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伴我行手抄報的圖片怎麼畫

  文明是人人希望的,也是我們要做到的,我們要把文明之風發揚起來做一個文明的學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的圖片,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的圖片模板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1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2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3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4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5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圖片6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的資料1

  一、關於文明禮儀的名言

  1*** 仁之發處自是愛。——朱熹

  2*** 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3*** 世界上最廉價,而且能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項物質,就是禮節。——拿破崙·希爾

  4***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鄒韜奮

  5*** 一個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觀察的活動,我相信,他一定會在靈車上發現最愉快的表情。——喬·斯威夫特

  6*** 禮貌之風為每一個人帶來文明、溫暖和愉快。——諾·文·皮爾

  7*** 德必報,怨不仇。——趙謙

  8***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9*** 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10*** 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薩迪

  二、文明禮儀我先行

  中國,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遙遠的古代,禮儀就是古人學習的一項內容。作為龍的傳人,難道不應當像古人那樣學習禮儀嗎?

  現在,在高科技的生活中,禮儀,已被很多人忘記。試想,若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禮儀、蠻橫的世界裡,那會怎樣?

  就連丟紙巾這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在我們做來卻異常困難。瞄準垃圾箱口,準備,發射。進了還好,沒進,你就別在指望“發射人”在把它送進垃圾箱了。十字路口,正是紅燈。一邊的汽車,自行車,行人開始穿越,另一邊的則線上後等待。只見一位騎車男士左顧右看了一下,見沒有管制人員,便“嗖”地橫穿過去,看得周圍的人都替他捏一把汗。緊接著,又有一位男士徒步橫穿了過去,一個,兩個 … …越來越多的人“大模大樣”地闖了過去,視交通法規為兒戲,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難道他們都不怕死嗎?

  也許有些同學去過日本、德國等國家,其實不難發現:他們無論是過馬路,還是排隊,都井然有序。日本發生大地震,地震造成了至少100萬戶居民家庭缺水。3月13日,仙台有一地的排隊領水的照片引人注目,由於取水的人太多,於是安排在一個大操場上發水,在地上畫了一張“蛇”形圖,以便容納更多的人排隊取水,於是人們規規矩矩地排成了蛇形隊伍。我認為,我們應當向日本人學習排隊。

  當然,中國也有文明的人:一輛藍色的轎車呼嘯而過,只聽見傳來“嘭”的一聲,轎車把一個賣菜婆婆的菜筐給撞飛了,青菜、蘿蔔、菠菜灑了一地。轎車猛然停了下來,從車上走下了一個叔叔,走回來扶起嚇得目瞪口呆的婆婆,說道:“阿姨,沒撞到您吧?”“沒,沒撞到。”“阿姨,我們要趕時間,實在是對不起,您看這樣好不好,我留個電話給您,再給您一百元,你去醫院檢查一下身體有沒有受傷,如果很嚴重,你就打這個電話,告訴我您在哪,我辦完事就趕過去,幫您付醫藥費;如果沒有事,那您也打個電話給我道個平安,好嗎?”那位叔叔邊說邊拿出了錢包。“小夥子,把你的錢收起來,我不要你的錢,我也沒受什麼傷,只是麻煩你幫我做一件事好嗎?”“阿姨,您說,什麼事,只要我能辦到,我一定盡力而為。”“我不用你幫我辦什麼大事,只是我老了,腿腳不好,麻煩你幫我撿起那些菜好嗎,你看我行動那麼不便,等下在被別的車撞到該怎麼辦?”“可是,阿姨,我們要趕時間。”“小夥子,求求你幫幫我好嗎?這些都是我的血汗啊!”“可是……”這時,有從車上走下一個穿白色裙子的阿姨,對他們說:“哥,阿姨,你們別爭了,再爭兩邊都耽擱了;哥,我們還是把阿姨的菜撿起來吧,反正也已經遲到了,在遲到也沒關係了。”“那好吧。”當叔叔和阿姨幫啊婆把菜撿完,轉身上車走後,我想:如果,這個婆婆碰到是一位蠻橫不講理的叔叔會怎麼樣?是下車來問她要賠車被刮傷的錢?還是急剎車,然後搖下車窗伸頭出來破口大罵?但那位叔叔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走下車來賠個不是,然後在幫他把菜撿起來。

  文明禮儀伴我成長,就讓我們一起,創造文明校園,生活在禮儀世界!

