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濃濃的鄉情故事隨筆
編者按:在那遙遠的故鄉,有我們最可愛的母親在那裡等著我們。不管路途多麼遙遠,都要回家。
回老家,我的一份濃濃的鄉情
鄉情,是我的一個至真至誠的情義,也是我的一個十分溫馨的情懷。
1.
我的鄉情是十分濃郁的,每隔二三天就要回一趟老家,看看年邁的母親,陪老人吃吃飯,說說話,聊聊天。 母親今年七十三歲,頭髮花白了,背也有點駝了,不過身體還算硬朗,每天家前屋後照看著,呵護著……
只要提到父親,母親就十分高興,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幾歲,因為父親在母親心裡就是天,雖然父親已經走了十一年。 老屋,還有兒時的小夥伴,有時會進入我的夢鄉,帶著甜甜的笑意,還帶著欣欣然。十二歲那年,我讀小學五年級,那時的孩子懂事早,即使父母不交待不督促也是搶著幹,割草餵豬種菜澆水做家務,到了農忙就是撿麥穗或拾稻穗。放了暑假,我開始幫助父母甩磚坯做小瓦,由於那時年齡小,用力過度,甩磚瓦又是重體力勞動,右肩膀一根筋不知怎麼的就拉傷了,舉手就疼,後來也不知過去了多少年才慢慢恢復了。入秋後,我到朱家橋中學讀初中一年級。
1980年春,家裡易地建了四間寬敞明亮的大平房,清一色水泥桁條、望板磚瓦房。從此,我們一家子更是全力以赴甩磚瓦,辛辛苦苦燒了八年小窯,做了十年秦磚漢瓦,***5月22日我家出宅建了六間二層樓房,母親高興地說:“兒呀,這一次我們總算跑到人前去了。”
說到如今幸福生活,母親不無感慨道:“那時候小孩也苦啊,讀書之餘還要幹活,不過也鍛鍊了孩子們。”
2.
回到老家,我經常去鄰居家串門,大夥坐在一起拉拉家常,或聊些趣事,享受一下國人特有的休閒方式。 丁家是東鄰,丁叔做裁縫,丁嬸在鄰村社辦企業擋車織布,家裡收入微薄,供兩個兒子讀書確實不容易,說家境清苦一點不為過。十來年前,我曾對丁叔丁嬸說:“兩個兒子是你們的希望,只要好好培養,鯉魚早晚跳龍門,就讓兩個孩子書包翻身吧。”
苦了幾年,丁家兩個孩子倒是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大學都順利畢業了。大兒子現在北京工作,買了房成了家,小兒子在張家港一家知名食品公司主管經營,今年也成家了,現在兄弟倆事業有成,可謂發達了。
丁叔丁嬸很是感激我,多次說若非我當年鼓勵,兩個兒子早就不讀書了,根本不會有今天的好日子。 3.
說到以前經濟困難,有一次我與丁叔聊到了搭會***江南叫搭會,沙上叫糾會***,一種民間集資方式,鄉里鄉親互助一下,找幾個要好的,湊上一些錢,定個規矩,一年碰四次頭,頭會請客先收,再搖號輪轉,幫助有困難的鄰居度過難關,這可是一份濃濃的鄉情啊!
當年我家建了四間平房,母親說之前添過幾屆會,那年正好收了一個會,賣了三隻大豬,把錢湊攏了,還到親戚家借了一些錢,否則,房子是造不起來的。
在民間,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搭會,卻是救了不少人家的急,甚至改變了不少學生的前途和命運,不過現在條件好了,已經很少聽到有搭會救急的了。
3.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2006年我在後塍鎮上購置了一套商品房,這可是小康生活的標誌。2013年10月1日搬家時,女兒帶了一桶水,是從老家井裡打的,說是風生水起,我感嘆女兒長大了。到了新家,女兒問我帶了什麼,我給她一馬夾袋泥巴,是我在老家門口菜地掘的,笑言鄉土養花好,母親微笑道:“土生萬物,別忘了老家是我們的根。” 這幾年,我一直住在後塍街上,但每隔二三天就要回一趟老家,看看母親,走走鄰里,與他們拉拉家常,已經成了一個習慣,假如幾天不回去,心裡就空落落的,好像少了一個什麼東西似的。 2016年,老家——嚴王家巷已建成江蘇省美麗村莊,然而人們在家前屋後種菜沒有變,鄰居串門沒有變,大夥拉家常也沒有變,鄉下就是這樣淳樸和厚重,就是這樣令人思念和回味……
回老家,這可是我的一份濃濃的鄉情啊。
作者:高龍興
公眾號:南粵作家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