑的水花,湍急地流向更遠更開闊的前方。

  江南的味道涼涼的,洗去了空氣中細微的塵埃,磨去了我們堅毅強勢的稜角。

  江南的味道暖暖的。

  太陽橙紅溫暖的光芒刺透朦朧的霧氣,照亮了青牆紅瓦下嶄新的一天。

  我是門前玩弄螞蟻的孩子,蹲在枝椏下看著陽光從樹葉間傾瀉而下,在不平坦的路面上投下耀眼的光斑;我是階上閱讀報紙的老人,沖泡著一杯醇香的茶直至恬淡,翻看著一份嶄新的報紙直至泛黃,舉下這一盤象棋直至耄耋之年,享受這一束午後的陽光直至夕陽西下。

  江南的暖流入心田,午後的貓咪慵懶的躺在屋頂,眯著針一般的瞳孔剪輯著縷縷流光,張望著屋簷下玩耍在弄堂的孩子。

  江南的味道暖暖的,陽光鋪灑在灰白的屋瓦上,抹綠了牆角節節攀升的爬山虎,照暖了我們被風吹冷的臉頰。

  江南的味道靜靜的。

  當夕陽收斂去最後一抹餘暉,當老人拄著柺杖蹣跚的走進裡屋,當孩子被母親的晚飯催促著回家,當貓咪弓著背跳下屋頂。

  我是那一缸迎風搖曳的荷花,月光下更顯風流優雅;我是那晚風中婆娑舞復躚的綠葉,落入池塘擊起空蕩的回聲。

  江南的靜深入骨髓,銀白色的月光如水銀般在空中跳躍,凌溫婉流淌的河水,月清風搖擺的荷葉。

  江南的味道靜靜的,幽藍色的夜空催人入眠,安撫著我們孩子般的心靈。

  高雅柔和的江南緩緩地從歷史中走來,嬌巧的姑娘也蛻變成風綽的婦人,涓細的小溪也流淌成為洋洋的大海,小缸的荷花也繁衍出滿塘的荷葉。

  我穿過木雕的迴廊,踏過青苔佈滿的弄堂,叩敲著已開裂的黑色木漆大門,嗅著江南溫和柔美的味道。

  篇三

  多情的江南,讓多少文人墨客魂牽夢饒。難怪鄭愁予會說:“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滿腔的愛戀竟賦予那出水芙蓉。江南的味道是香醇的。恰似那一潭浸著蓮花的水,空靈的清爽,能說這水是藏著“淤泥”的呢,要是這樣,怎能孕育這醉人的蓮——這超俗脫塵的精靈?

  江南的味道是情書的甜味。

  撐一把由紙傘,走入戴望舒的雨巷,江南的女子何曾沒有丁香那樣的愁怨。“徘徊”在“寂寥”的雨巷,我逢著這樣的姑娘,把心煩的愛戀隱藏,卻沒有把話向她傾訴說,“姑娘呀,你可知道在這悠長的雨巷裡,一個小夥子望著你的身影等待又等待。可是最後終於與你擦肩而過,我就是那個小夥子,那個過客。”

  江南的味道是初戀的味道。

  點一盞明亮的油燈,那瓦礫房中的母親,要給臨行的兒子編織一道思念與期盼。她把“意恐遲遲歸”的掛念,用手中的一針一線穿引出來。“母親呀,你指間拴著薄薄的布,那上面浸出了你紅紅的鮮血。勿掛念,你知道遊子在異鄉過得好嗎?”

  江南的味道是離鄉的痠痛。

  我走上江南的橋頭,看船篷裡的琵琶女抒唱一曲悲歌,唱她的身世,唱她的怨恨。“琵琶女呀,你的絕唱令詩人的心靈悸動,撩撥琴絃的柔指間,我聽出了悲情。我對你賦予多少的憐憫,可是終究無法挽回你的命運……”

  走遍江南,嘗人情世故的千滋百味。江南從來都是情感的聚集地。看浮雲般的人生,望江南,江南的味道是什麼?甜還是苦?那應該是詩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