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園田居其三教案課件
《歸園田居》***其三***分別安排在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與蘇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歸園田居》***其三***教學設計。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第三首。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推薦有關歸園田居其三的教程範文,歡迎大家參閱!
作者以平淡的言辭描繪了一幅充滿詩意的躬耕圖,表現了田園勞作之樂及歸隱山林的思想。學習詩歌重在領會詩歌意象與意境,陶冶自我性情。這首詩的教學設計意在通過誦讀調動學生的聯想與想象,引導學生感受詩歌的語言美,促使學生獲得美的薰陶和感染。因此,"讀"將貫穿教學的始終,並且分為"反覆誦讀""推敲品讀""想象賞讀"三個階段。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介紹背景知識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作者和"東晉政治"資料。為討論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行為和東晉政治腐敗的關係鋪墊。
2、師:我國古代詩歌史上出現過不少詩歌流派,"田園詩派"就是其中之一。古代一些詩人,不滿現實,退避鄉村、歸隱山林,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吟詠田園風光來抒發情懷。這樣的詩被稱為"田園詩",寫這類詩的詩人就被稱為"田園詩人"。陶淵明可算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他寫了大量吟詠田園風光和鄉村生活的詩篇。他雖做過幾任小官,41歲那年卻又辭官歸隱,從此住在農村,親自參加田間勞動,直至63歲去世。陶淵明為什麼要放棄豐足的俸祿,而自甘貧賤,過辛勞的歸隱生活呢?讓我們走進作品,解讀陶淵明的思想。
二、反覆誦讀,瞭解思想感情
1、學生朗讀,相互點評;
2、教師範讀,學生正音、掌握節奏。
3、學生放聲自由朗讀,感知詩歌內容。
提醒:注意"荒穢""荷"的讀音和意思。
4、學生讀、議,教師明確:
全詩寫了三層意思:種豆的地點及勞動成果;勞作的艱辛;田園之樂。
5、指名朗讀,體會思想感情。
師:詩中哪一句流露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是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討論、探究,教師引導、明確:
最後一句,"願"字有著特殊的內涵。詩人對農耕之事抱著客觀而且坦然的態度,不管豆苗繁茂與否,他都盡心盡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穢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求得怎樣的豐收,他以平和的心態面對種植豆苗,他在種豆除草這樣極平常的事情中,發現了樂趣,實現了自我,得到了心靈的寧靜,教案《《歸園田居》***其三***教學設計》***
6、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地齊讀、背誦全詩。
三、推敲品讀,感受語言魅力
1.師: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共五首,有寫農村生活風貌的,有寫詩人與鄉鄰交往的,有寫詩人出遊的,這一首專寫詩人的勞動。這些詩都表現了鄉村生活的閒適、愜意和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用語自然樸實,很值得品味。
2.學生交流、朗讀自己最喜歡的詩句,並說出喜歡的理由。
3.教師點撥、評說並小結:這首詩用語十分平淡自然。"種豆南山下""道狹草木長"等詩句樸素如口語,不加絲毫修飾,而這看似平淡的詩句中蘊含著樸厚深遠的詩的神韻,在平平常常的敘說中,描繪了一個寧靜而豐足的精神世界。使平淡的口語增添了無限的詩意,形成了陶詩平淡醇美的藝術特色。
4.教師從陶淵明《歸園田居》五首詩中另選三句供學生欣賞,強化學生對陶詩語言藝術的感受。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其一***
"時復墟里人,披草共來往。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其二***
"漉我新熱酒,只雞招近局***鄰居***。"***其五***
四、想象賞讀,領略意境之美
1、師:這首詩以景傳情,情景交融,於平淡中見情趣。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邊讀邊想,領會詩歌閒適、愜意、詩意盎然的意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這首詩所展示的畫面。***要求結合人物身份、舉止、心情***
2、學生活動。
提示:陶淵明的社會觀和人生觀都以"自然"為核心。東晉士族文人普遍企羨隱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風氣,給了他深刻的影響,他嚮往的社會是和平安寧、自耕自食、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的人生;他所喜愛的生活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意趣的鄉村。陶淵明的田園詩寄託了他的人生理想,田園被陶淵明高度純化、美化了,變成了他在痛苦世界中的一座精神避難所。
3、教師評說。
[點評]
這個教學設計以讀為核心,按照"誦讀--品讀--賞讀"的順序構建。其中"誦、品、賞"是手段,次第提升;"理解、感受、領略"是目的,逐步提高。這三個"讀"的步驟是詩歌鑑賞的一種模式。另外,聯絡陶淵明《歸園田居》的其他篇目作擴充套件訓練,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資訊量,也能為學生課外學習提供經典素材。第四個環節聯絡詩人身份、舉止、心情進行想象訓練,更富有情趣,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練筆興趣,而且從另一個角度加深了對詩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