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咸水湖

  學習過地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的湖泊分為淡水湖和鹹水湖。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是——裡海。今天,就由小編為大家帶來關於裡海的小知識。

  裡海的簡介

  裡海***Caspian Sea***,位於歐洲和亞洲的交界處,屬性為‘海跡湖’,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但是裡海擁有和海洋一樣或相似的生態系統。海運業發達。裡海表面約低於海平面27米。靠近南面,最大深度為1,025米。裡海經過伏爾加河-頓河運河可以到達亞速海、黑海、地中海和其他大洋,根據哈薩克和俄羅斯提出的‘歐亞運河’計劃未來將啟動,直接連線黑海和裡海,為裡海沿岸國家取得真正意義上的出海口和制衡裡海水位。裡海的英語名、俄語名***Каспийское море***以及哈薩克語名都是“卡斯皮海”,來自古時裡海西南岸高加索東部的一個叫卡斯皮人的部落;裡海在現代波斯語***波斯文دریای خزر***、亞塞拜然語、土庫曼語等語言中是“哈扎爾海”,含義來自9世紀時它附近的哈扎爾王國。

  裡海的地理位置

  位於亞歐大陸腹部,亞洲與歐洲之間,東、北、西三面湖岸分屬土庫曼共和國、哈薩克共和國、俄羅斯聯邦和亞塞拜然共和國[1],南岸在伊朗境內,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鹹水湖,屬海跡湖。

  裡海的組成部分

  裡海有曼格什拉克、哈薩克、土庫曼、克拉斯諾沃茨克等海灣。裡海的水面低於外洋海面28米,湖水平均深度約180米。裡海的湖底深度不同,北淺南深,湖底自北向南傾斜,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北部一般深4~6米;中部水深170~790米;南部最深,最大深度可達1025米。裡海有島嶼約50個,面積約350平方公里。有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捷列克河等130多條河流注入。1940~1970年,平均每年流入的淡水量28***立方萬公里,其中伏爾加、烏拉爾和捷列克河約佔90%以上。

  整個海區可分為北、中、南三部分,其間被許多島嶼和淺灘隔開。北里海,岸坡平緩,水深很淺,僅4~8米,最深也只25米;海底為波痕狀沉積平原,水量只佔總水量的 1%。中裡海,依大高加索山脈的岸線多陡坡,東岸瀕臨曼格什拉克高原,較為險峻。底部,東為陸架,西為傑爾賓特海盆,深達 790米;水量約佔裡海的三分之一。南里海,海岸低平,東西陸架較寬,往西為窪地,是裡海最深的地方,水量較大,約佔全裡海的三分之二。海底沉積物,北里海多含貝殼的砂;中裡海窪地多泥和砂質泥,東西兩岸近海則多貝殼、礫石砂和粘泥;南里海深水區為泥和含有薄層硫化鐵的粘泥,東西兩岸邊緣區為砂、灰質泥、貝殼和礫石。

  裡海的氣候情況

  海區縱跨幾個不同的氣候區。北里海雖屬大陸性氣候,但變化不劇烈;中裡海西部氣候溫和,而東部則為乾燥的沙漠氣候;南里海屬夏季乾燥的亞熱帶氣候。冬季裡海的天氣不穩定,氣溫變化較大。平均氣溫,北部為-8~-10°C,南部為8~10°C。風向多變,而以東和東北風佔優勢。風力為5.5~10.7米/秒,中部有時可達20.8~28.4米/秒。夏季,海上受高壓控制,常有微弱海風向陸吹,天氣十分穩定。氣溫變化不大,最熱月平均溫度為28~29°C,極端最高氣溫可達44°C。平均年降水量為200~1700毫米,分佈不均,東海岸少,西南海岸多。年蒸發量一般為1000毫米,南里海的東部和阿普舍倫半島達1400毫米。

  裡海位於荒漠和半荒漠環境之中,氣候乾旱,蒸發非常強烈。據統計,裡海每年的進水總量為338.2立方公里,而每年的耗水量則為361.3立方公里,進得少,出得多,出現了入不敷出的“赤字”,湖水水面必然會逐步下降。1930年湖的面積為42.2萬平方公里,到1970年已經縮小到37.1萬平方公里了。因為水分大量蒸發,鹽分逐年積累,湖水也越來越鹹。由於北部湖水較淺,又有伏爾加河等大量淡水注入,所以北部湖水含鹽度低,為0.2‰,而南部含鹽度高達13%。

  裡海的沿岸城市

  巴庫,亞塞拜然

  克拉斯諾沃茨克***現在名為土庫曼巴希***,土庫曼

  巴博勒,伊朗

  阿特勞,哈薩克

  阿克套***以前名雪夫晨科堡***,哈薩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