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上冊第五單元作文

  作文在中考試卷中的分值是60分,佔總分的46%。在初三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如何有效提高作文成績就成了初三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初三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的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

  錢,多少人夢寐以求得到的東西。

  ——題記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有它的好處,也有其壞處。比如說上網,你可以利用網路充實自己,學到很多課外知識;但某些人也有可能上網接觸了一些不良資訊,因而走上了不歸路,既害了別人,又害了自己。所以說,我們要理智地對待生活中遇到的一切事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身處二十一的今天,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對物質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為了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金錢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人們對金錢越來越嚮往。有些人為了得到金錢,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地通過自己的勞動和智慧來賺取合法的錢財;可有些人卻為了得到金錢,挖空心思地去偷去搶;還有些人為了得到金錢,而利用自己手上的權利,去貪汙受賄,觸犯了法律……金錢可以提供良好的物質條件,給人們帶來富裕的生活,它也會導致我們誤入歧途。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無論面對什麼,只有我們自己才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所以說,命運是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貝多芬也曾說過:“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

  那麼,面對金錢,我們到底該怎麼做呢?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那為什麼有些人卻為了得到這“身外之物”而喪盡天良,迷失人性呢?金錢的誘惑確實很大,“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做什麼事不要花錢?有了錢可以買車,買房,買很多東西,金錢可以給我們帶來富裕的生活,所以人人都渴望得到金錢,而有些人就想通過捷徑來獲取金錢,害了自己。

  錢可以買到書籍,卻買不到智慧;錢可以買到藥物,卻買不到健康;錢可以買到娛樂,但卻買不到愉快的心情……所以凡事都不能勉強,錢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

  生活要的是幸福,這也不是物質可以給予的。記事你家財萬貫,那又怎樣?還得天天提防小偷呢。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讓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更上一個層次。

  二

  “錢”,這個字是值得大家永遠去探究。

  什麼事情都是有兩面的,而金錢也不例外。那麼金錢到底是天使,還是魔鬼呢?其實它既是天使又是魔鬼。對於那些潔身自好,不慕金錢的人來說,金錢簡直就是魔鬼。它會磨滅人的意志,令人深愛著它而不能自拔;而對於貪圖富貴的人來說,金錢簡直是最美的天使,不但能帶來榮華富貴,還能帶來榮耀和地位。世界上存在著這兩種人,所以金錢也存在兩種不同的詮釋。的確,有金錢未必不好,而沒有金錢又未必會好,有句說的好:“金錢不是萬能,而沒有錢就萬萬不能。”

  拿破崙曾擁有許多人夢寐以求的一切——榮耀、權利、財富,但他卻說:“我這一生沒有過一天快樂的日子。”而海倫——有聾友啞又瞎,她卻表示:“我發現生命是這樣的美好。”這又是有金錢未必好,而沒有金錢卻也一樣快樂。

  所以,不同的人的眼中對金錢的看法並不同,而怎樣才能正確運用、對待金錢呢?必須要有智慧的人才能正確對待。

  錢能做什麼?錢不能做什麼?錢能買來食物,卻買不來食慾;錢能買來藥品,卻買不來健康;錢能買來熟人,卻買不來朋友;錢能買來奉獻,卻買不來信賴。所以凡事都不能勉強,錢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對於金錢,我們得學會運用。王延江,他是一位農村黨支部書記,對錢有兩論:一是“人活著沒錢不行”,擁有百萬之富,單卻簡單樸素。二是“人不能為錢而活”,他把錢看的比棉花還輕,他對窮人慷慨相助,把錢都拿出來,把村變成了一個億元村。多麼偉大的人啊!

  對於金錢,我們得取之有道,用正當手段賺錢,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獲得財富,而不義之財終被奪,靠非法經營,非法手段賺錢,決不會有好下常

  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我們的靈魂更純潔,道德更高尚,境界和智慧更上一個層次。

  三

  現在社會上有許多不良現象,如:走後門、行車超速、貨運車超載等等,我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事實的故事。

  週末,我和爸爸乘坐巴士到奶奶家去。我們剛一上車就覺得氣氛不對。當這輛車開到車站檢票口,工作人員上車來清點人數時發現車上的人數與票根不符,車上多了1個人,原來售票員私自為她的一個熟人免了票,本來她想讓這個青年人先下車,等過了檢票口再上車,可能因為一時疏忽,漏數一張。檢票員問她;“怎麼少了一張票?”,售票員竟然指著我說:“那個小男孩很小,不需要買票。”然後又說了一大堆好話,最後還虛偽地說;“原諒我,下次一定不敢了。”我當時非常氣憤,恨不得把事情的真相說出來,但想想還是忍住了,車開出車站後,那個售票員居然還不高興地說了聲:“這人真麻煩。”

  好戲還在後頭呢,在出縣城的一路上,她不停的招呼人上車,車上已擠滿了人,她置一車人的安全不顧,還扯謊說“有位子,有位子,一會就有人下車!”對付路檢他們更有一套,乘交警正忙著,加快速度一下子衝了過去。

  這樣開了一段,又碰到一個需要乘車的人,車子停下來,那人把頭伸進來一看,說了聲:“這麼擠,沒位子了。”就在猶豫要不要上車。售票員連忙說:“有位子!那個小男孩起來,讓家長抱一下就可以了。”我心裡十分的惱火,明明我買了票,為什麼不能坐在座位上,可是,想想我必竟是小孩,“威力”不夠大,算了,只好“乖乖”地坐在了爸爸腿上。

  一路上售票員不停地招攬生意,有許多乘客因沒有座位不想上車時,她就會急切地說:“快上車,下站就會有人下車,一下就有座位了。”就這樣,她把一個又一個的乘客騙上車……我除了驚愕之外,不知該怎樣表達我的厭惡。

  這些事背後是發人深思的,你知道究竟是什麼在驅使那位司機和售票員做出那樣的舉動嗎?是金錢!可是他們有沒有算過,一條人命值多少錢呢?他們能為車上這些乘客的安全負責任嗎?我不知道他們在獲取高額利潤的時候,有沒有想過車上這些乘客的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