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6個

  努力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條件,不要期望依靠非凡的境遇取得成功,要努力抓住每一個平常的機會。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歡!

  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篇:一

  從臺灣綜藝節目“超級星光大道”成名,踏上歌唱道路,直至成為金曲歌王,蕭敬騰在娛樂圈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在短短的幾年裡,他迅速成長為新一代唱作藝人的代表人物。有人說蕭敬騰的身體裡駐紮著一個猛獸,其實,他只是給青春找到了一個支點!

  蕭敬騰出生在臺北市萬華區,青春的焦躁無處安放,沉溺在叛逆和暴力中,成了大人眼中的壞學生。抽菸、打架、翹課,不一而足。

  在蕭敬騰彷徨無知的時候,臺北市少年輔導組織的義工將蕭敬騰從懸崖邊拉了回來。因為輔導員的一句“為什麼不把打架的力氣用到音樂上”,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標。小學六年級時在家裡偶然聽到邦喬飛的專輯《Crush》,更讓他有了學習音樂的念頭。【蕭敬騰經典勵志故事:因為奮鬥,青春才會精彩】蕭敬騰經典勵志故事:因為奮鬥,青春才會精彩。

  15歲的時候,蕭敬騰開始學習爵士鼓。雖然曾因為經濟窘迫而終止,但是他仍然自學苦練,經常一天超過10個小時。16歲時的蕭敬騰已經成了臺北知名的爵士鼓鼓手。但是他並不滿足,繼續學習了鋼琴、薩克斯、吉他等樂器,並開始學習聲樂,叛逆少年因音樂走出陰霾。

  為了擁有登臺唱歌的機會,他走進每一個有演唱機會的店裡毛遂自薦。17歲那年,他開始在西餐廳駐唱,成為全店年紀最小的駐唱歌手。此時蕭敬騰仍是學生,只能在放學後背著電子琴和裝滿歌譜的揹包,在臺北縣市及桃園、新竹之間騎著摩托車四處趕場奔波直到深夜,曾試過一週演唱50個小時,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一起駐場的同事回憶說,“有一次下大雨,看著蕭敬騰夜雨中騎車趕往下一個演唱的地方,他真的很堅持”。兩年多的駐唱生涯,給蕭敬騰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

  蕭敬騰說,他不喜歡講苦,在還沒有成功,在你還在努力的時候,不要告訴人家你有多苦,當你成功的時候也不需要你自己來說,他們會知道。在狂妄迷茫的青春歲月裡,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目標,將其作為青春的支點,不懈努力,我們的青春將開出美麗的花朵,我們的生命也將因此獲得新生。

  2007年,蕭敬騰在參加臺灣電視歌唱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時,他以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聲音,以及獨特的個人風格一戰成名。他駐唱的餐廳場場爆滿,一位難求。2009年,出道未滿兩年的蕭敬騰在臺北小巨蛋舉辦“洛克先生Mr.Rock”個人演唱會,成為在小巨蛋開唱的最年輕歌手。2013年,蕭敬騰拿下第24屆金曲獎國語歌王,成為繼王力巨集之後第2年輕的金曲獎最佳男歌手。

  如果說星光大道給了蕭敬騰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那麼多年來他在音樂上的不斷學習積澱和不懈努力堅持,則是一切的源泉。蕭敬騰說:“我愛音樂,我只要活著的一天,我就有做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夢想。”

  青們,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階段。但就是要不畏懼挫折的考驗,就是要不斷的奮鬥,才能在人生的長河中一次次的擊起耀眼的浪花,因為奮鬥,你的青春才會精彩!

  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篇:二

  我們一直不成功,更多的時候其實和他人無關,也和運氣無關,只因我們沒有勇氣去爭取。機遇往往總是在一瞬間閃現,只有勇敢地伸出雙手,把握住這一瞬間,成功的希望才會屬於你。

  有些人之所以不去做一些事情,只是因為他們不敢。其實,大部分的困難常常都只是存在於人的想象之中。在現實生活中,越是困難的事情,越需要無所畏懼的勇氣去面對、去嘗試、去解決。人生中的每一次困難都是對勇氣的考驗,甚至是不可錯過的成功機遇。如果缺少嘗試的勇氣,就沒有任何成功的機會;如果大膽嘗試,即使沒有成功,也可以為以後的成功積累一些經驗。

  美國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說:“不恐懼不等於有勇氣;勇氣使你儘管害怕,儘管痛苦,但還是繼續向前走。”在人生的嘗試中,我們可能會遭受千萬次的失敗,也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千萬不要放棄心中的勇氣。機遇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均等的,只有擁有無所畏懼的勇氣並戰勝一切苦難的人才能抓住,並最終取得成功。

  一個農民的兒子,讀到初中二年級的時候,因為家裡沒錢繼續供他上學而輟學回家幫父親種田。在他19歲時,父親因過度勞累去世了。從此,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他幼小的雙肩上。他不但要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還要照顧癱瘓在床的祖母。對於一個剛剛成年的孩子來說,這些困境足以讓他對生活絕望。然而,他卻勇敢地挑起了這個重擔,向人生髮起了挑戰。

  他曾經想用水田養魚,但政策規定,水田不能養魚,只能種莊稼。他只好放棄養魚的想法。後來,聽說養雞能賺錢,他又向親戚借了五百元錢,開始養雞。但是,一場雞瘟之後,他養的雞所剩無幾,還背上了五百元的外債,這對於當時他的家庭來說簡直是天文數字。他的母親經不起打擊,抑鬱而死。而他卻依然沒有放棄挑戰生活的勇氣。後來,他釀過酒,捕過魚……只要能賺錢,他幾乎什麼活都幹。但這些卻都沒能讓他成功。

