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中藥方

  鼻咽癌為常見之惡性腫瘤,多見於廣東、廣西等南方諸省。具有一定的地域和種族特點,有家族傾向性,30-50歲為高發病年齡,男性比女性多見。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處方 1】 人蔘 5g,黃芪 25g,白花蛇舌草、金銀花、敗醬草各 30g,夏枯草 2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每日 1 劑,分 2 ~ 3 次口服。30 天為1 個療程。

  療效 用本方治療鼻咽癌患者 45 例,與單純放療 45 例作對照。結果:治療組 5 年生存率為 75.3% ;對照組為 35.7% 。一般治療 3 ~ 6 個月收效。

  【處方 2】 半枝蓮、白花蛇舌草各 30g,天冬、麥門冬、沙蔘、元參、生地、玉竹各 10g,黨蔘、白朮、山豆根、丹蔘各 12g,甘草 5g。

  加減 若食慾不振者,加雞內金、神曲、山楂、麥芽各 10g;若氣血兩虛者,加生黃芪、雞血藤各 20g;若失眠煩躁者,加酸棗仁、珍珠母、柏子仁各 10g;若大便祕結者,加火麻仁、全瓜蔞、生川軍***後下***各 10g。

  制用法 將上藥水煎服,每日 1 劑。

  療效 用本方治療並配合放療鼻咽癌患者 120 例,結果3年生存率為75.3% ,5年生存率為59.7% ,10年生存率為31.3% 。

  【處方 3】 夏枯草 50g,板藍根、丹蔘各 30g,麥冬、太子參、赤芍、玄蔘、生地黃各 15g,玉竹、沙蔘、天門冬、生甘草各 10g。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分 2 ~ 3 次口服。

  療效 用本方合併放射治療鼻咽癌患者 49 例,其中治癒10 例,顯效 18 例,好轉 22 例,無效 9 例。

  【處方 4】 黨蔘、黃芪各 30g,白朮、熟地、菟絲子、仙茅、首烏、甘草各 12g,當歸、白芍各 9g,黃精、枸杞子、虎杖各 15g。可隨證加減。

  制用法 每日 1 劑,水煎服。與對照組 63 例,均用 CAC 及PDF 化療方案。常規用其他西藥。均 3 周為 1 個療程。

  鼻咽癌病因

  鼻咽癌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多年來臨床觀察及實驗研究表明,以下因素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關係。

  1.遺傳因素

  ***1***家族聚集現象 許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發生傾向。

  ***2***種族易感性 鼻咽癌主要見於黃種人,少見於白種人;發病率高的民族,移居他處***或僑居國外***,其後裔仍有較高的發病率。

  ***3***地域集中性 鼻咽癌主要發生於我國南方五省,即廣東、廣西、湖南、福建和江西,佔當地頭頸部惡性腫瘤的首位。東南亞國家也是高發區。

  ***4***易感基因 近年來,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鼻咽癌腫瘤細胞發生染色體變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號染色體,在鼻咽癌腫瘤細胞中發現多染色體雜合性缺失區***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發生發展過程中存在多個腫瘤抑癌基因的變異。

  2.病毒感染

  1964年Epstein和Barr首次從非洲兒童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的活檢組織中建立了一株可以傳代的淋巴母細胞株。電鏡下可見皰疹型病毒顆粒。由於它具有與皰疹病毒家族其他成員不同的特性,故命名為Epstein-Barr病毒,即EB病毒。

  從鼻咽癌組織中可分離出帶病毒的類淋巴母細胞株,少數在電鏡下可見病毒顆粒。免疫學和生物化學研究證實EB病毒與鼻咽癌關係密切。EB病毒抗體滴度的動態變化和監測,可以作為臨床診斷、估計預後和隨訪監控的指標。

  除EB病毒外,其他病毒如冠狀病毒等,也被認為參與了鼻咽癌的發生發展過程。

  3.環境因素

  有報告顯示移居國外的中國人,其鼻咽癌死亡率隨遺傳代數逐漸下降。反之,生於東南亞的白種人,其患鼻咽癌的危險性卻有所提高。提示環境因素可能在鼻咽癌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廣東省鼻咽癌高發區內的嬰兒,在斷奶後首先接觸的食物中便有鹹魚。另外,魚乾、廣東臘味也與鼻咽癌發病率有關。這些食品在醃製過程中均有亞硝胺前體物亞硝酸鹽。人的胃液pH值在1~3時,亞硝酸或硝酸鹽***需經細胞還原成亞硝酸鹽***可與細胞中的仲胺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些物質有較強的致癌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如鎳等在環境中含量超標,也有可能誘發鼻咽癌。

  鼻咽癌臨床表現

  1.原發癌

  ***1***涕血和鼻出血 病灶位於鼻咽頂後壁者,用力向後吸鼻腔或鼻咽部分泌物時,輕者可引起涕血***即後吸鼻時“痰”中帶血***,重者可致鼻出血。腫瘤表面呈潰瘍或菜花型者此症狀常見,而黏膜下型者則涕血少見。

  ***2***耳部症狀 腫瘤在咽隱窩或咽鼓管圓枕區,由於腫瘤浸潤,壓迫咽鼓管咽口,出現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和體徵:耳鳴、聽力下降等、臨床上不少鼻咽癌患者即是因耳部症狀就診而被發現的。

  ***3***鼻部症狀 原發癌浸潤至後鼻孔區可致機械性堵塞,位於鼻咽頂前壁的腫瘤更易引發鼻塞。初發症狀中鼻塞佔15.9%,確診時則為48.0%。

  ***4***頭痛 是常見的症狀。臨床上多表現為單側持續性疼痛,部位多在顳、頂部。

  ***5***眼部症狀 鼻咽癌侵犯眼眶或與眼球相關的神經時雖然已屬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狀就診。

  鼻咽癌侵犯眼部常引起以下症狀和體徵:視力障礙***可失明***,視野缺損,複視,眼球突出及活動受限,神經麻痺性角膜炎。眼底檢查視神經萎縮與水腫均可見到。

  ***6***腦神經損害症狀 鼻咽癌在向周圍浸潤的過程中以三叉神經、外展神經、舌咽神經、舌下神經受累較多,嗅神經、面神經、聽神經則甚少受累。

  ***7***頸淋巴結轉移 頸部腫大之淋巴結無痛、質硬,早期可活動,晚期與面板或深層組織粘連而固定。

  ***8***遠處轉移 個別病例以遠處轉移為主訴而就診。

  ***9***惡病質 可因全身器官功能衰竭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者。

  2.鼻咽癌合併皮肌炎

  皮肌炎是一種嚴重的結締組織疾病。惡性腫瘤與皮肌炎的關係尚未明確,但皮肌炎患者的惡性腫瘤發生率至少高於正常人5倍。故對皮肌炎患者,須進行仔細的全身檢查,以求發現隱藏的惡性腫瘤。

  3.隱性鼻咽癌

  頸部腫大淋巴結經病理切片證實為轉移癌,但對各可疑部位多次檢查或活檢仍未能發現原發癌病灶,稱為頭頸部的隱性癌***原發灶位於胸、腹或盆腔者不屬於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