  關於文明伴我行手抄報的資料2

  好書推薦:麥田裡的守望者

  主人公的經歷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強烈共鳴,受到讀者,特別是大中學生的熱烈歡迎。他們紛紛模仿主人公霍爾頓的裝束打扮,講“霍爾頓式”的語言,因為這部小說道出了他們的心聲,反映了他們的理想、苦悶和願望。家長們和文學界也對這本書展開廠爭論。有認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對生活的認識,對醜惡的現實提高警惕,促使他們去選擇一條自愛的道路;成年人通過這本書也可增進對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認為這是一本壞書,主人公讀書不用功,還抽菸、酗酒,搞女人,滿口粗活,張口就“他媽的”,因此應該禁止。經過30多年來時間的考驗,證明它不愧為美國當代文學中的“現代經典小說”之一。現在大多數中學和高等學校已把它列為必讀的課外讀物,正如有的評論家說的那樣,它“幾乎大大地影響了好幾代美國青年”。

  本書以主人公霍爾頓自敘的語氣講述自己被學校開除後在紐約城遊蕩將近兩晝夜的經歷和心靈感受。它不僅生動細緻地描繪了一個不安現狀的中產階級子弟的苦悶仿徨、孤獨憤世的精神世界,一個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徵,也批判了成人社會的虛偽和做作。霍爾頓是個性洛複雜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顆純潔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對那些熱衷於談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對校長的虛偽勢利非常厭惡,看到牆上的下流字眼便憤憤擦去,遇到修女為受難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對妹妹菲芯真誠愛護,百般照顧。為了保護孩子,不讓他們掉下懸崖,他還渴望終生做一個“麥田裡的守望者”,發出“救救孩子”般的呼聲。可是,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極反抗,還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發洩、易衝動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讀書,不求上進,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菸、酗酒、打架、調情,甚至***玩。他覺得老師、父母要他讀書上進,無非是要他“出人頭地……以便將來可以買輛混帳凱迪拉克”。他認為成人社會裡沒有一個人可信,全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連他敬佩的唯一的一位老師,後來也發現可能是個同性戀者,而且還用“一個不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英勇地死去,一個成熟男子的標誌是他願意為某種事業卑賤地活著”那一套來教導他。他看不慣現實社會中的那種世態人情,他渴望的是樸實和真誠,但遇到的全是虛偽和欺騙,而他又無力改變這種現狀,只好苦悶、彷徨、放縱,最後甚至想逃離這個現實世界,到窮鄉僻壤去裝成一個又聾又啞的人。二次大戰後,美國在社會異化、政治高壓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壓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來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書主人公霍爾頓實際上也是個“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現的“反英雄”,只是他還沒有放縱和混亂到他們那樣的程度罷了。

  《麥田裡的守望者》之所以能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很重要的一點還由於作者創造了一種新穎的藝術風格。全書通過第一人稱,以一個青少年的口吻敘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見所聞和行為舉止,也以一個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虛偽面目和欺騙行徑。作者以細膩深刻的筆法剖析了主人公的複雜心理,不僅抓住了他的理想與現實衝突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緊緊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來表現主人公的善良純真和荒誕放縱。小說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識流”,兩者得到了巧妙的結合。在語言的運用上,本書也獨創一格。全書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鋪直敘,不避瑣碎,不諱隱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語和俚語,生動活潑,平易近人,達到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讀者更能激起共鳴和思索,激起聯想和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