  最後,他四處借錢買了一輛手扶拖拉機。誰知上路不到半個月,這輛拖拉機就出了意外,載著他一起衝進了一條河裡。揹負一身債的他摔斷了一條腿,成了一個瘸子。而那輛拖拉機被人撈上來之後已經支離破碎,只能賣廢鐵了。

  所有人都認為他這輩子完了,但他憑藉無所畏懼的勇氣,不斷地嘗試,不斷地前進,最後終於成為一家公司的老總,邁入了成功人士的行列。當被人問及,在苦難的日子,是什麼支撐著他一次又一次地毫不退縮時,他微微笑了笑,然後舉起手中的杯子問大家:“如果我鬆開手,這隻杯子會怎樣?”

  大家都毫不猶豫地回答說:“會摔碎。”

  他再次笑了笑,然後鬆開手,杯子掉在地上發出清脆的響聲,而令大家吃驚的是,杯子完好無損。

  接著,他意味深長地說:“大家都認為這隻杯子一定會摔碎,所以沒有人敢鬆手。如果你不鬆手,又怎麼知道這隻杯子其實並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鋼製作的呢?人生中成功的機會往往來自你的勇氣。”

  通過這個人的人生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決心和勇氣對於成功來說多麼重要。擁有無所畏懼的勇氣的人什麼坎坷都不怕,什麼困難都抵擋不住他前進的步伐,成功也必定屬於這樣的人。

  有勇氣追尋成功的人不僅能夠為自己創造機會,更善於從失敗中積累經驗、教訓,積蓄成功的能量。在他們看來,每一次的失敗和挫折都可以在自己的內心增添更多的勇氣,使他們成功的決心更加堅定。

  有成功人士說:“我很高興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擁有無所畏懼的勇氣,讓我一次又一次嘗試新事情。在我所嘗試的事情中,有90%以上都是有所收穫,可以定義為成功的。而失敗的那10%也使我積累了很多教訓,讓我更加懂得珍惜每一次的成功。”只要嘗試就一定有收穫,在成功中收穫自信,在失敗中收穫自覺,而這種自信和自覺都必須以有勇氣去嘗試為前提。

  其實,機遇就是一扇門,在開啟之前,誰都無法斷定門後隱藏的是成功還是失敗。但當它出現在你面前的時候,你要獲得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鼓起推開門的勇氣。這份勇氣中有對成功的渴望,還有對失敗的承擔。如果連推開門的勇氣都沒有,那就不要再談什麼成功。只有那些有勇氣正視失敗的現實,有勇氣迎接困難的挑戰的人才能真正超越自我,達到卓越的境界,走向成功的巔峰。

  經過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篇:三

  2010年8月8日,韓國總統李明博任命年僅48歲的慶尚南道知事金臺鎬為韓國新一任,金臺鎬也一舉成為近40年來韓國最年輕的國務,備受世人矚目。

  1962年8月21日,金臺鎬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居昌郡一個貧寒的農民家庭,在家中4個孩子中排行第二。他的父親靠“販牛”為業,支撐一家生活。因為家境貧寒,金臺鎬在高中時一度想放棄學業,幫助日益蒼老、佝僂的父母幹活兒,但遭到了父親的堅決反對。父親對他說:“家裡的貧困是暫時的,我能扛得住。我只希望你要好好學習,相信通過你自己的努力,會有更燦爛的明天。”從此,金臺鎬牢記父親的教導,一頭鑽進了高中課程學習中,經過艱辛的努力,他中學畢業後考入了韓國頂級高等學府———首爾國立大學,攻讀農學。大學畢業後,他本想繼續深造,成為一名學者。後來,一次機緣巧合,金臺鎬認識了前總統金泳三的一名高階助手,在對方的影響下選擇了公務員工作。

  出身平民的金臺鎬任公務員後,堅持“走正道”,時刻不忘努力,勇於開拓進取,善於與人溝通和合作,又能嚴格約束自己,清正廉潔,得到了人們的廣泛好評和尊重。1998年,36歲的他被選為慶尚南道議會議員,從此他有了發揮自己才能的更大舞臺。僅僅過了6年,憑著出色的工作業績,時年42歲的金臺鎬在2004年便被補選為慶尚南道知事,成為韓國曆史上最年輕的道知事***地方政府領導***。

  金臺鎬在道知事的任職期間,含辛茹苦,披肝瀝膽,積極推動“南海岸發展專案”,將該專案發展成為了國家級專案,並在民眾心中留下了新思維、廉潔、親民、堅韌、勇於挑戰等良好聲譽,2008年他輕鬆贏得連任。

  回憶成長曆程,這位新任在對記者發表感想時說:“我身為牛販的兒子,既沒有錢也沒有權,僅憑自己堅定的勇氣和挑戰,從基層開始逐步提升為道義員、郡守,並作為最年輕的道知事得到連任。在這裡,我想告訴抱有‘付出努力也不行’這種挫敗心理的二三十歲的年輕人,韓國是一塊充滿機會的土地,只要懷著‘努力就能成功’的勇氣去拼搏和挑戰,就能得到這樣的機會。”

  努力就能成功!這是從“牛販的兒子”到韓國新的金臺鎬對年輕人的最好忠告,讓我們汲取這一點,滿懷信心,不懈努力,踏上夢想的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