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北府兵將領劉毅

  劉毅***?-412年***,字希樂,小字盤龍,沛國沛縣***今屬江蘇沛縣***人,東晉末年北府兵將領。曾與劉裕、何無忌等舉義兵消滅桓玄,後又參與討伐盧循的戰事。在晉官至衛、荊州刺史。因不服於劉裕,故此被劉裕所攻,兵敗自殺。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

  建立義軍

  劉毅少有大志,並不管理家族的產業,曾入士為徐州從事,後被桓弘任命為中兵參軍屬。元興二年***403年***,大桓玄篡位,建立桓楚。次年,劉裕與何無忌等北府軍舊將在京口圖謀起兵討伐桓玄,當時家住京口的劉毅與何無忌交好,亦參與他們的圖謀。當時何無忌特地問:“桓氏現在強盛,可以討伐嗎?”劉毅回答道:“天下自會判定強弱,若是違背道義,雖然強盛亦算是弱小,只看究竟有沒有成就大事的領袖。”何無忌再問:“天下之中並非沒有英雄呀。”劉毅就答:“我只看見劉裕。”何無忌笑而不答,但都讓劉毅參與他們的行動。劉裕等人決定行動後,就命劉毅與劉道規及孟昶同往江北,謀殺桓玄的青州刺史桓弘並佔據廣陵。二月,劉毅等人成功襲殺桓弘,控制了廣陵;而劉裕亦成功控制京口。次日,劉裕率劉毅等義軍西進攻擊建康。

  桓玄在桓謙的力勸下派了皇甫敷及吳甫之迎擊,但都被劉裕等擊敗,二將皆戰死。其後劉毅登蔣山,與劉裕一同進攻防禦的桓謙等,終成功擊敗桓謙等軍,桓玄於是出奔。劉裕等佔領建康,以劉毅為冠軍、青州刺史,率何無忌和劉道規等各軍追擊桓玄。桓玄西走江陵,留何澹之、郭銓和郭昶之守湓口,但被何無忌等擊敗,並進駐尋陽。及後劉毅等率兵自尋陽出發繼續進攻桓玄,而桓玄亦率在江陵重組的軍隊東下迎擊,兩軍於五月在崢嶸洲相遇。劉毅乘風施以火攻,並派精兵進攻,大敗桓玄,令桓玄再度西退江陵,郭銓亦向劉毅投降。戰後,桓玄舊將劉統、馮稚等乘虛偷襲尋陽,劉毅派了劉懷肅平定亂事。

  平滅諸桓

  桓玄在逃回江陵後就棄城西走入蜀地,而江陵就在荊州別駕王康產等人控制下,守護安帝並等待義軍。不久,桓玄在被益州督護馮遷殺害,劉毅等則在江陵迎晉安帝復位。而桓玄死後,義軍中人都認為大事已成,全皆鬆懈起來,且又因大風,桓玄死後差不多十日,各軍都未及到達江陵,於是被桓玄堂侄桓振有機可乘,襲取江陵,並劫奪了晉安帝。何無忌等進攻但敗於桓振,劉毅唯有率諸軍退屯尋陽。劉毅因失江陵而被免官,但不久就再受命督何無忌等進攻桓振等,並進至夏口。當時桓謙將馮該駐軍東岸,分據魯山城和偃月壘,互相支援。劉毅於是與何無忌、劉道規領兵分別進攻二城,在數小時戰鬥後攻陷二城,馮該亦退走石城。十二月,劉毅佔領巴陵,劉毅部隊嚴肅整齊,經過地方時不會令百姓感到困擾,劉裕就以劉毅為兗州刺史。

  義熙元年***405年***正月,劉毅進攻江陵,因桓振當時正領兵抵禦起兵的南陽太守魯宗之,劉毅於離江陵二十里的豫章口擊敗馮該就直攻江陵,留守江陵的桓謙棄城逃走,劉毅於是成功入城,收殺卞範之等桓玄餘黨。及至三月,桓振反攻江陵,荊州刺史司馬休之敗走,劉懷肅前赴與桓振相持,劉毅派了廣武唐興助戰,終陣斬桓振。及後劉毅又攻下遷陵,並討平桓玄餘眾,獲授撫軍。三月,劉毅獲授都督豫州、揚州之淮南歷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軍事、豫州刺史。義熙二年***406年***,朝廷追論興復晉室的功勳,封劉毅為南平郡開國公,兼都督宣城軍事。義熙五年***409年***,劉毅進衛、開府儀同三司。

  盧循之亂

  義熙六年***410年***,盧循作亂,何無忌出兵戰死,朝廷震驚。當時劉毅打算討伐,但快將出發時就患病,及至病癒,剛滅南燕並正歸來的劉裕寫信來勸止劉毅,要劉毅等他回來後才出兵,並允諾事成後以長江上游要地交給他統領;劉裕又派了劉毅堂弟劉藩去勸止劉毅。劉毅聽後卻大怒,自認為自己才能不在劉裕以下,於是領兩萬水軍從姑孰出發。盧循部將徐道覆知劉毅出兵,決定與決戰,於是與盧循聯兵東下。五月,兩軍在桑落洲大戰,劉毅兵敗棄船,率數百人步行逃走,其餘兵眾皆被盧循所俘,棄掉的輜重器材堆積如山。當時劉毅逃走時經過蠻族的地方,七、八成的人在路上因飢餓困頓而死,劉毅亦因參軍羊邃的竭力保護之下才得存活。劉毅回建康後得劉裕安撫勉勵,官復原職;劉裕又要討伐盧循,以劉毅知都督中外諸軍事留府事,而劉毅自以兵敗,上請解任,降任後,後加江州都督。

  自矜遭禍

  義熙八年***412年***四月,劉毅遷都督荊寧秦雍四州及司州之河東河南廣平、揚州之義城四郡諸軍事、衛、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持節。當時荊州編戶數並不夠十萬,器械亦缺乏,於是又求得兼督交、廣二州。而劉毅到江陵改易官員,如以親信郗僧施為南蠻校尉,又留著江州兵眾和豫州州府文武萬餘人,更加以患重病為由請時任兗州刺史的劉藩作自己副手。劉裕認定了劉毅心生異心,於是上奏劉毅之罪,並藉晉安帝詔列出劉毅罪行,更於九月以劉藩和尚書左僕射謝混是劉毅同黨而賜死二人。隨後,劉裕率軍進伐江陵,派參軍王鎮惡和龍驤蒯恩等先行進攻,討伐劉毅。王鎮惡等一直前進,於十月進至豫章口,及後攻下了江陵外城,而劉毅則守內城,率精兵數千人力戰。當時王鎮惡派人向劉毅出示詔書、赦文以及劉裕的親筆書信,但劉毅憤怒,不看就將它們焚燬。不過,當劉毅部眾知道劉裕親自到來後就沒有鬥志,而王鎮惡就焚燒城門並一直進攻,劉毅見部眾潰散,唯有率三百多人經北門單騎突圍逃走。劉毅到外城後衝擊王鎮惡軍,不能成功,於是回攻疲累的蒯恩軍,終成功從大城東門逃出江陵。劉毅到了江陵以北二十里的牛牧寺時試圖投宿,寺中僧人不知他是劉毅,但就以昔日該寺一名叫昌的僧人匿藏了桓蔚而被劉毅發現,昌亦被劉毅所殺為由拒絕劉毅留宿。劉毅自以作法自斃,絕望之下自縊而死。翌日劉毅屍首被人報告,被送至江陵斬首,其餘子侄皆被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