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王維在送別元二時的場景

  元二是唐代的名人,因排行第二而被稱為元二,與著名詩人王維是至交好友。那麼是怎樣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維和元二的關係解析

  在元二即將遠行時,王維還曾為元二寫下了一首詩。從這首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出王維與元二之間的深情厚誼了。

  有一次,元二奉命前往安西,於是王維就在渭城給元二送別,併為元二寫下了一首詩,名為《送元二使安西》,因是贈別之詩,所以又名《贈別》。《送元二使安西》全文如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在這首詩中點明瞭送別的地點與環境和氣氛,脫口而出的一句勸酒詞更是可以看出王維對元二的不捨之情,那濃烈的惜別之意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元二即將西出陽關,不難想象其路途的艱難和寂寞。在這臨別之際,王維向元二勸酒,不僅包含老友間即將分別的不捨,也有對元二旅途處境的體貼和心疼。王維是希望通過勸酒,可以讓元二感受到自己對他的心意,也是希望可以拖延分開的時間,能夠與元二再多呆一會兒。在這分別的時刻,往往是有千言萬語卻又無從說起,“勸君一杯酒”也是為了打破沉默,對其複雜情感的一種宣洩。

  從王維為元二所作的這首詩中,就可以看出王維和元二是感情至深的好友,否則面對元二的離去,王維不會有那麼濃烈而又複雜的情感。

  詩人王維字什麼

  王維是唐代有名的詩人,字摩詰,號摩詰居士,被世人尊稱為“詩佛”。那麼,王維為什麼取“摩詰”為字呢?它又有著什麼樣的含義呢?

  王維的字是摩詰,摩詰“摩”的意思是髒的意思,而“詰”的意思則是勻稱,也就是無垢的意思。所以摩詰為淨名、無垢塵,也就是純淨,沒有汙染的意思。

  說到王維的字就不得不提維摩詰這個佛陀的俗家弟子。維摩詰雖然身處塵世,但是卻精通佛理,修為極高。有一次,他生病在家,佛陀知道維摩詰不是真的生病,便派有第一智慧之稱的文殊菩薩前去探望。維摩詰見到文殊菩薩之後就與文殊菩薩大談佛理,義理深奧。在此之後,文殊菩薩和其他人對維摩詰就更加地尊敬了。

  王維以“摩詰”為字就是為了表達自己對維摩詰的敬仰之心,以及不斷向維摩詰學習的志向。

  王維取摩詰為字除了是向維摩詰不斷靠近外,也是證明了王維心中對佛的虔誠。王維有一個綽號,世人稱之為“詩佛”。王維早年就信佛,在晚年受到政治打擊後就以佛為心靈寄託了。他的名和字都與佛教有著深刻的聯絡,佛理已經深深地影響了王維的思想和生活。在王維的詩中,都蘊含著佛教的哲理和禪意。

  王維的字是摩詰,為無垢純淨之意。王維的字與佛有著深刻的聯絡,他是虔誠的佛教徒。

  王維被稱為什麼

  王維作為盛唐時期成就較高的詩人,跟李杜等人一樣,或因名字有別稱,或因作品和才華被人冠以特定的名號,以表明他在文壇上的地位。王維的名號不多,但是都很貼切地概括了他。

  王維有摩詰居士和“王右丞”之稱,前者源自他的字,後者源自他擔任的官職。王維字摩詰,於公元721年考中進士,由於精通音律,被朝廷委以大樂丞之職,很快因舞黃獅事件被貶到濟州赴任司倉參軍。張九齡當上丞相,王維被召回長安擔任右拾遺,後擔任殿中侍御史、給事中等職,最終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

  王維被人稱為“詩佛”,因為他將禪意融入到了詩中。他出生於一個世代信佛的家庭,母親在其出生前夢到維摩詰菩薩進入了居室,所以為他取名王維,字摩詰。受到家庭信佛的影響,王維也成為了一名佛教徒,皈依過荷澤神會禪師,天性孝悌,對母親很孝順,母親死後,用自己的住宅改成寺廟,弟弟生病,親自端上湯藥照顧,誦讀佛經是他每天必做的事。王維寫的詩,風格自成一體,充滿了濃郁的禪味,展現了他的佛學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