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專語文教學工作計劃

  在新學年即將到來的時候,教師們你們的教學計劃完成的怎麼樣了呢?以下是由小編收集整理的,歡迎閱讀!

  一

  一、 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有所增強,學習能力有了明顯提高。特別是大部分男同學學習語文的興趣明顯增強,如崔勇強同學,頭腦非常活躍,數理化解題能力很強,但對語文學習一直提不起勁兒。經過半年時間的引導、輔導,他端正了學習態度,認識到了學習語文的重要性,並且掌握了科學的語文學習方法,語文測試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全班成績比剛進中專一年級時大有進步,但本學期面臨著新的挑戰。一是時間緊。紮紮實實的上課時間只有十週,要完成教材的教學內容,還要進行全面複習。二是預計到學生會出現如下消極的思想狀況:A.我不想讀書了,搞不搞好複習無所謂;B.我基礎差,反正不考大學,乾脆放棄算了。這些問題如不引起重視,勢必會使他們本身學不好,甚至會波及周圍的同學,造成極惡劣的影響。因此,在日常教學與複習中,一定會配合班主任,多找這些學生談心,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與複習中,爭取取得滿意的成績。

  二、教材分析與地位

  九年級下冊在整個初中階段教材體系中屬於最後一階段。本冊教材在內容選擇方面有它的特點:內容以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戲劇為主,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安排了兩個單元的文言文,為先秦時期諸子散文與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名篇,目的在於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古代人物的政治信念、生活理想和人生追求,並進一步增強自己的情感體驗,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看待與評論歷史人物。

  三、教學要點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養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代文每分鐘不少於2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範圍,拓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瞭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分寫實作品與虛構作品,瞭解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樣式。

  8.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四、寫作

  1.繼續學習寫記敘文,能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後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2.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徵,力求有創意地表達。

  本學期應完成大作文4次,其他練筆等不少於5次。作文教學靈活命題,多寫隨筆和讀書筆記,有效提高作文學生的水平。

  五、其他環節

  精心備課,尤其是要備好學生。突出教學中的重點、難點,課堂上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避免繁瑣的分析、機械地練習,注意語文的整體性。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重點搞好現代文閱讀理解的複習。一是平時的閱讀積累,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比較好的語感。要引導學生形成這樣的閱讀習慣:判定文體,概括內容中心,賞析感悟。就是拿來一篇文章,先讀一遍,整體感知,快速地理解文章內容再作賞析感悟。簡單說就是把文章讀懂。二是考點專題輔導。可粗略地把現代文閱讀的試題分成整體感知與資訊提取概括類、中心與情感概括概括類、語言品析作用好處類、聯絡生活感悟類這樣四個大的板塊,其中還要再細分出若干小的考點,每一個考點都要指導學生形成比較穩妥的答題思路和解題規範,這樣,基本上能保證學生不失大分,要做到完全不失分,就又回到剛才第一方面的功夫上去了。其實,也就是要教給學生閱讀的要領和方法,以“整體閱讀——部分閱讀——整體閱讀”的閱讀思路,“讀文——讀題——答題”的解題思路貫穿整個閱讀 ,著力提高學生的舉一反三的遷移能力和應試答題能力。

  二

  一、教材分析

  成人中專教師是成人學歷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成人中專的文化課沒有過大的應試壓力,所以應該把全部的力量放在素質教育上。只有提升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讓他們真正學有所得。

  而語文這門課具有先天的優勢——學語文能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改善他們的氣質;讓他們善於聽、說、讀、寫;以恰當的方式展現自我。語文課不僅是文化課,她也是一門德育課,她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懂得品味生活中淡淡的馨香,讓心靈變得多彩、敏感、有活力。

  這本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章像老舍的《我的母親》用平實的語言寫出我們心中的慈母;粟良平的《一碗陽春麵》像冬日裡的一杯溫酒一樣給我們面對生活的勇氣……

  我要做的就是以前人的文章為媒介把人性中的多樣、美和善良展現給學生。

  二、學情分析:

  成人中專的學生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正在花季的少男少女,他們沒像同齡人一樣進入高中、大學學習,所以文學素養稍差。他們很渴望上文化課,這也能讓他們找到昔日校園中的感覺。他們感情很細膩,學習也很用心,更學要老師在情感和價值觀方面進行引導。

  另一類是已經踏入社會的成年人,他們已闖蕩多年,有的已經有家室了,對他們來說上語文課主要是來鑑賞品位文章,提高素養,修煉氣質。他們做人做事都有自己的一套。

  兩類學會是呢感大都是計算機和會計專業的,有些同學認為學文化課沒用,把專業課上好就行了,但學校不開課他們又會有意見。對於這樣的同學教師需要與他們多談談,講一下學習文化課的重要性,另外也要注意教學的趣味性,增加課堂吸引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讓學生能夠獨立鑑賞文章,掌握疑難字詞,瞭解各文體的特點,瞭解基本的文學常識。

  2、能力目標:有流利的口頭表達能力,熟悉各文體的寫作,能讀懂文言文,能獨立鑑賞文學作品。

  3、情感目標:讓學生有一課細膩的心,去三麻木於冷漠,體會生活中的絲絲溫暖。養成閱讀與協作的好習慣。這兩種方式最有助於釋放心靈

  4、價值觀目標:讓學生在冷漠和理性的社會中感受到“善”靜默而巨大的力量。勸人向善。

  四、教學的重點

  1、現代文鑑賞

  2、口頭表達能力的提高

  3、寫作能力

  4、感受作者美的心靈

  五、教學難點

  1、文言文教學

  2、寫作積極性

  3、如何調動學生主動學習

  六、教學方法

  講述法、演示法、體驗法、活動法、引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