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是誰
“文藝復興”是古希臘之後人類從未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在這一變革中,出現了不少偉大的人物,也有代表性的“三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
萊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為文藝復興時期作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貢獻是多方面的。達芬奇出生在佛羅倫薩附近的一個小鎮——芬奇鎮。他是一位 天才,他一面熱心於藝術創作和理論研究,他研究如何用線條與立體造型去表現形體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他也同時研究自然科學。
達·芬奇的啟蒙教師是著名的雕塑家兼畫家委羅基奧學藝,委羅基奧是一位用數學、透視學和解剖學等應用科學的方法從事藝術探索和實踐的藝術家,對於達·芬奇的影響不僅在嚴格的繪畫寫實方面,主要還在於培養了他對科學研究的興趣。這是決定他日後成為文藝復興鼎盛時期繪畫奇才和多種科技研究家的關鍵。達·芬奇的興趣極為廣泛,除了繪畫,他研究 科學與哲學問題。他曾一個人親自解剖了三十多具屍體,具有豐富的解剖知識。
《蒙娜麗莎》描繪了一位端莊秀美的西方婦女肖像,她面龐秀麗,形象逼真,似乎是真人的存在。坦然自信的神態流露出不可捉摸的帶有神祕的微笑,呈現出一種高貴而不可侵犯的尊嚴,看的人彷彿也隨之自尊、自重起來,這是對人的一種讚頌。《蒙娜麗莎》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此前是中世紀宗教統治的時代,是對人類壓抑的時代,其作品都是以神為題材的。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一反傳統,畫的是活生生的人,以真人為表現內容,此可以領悟到其思想意義的內涵,這是代表新興資產階級打碎教會精神枷鎖的革命。
《最後的晚餐》是他接受米蘭聖馬利亞·德烈·格拉契修道院的訂件時作的。這是一個傳統的聖經題材。兩個世紀來,許多著名畫家在這一題材上嘗試過,但都存在某種不足,首先是人物缺乏心理衝突,故事的戲劇性展開不生動。而達·芬奇這幅畫,已揚棄了過去所有這一題材的表現缺點,從人物的活動、性格、情感和心理反應等特徵上,深化了故事的寓意性,通過耶穌與猶大的衝突反映出人類的正義與邪惡之間的對立。實際上它所展現的,正是當時義大利社會上凡是正直的人們,都能看到的光明與黑暗的鬥爭的縮影。坐在正中央的耶穌推開雙手,把頭垂向一邊,作無可奈何的淡漠表情,這就加強了兩邊四組人物的變化節奏感,使場面顯得更富有戲劇效果。而這十二個人,由於各自的年齡、性格和身份不同,他們的驚訝與疑慮表情也得到各自貼切的表現。人物之間互相呼應,彼此聯絡,他們的感情不是孤立的,這是大畫家達·芬奇最重要的、也是最成功的心理描寫因素。古代所謂“多樣統一”的美學原則,至達·芬奇的這幅畫上才獲得了空前有效的體現,其藝術成就也即在此。作為一位偉大的人文主義藝術家,達·芬奇的民主主義立場在義大利資產階級上升時期是堅定的。事實上也證明,他的這幅《最後的晚餐》一直在鼓舞著世界人民為反對邪惡的勢力而鬥爭。
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
文藝復興時期第二位大藝術家米開朗基羅,不僅是偉大的雕塑家、畫家,還是一位了不起的建築家、軍事工程師和詩人。
米開朗基羅生於1475年3月6日靠近於佛羅倫薩從小父親把他送到佛羅倫薩附近鄉間的石匠家寄養,在擊石聲中度過了童年,因此米開朗基羅開玩笑說自己的雕刻天才,就是得自於這位石匠的恩賜。後來米開朗基羅的生父因為喪妻,移居至佛羅倫薩,將米開朗基羅送進學校學習拉丁文和優美的義大利文。米氏學會了詩詞的創作,不過他在童年時期一向不愛念書,上課的時候常常偷拿速寫本畫畫,讓米氏的父親非常頭痛。所以在米氏13歲時,將他轉送至一位畫家處學畫。一年之後,跟隨一位雕刻家學習雕刻,這位雕刻家為佛羅倫薩貴族美第奇家族管理美術作品與石雕。在這裡,米氏遍覽了古代藝術珍寶,也有機會接觸到詩人和學者,由於環境的感染,他開始研讀但丁的雄偉詩篇,而柏拉圖的博大思想對他的影響尤其深遠。這使得米氏不但是一位偉大的畫家、雕刻家、建築師,也是一位詩人。
《大衛像》是米開朗基羅整個藝術中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創作這尊雕像時,還不到30歲,但他的藝術風格已趨於成熟,他已被公認為是藝術大師了。他的雕像大部分都是表現健美人體的。這是文藝復興時期一種人文主義思想的表現特點。人們剛從黑暗的中世紀桎梏下解脫出來,充分認識到人在改造世界中的巨大力量,讚美人體的美,是對古代希臘藝術的一種“復興”,其實,它的更深刻意義在於反對宗教的虛偽,重視人及其現實的力量,這是思想解放運動在藝術上的一種反映。而米開朗基羅由於深刻感受到義大利政治的動盪,他的苦悶與精神意志往往只能在自己的雕像中得到最深刻的發揮。人體是最能表現內在力量的形式。他要賦予大理石以新的生命,必須向它灌注一種屬於人的肉體的力量,使它具有精神的象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