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生活習性是怎樣的
蟋蟀是無脊椎動物,別稱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灶雞子等,為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古老的昆蟲,蟋蟀的分佈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溼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那麼你知道嗎?
蟋蟀的生活習性
1、蟋蟀喜歡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白天休息夜間出外活動。它屬於雜食性動物,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在農業上,人們把蟋蟀作為害蟲類。
2、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只有在繁殖交配期,雄蟋蟀才會和另一隻雌蟋蟀同居。否則它們是彼此是不能相容的。如果碰到一起也會毫不猶豫的咬鬥起來。因此就有鬥蟋蟀的民間活動。
3、蟋蟀間的繁殖交配,不是通過彼此“戀愛”完成的。而是雄蟋蟀之間進行異常激烈的鬥爭,勝利者才可以擁有配偶。在蟋蟀的世界中,也是“一夫多妻”的制度。但是由於優勝劣汰的繁殖方法,因此蟋蟀繁殖出來的子孫多半都是非常健康的。
4、蟋蟀的鳴叫對於人類來說一點也不陌生。但是響亮的鳴叫聲只有雄性蟋蟀才能發出,雌性蟋蟀沒有發聲的能力。雄性蟋蟀通過震動自己的翅膀來發出強弱長短不同的聲音,以此來代表它要表達的意思。
5、每年9月底,雌蟋蟀把產卵管插入地下,把卵產在地下,大約離地面0.5cm深。第二年的5、6月間,卵開始孵化。孵化後的1齡幼蟲,幾天後就蛻皮成2齡幼蟲。蟋蟀每蛻皮一次,就成長一些。一般在8月下旬,最後一次蛻皮,羽化為成蟲。羽化後23天,就可以開始鳴叫。
蟋蟀捕捉原則
1、待蟋蟀性成熟後捕捉,儘可能讓蟋蟀在自然界留下後代,因此捕捉時間不宜太早。
2、捕成蟲,留若蟲,捕雄蟲,留雌蟲,對不需要的蟋蟀要手下留情,就地放生,不要無故弄死。
3、捕捉數量要節制,決不可進行掃蕩式的捕捉,尤其是在同一地點,對稀有種類,要保持一定的野外種群數量。
4、對於穴居或隱居的蟋蟀,儘可能不要去破壞它們的“住宅”,對在捕捉過程中翻開的磚瓦石塊等地面覆蓋物,要恢復原狀,幫助它們儘快“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