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隨著歷史學科教育理論的深入研究,中學歷史教材編纂的改革,特別是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如何跟上這種形勢,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課題。為了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筆者認為高中階段的歷史教學應著重抓好如下幾個環節。

  

  問題:

  1、歷史上什麼樣的事件和拉登策劃的恐怖事件有可比性?

  2、康熙大帝和俄國的彼德大帝同是近代史上非常有作為的君王,為什麼18世紀的中國和俄國卻很快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局面?

  3、中國當代的西部大開發,古代曾有過這一舉措,而美國也曾在18世紀大力推行過,這其間又有什麼異同?

  和理科生學習特點不同,文科生到了現在,即離高考還有一個月的時候,不能對自己說,“我做的題目已經足夠多了,現在只要保持狀態就行了”。

  在這一個月裡,高效率的複習可以讓你立竿見影地提高歷史成績,一句話:考歷史,6月份最重要。

  在這三十幾天裡,學生可以做的事情有3點:練習鞏固;翻閱錯題;積極“穿線”。具體說來如下:

  練習鞏固

  這一點做起來很容易,也就是要不斷地背誦,不斷地做題,每天要保證一定的時間。不過不能“學而不思”,背書的時候要注意聯想,這一點可以參考下面提到的“穿線”能力,它是“穿線”的基礎。

  翻閱錯題

  其次,翻閱以前的錯題也很重要。這一點不僅可用於歷史,其實高三複習的每一門都可採用這個方法。將你高三全年做過的題目找出,看看自己最容易做錯什麼題目,哪些知識點還沒有鞏固,這個時候複習這些遺缺是最有效的,看兩三遍基本就可以記牢了。

  善於“穿線”

  最後一點最重要:“穿線”。

  它並非指記清歷史事件發生的年代,而是指縱橫捭闔、聯想不同歷史事件的能力,你平時要留意一些時事熱點,想想它與歷史上的一些事件是否有相通之處,它們之間的異同是否可能在今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縱向來說,這一年來國際上最大的事情是恐怖活動和反恐怖活動,你有沒有想過,歷史上什麼樣的事件和它有可比性;高考試卷是否會讓你比較它與歷史上的法西斯的異同;現在日本軍國主義陰魂不散又和恐怖主義有什麼相同點……而能否比較這些差異又取決於你對這些歷史知識的記憶程度,因此,你既要敢想,又要會想——能做好這一點,解決高考的問答題應該沒什麼困難了。

  橫向來說,去年有部很熱的電視劇《康熙王朝》,你有沒有聯想過,中國康乾盛世時期,歐洲大陸卻正處於衰相百出之際,為何不多久之後,兩個地方的面貌卻發生了截然相反的變化,這又是為什麼?或者康熙大帝和俄國的彼德大帝同是近代史上非常有作為的君王,為什麼18世紀的中國和俄國卻很快呈現出兩種不同的局面?

  在這兩種角度裡面,你尤其要注意中外事件的比較,剛舉過的康乾盛世的例子便是一個。再譬如我國現在大力推行的西部開發,這是一個大概念,中國古代,如秦、漢、唐、清等朝代都曾有過這類舉措,美國曾在18世紀大力推行過,這其間又有什麼異同?

  雖然聽起來,“穿線”似乎很玄,其實並不難——時事熱點畢竟有限,只要你把它們歸納起來,加以分析,由於這些都是高考的大題目中極易考查的內容,很有可能,你就在不知不覺地達到了複習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