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紅領巾中秋節廣播稿3篇

  中秋節的時候學校廣播站會播出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紅領巾中秋節廣播稿篇1

  ***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9月14日,是個什麼節日嗎?***中秋節***對呀,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馬上要到了。今天,我們一年級組的小朋友,就來給大家講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徐崢城。

  厲禕昀:大家好!我是一***2***班的厲禕昀。今天的就由我們倆來為大家講中秋節的故事。

  徐崢城:那就先介紹一下中秋節的由來吧。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厲禕昀:這時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為“團圓節”。

  ***音樂***

  徐崢城:接著是不是應該講講中秋節的習俗啦?

  厲禕昀:是的。在我國的古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徐崢城:我還知道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厲禕昀:其實中秋節的習俗有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在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還是賞月和吃月餅。

  ***音樂***

  徐崢城:那你知道與月亮有關的古詩嗎?

  厲禕昀:那當然!你聽著: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徐崢城:哦,那是大詩人李白的寫的《靜夜思》。我也有一首李商隱的《嫦娥詩》: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音樂***

  厲禕昀:在這中秋佳節到來的日子裡,我們代表所有一年級的小朋友,祝所有的老師們、大哥哥大姐姐們

  合:中秋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