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泰戈爾是誰

  泰戈爾是世界歷史上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被稱為詩聖。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文學家泰戈爾,希望對你有幫助。

  文學家泰戈爾

  拉賓德拉納特 · 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著名詩人、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他的詩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學的見解,泰戈爾的詩在印度享有史詩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戈拉》、《文明的危機》等。

  泰戈爾的文學影響

  泰戈爾是具有巨大世界影響的作家。他共寫了50多部詩集,被稱為"詩聖"。寫了12部中長篇小說,100多篇短篇小說,20多部劇本及大量文學、哲學、政治論著,並創作了1500多幅畫,譜寫了難以統計的眾多歌曲。

  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幾十年來出版的他的作品的中譯本和評介著作為數很多。1961年為紀念他的百歲誕辰,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10卷本《泰戈爾作品集》。

  其詩風對中國現代文學產生過重大影響,啟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謝婉瑩等一代文豪,其中許多作品多次被譯成中文。泰戈爾的《飛鳥集》影響冰心,使她寫出了《繁星·春水》讓她在文學界上邁出了一大步。

  據說當年凡是講孟加拉話的地方沒有人不日日歌詠他的詩歌的。然而他的詩是在他自己把它們譯成英文之後才獲得了世界性的讚揚。

  泰戈爾的文學特點

  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國主義和封建種姓制度壓迫下要求改變自己命運的強烈願望,描寫了他們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充滿了鮮明的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精神,同時又富有民族風格和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其創作多取材於印度現實生活,反映出印度人民在殖民主義、封建制度、愚昧落後思想的重重壓迫下的悲慘命運,描繪出在新思想的衝擊下印度社會的變化及新一代的覺醒,同時也記載著他個人的精神探索歷程。在創作技巧上,他既吸收民族文學的營養,又借鑑西方文化的優點,藝術成就頗高。特別是他的詩歌格調清新、詩句秀麗、想像奇特、韻律優美、抒情氣息濃郁,同時又飽含深邃的哲學與宗教思想、社會與人生理想,扣動著讀者的心絃。某些詩作,因受到《吠陀》與《奧義書》中宗教思想的影響而顯得神祕,但仍具獨特的藝術神韻。

  泰戈爾的歷史評價

  吉爾伯特·默裡教授是泰戈爾生前的朋友,他年過九十時還給《死亡之翼》的英譯本寫了個“前言”。教授在“前言”中追憶當年《吉檀迦利》、《新月集》等震動西歐詩壇的盛況,稱讚泰戈爾“是個真正的詩人,而且是個新型的詩人,他能使東方和西方的想象互相理解。他的天才是抒情的”。

  周恩來:“泰戈爾不僅是對世界文學作出了卓越貢獻的天才詩人,還是憎恨黑暗、爭取光明的偉大印度人民的傑出代表”,“至今中國人民還以惦念的心情回憶著1924年泰戈爾對中國的訪問。

  蔣介石:“耆賢不作,聲委無聞,東方文明,喪失木鐸,引望南鄰,無任悼念。”

  國際反侵略運動中國分會:“是歌頌自然的詩人,也是改革現實的健將;是東方精神的號兵,也是國際主義的旗手;是印度的兒子,也是亞洲文化的衛士、世界文明的前驅;他曾為印度不合作運動而忿怒,他曾為中國反侵略戰爭而吶喊,他曾為東方兄弟的命運而憂思,他曾為西方朋友的學術而賓士!”

  沈雁冰:“一個人格潔白的詩人”,“一個憐憫弱者,同情於被壓迫人們的詩人”,“一個鼓勵愛國精神,激起印度青年反抗英國帝國主義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