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讀後感範文

  範文一:《朝花夕拾》讀後感_1000字

  學習的時候,心裡總是很煩亂:有時糾結於過去,有時又迷茫於未來。以至於我做事的效率異常的慢。今天我在翻看《朝花夕拾》,翻著一會兒,思想又遊離於書本外斑駁的桌子上,手同時麻木地翻頁;不久又覺得不妥,未免太過應付,於是又翻回來,翻到第一句話——“我常想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然而委實不容易”。我的心忽然地沉靜下來。原來魯迅先生也跟我一樣呵,而轉念一想,我卻沒有資格跟他一樣,他是那樣地忙碌,我不示是個愚笨學生罷了。就這樣,我讀起來,會晤早已消逝多時的老朋友——書。沉醉於氤氳在心中的書香。

  魯迅的文筆中多是帶著濃重的批判味道,簡潔而不失風采,沉重又不乏樂觀,總是讓我讀出一種奇異的趣味。那種灰諧的表現力是我所見過的散文中絕無僅有的。我無比清晰地感受到卑俗與醜惡、初真與純淨在生活中起著如此激烈的矛盾,文中的對比和借喻令人深思。我讀得最為淋漓盡致的大概算是《狗。貓。鼠》這一篇,“其實人禽之辨,本不必這麼嚴”,見解之獨到,若望穿歲月,會發覺舊中國離我們很遠很遠,但設身處地又有強烈的同感,這就是所謂經典的魅力。它正義的人以光明的寄託,給俗氣的人以超凡的思想,我又屬於哪種?——可以說,我曾接近於前者,但遠離書籍的一段虛無時光中,我都已經聽見我墜落的腳步,竟已和後者無異。

  同樣令我感受深刻的,是那平和的回憶之韻。《朝花夕拾》那是在過去拾取光明、希望。他始終在對比之中思考與領悟,這才是真正的回憶。而我在回憶中常犯錯誤,甚至令我將欲身陷沼澤,愈發迷失——我過於迫切地想重返過去的榮譽,然而以往的一切春天都無法復原,只會讓人在空想中枯瘦;於是我又計算著未來。終於我發現手頭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根本不必糾結,不必患得患失。

  書中最大快人心的,於我來說乃是對“正人君子”的譏諷。如《父親的病》一章中,庸醫之虛偽、故弄玄虛,仍一副怡然自得之態。“正人君子”受盡傳統觀念的束縛,尊妄自大,毫無獨立人格,迂腐至極,卻又毫不知情。例如今晚我在教室寫作業,立即便有人笑我傻。理由是這項作業八成不用交,顯得自己聰明、深明大義、受人擁戴。我從不覺得這樣寫作業沒有意義,像他們那樣應付的形式,我覺得作業不如不做。更壞的是他們不但亂寫、抄襲答案,還傳染這種風氣,蠱惑人心。我只是覺得很是好笑,忽然覺得在生活中,用魯迅這種獨到的眼光隨處評評判判,倒也是一件快意事。

  合上書,紊亂的心收斂了,平和了,清新了。

  範文二:讀《紅樓夢》有感_800字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紅樓夢》。

  《紅樓夢》是18世紀上半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的縮影。全書規模巨集偉,結構嚴謹,打破了中國古典小說傳統的單線式結構方式。以賈寶玉和金陵一二釵為主線,以榮寧二府極而衰為副線,將眾多的人物,事件,組成了一個有秩序的網狀結構,為我們展示了廣闊錯綜又高度集中的社會生活畫卷。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要屬《王氏抄檢大觀園晴雯受冤枉冤死》這捲了。

  這卷講了賈母房中的丫頭傻大姐在大觀園的山石背後拾的一個五彩“錦繡囊”,邢夫人恰巧遇上,認為這正是向王夫人宣戰的好時機。賈府內部,矛盾重重,錯綜複雜,正向探春所說“一個個都想烏眼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賈赦。邢夫人為代表的不當家的“在野派”,對王夫人。王熙鳳為代表的“當權派”,久懷不滿。邢夫人認為“秀春囊”極有可能是賈璉。王熙鳳之物,正好藉此機會殺一殺王氏一派的威風。很快“鏽春囊”轉到王夫人手中,王夫人立時“氣色變更”,心急火燎的來責問鳳姐。而此時鳳姐即使慌張卻也不忘為自己變白,充分的表現了她能言善解。精明能幹的性格特徵。

  緊接著由邢夫人幕後鼓動,王夫人作證指揮,王熙鳳掛師出征,狗腿子王善保的推波助瀾。抄檢大軍氣勢洶洶“兵發”大觀園,展開了空前的大掃蕩,大清剿。本來一個家族內部統治集團的鬥爭變成了對丫鬟下人的鎮壓活動。而晴雯無疑變為裡面手鎮壓的一份子。當王善保家的正因道:“寶玉屋裡的晴雯,仗著生的模樣兒比別人標緻些,又生了一張巧嘴,天天打扮的像個西施一樣,在人跟前能說會道。一句話不投機,她就立起兩個騷眼來罵人,妖妖的,大不成個體統。”這番話讓王夫人更加警覺起來,於是立刻喚晴雯到跟前來,可晴雯剛剛睡醒,所以並沒有怎麼裝飾,王夫人見晴雯,衫垂帶腿,不覺勾起方才火來,便冷笑道:“好個美人,真像個病西施……”

  說不盡紅樓夢,道不盡紅樓夢每約一會《紅樓夢》,變多生一種人生的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