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閱讀經驗

  英語閱讀我們平時積累起的話,我們到了考研考試的時候閱讀的速度就不會那麼慢了。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考研英語好難怎麼辦

  ▶利用閱讀理解背單詞

  有些小夥伴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單詞背了很多遍,但在做真題的發現對於很多單詞看著眼熟卻忘記了這個單詞的意思。更有太多的單詞,即使記住了它在詞典中的意思,記住了它的詞性,但是把它放在閱讀理解中文章並不通順。

  這種情況就是由於在背單詞的時候只會死記硬背。考研英語注重的是考查單詞的深度和廣度。所以說,大家在複習的時候不僅要把單詞的基本意義背熟背會,更要將閱讀理解中出現的不認識的單詞放到文章的語境中,體會其引申含義,根據上下文推測出這個單詞在文章中的具體含義。

  ▶對真題進行泛讀和精讀

  泛讀是指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要求每一句話都理解的很清楚,在遇到讀不通的句子的時候可以根據上下文語境來猜測這句話的意思。而精度是指在閱讀一篇文章的時候要讀通讀透這篇文章,對文章中的每一個細節都非常瞭解。

  如何利用這兩種方法來做閱讀理解呢?首先在看到一篇閱讀理解的時候可以先泛讀一遍,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以標記出來並猜測其含義。泛讀之後再去看題目,然後將題目進行文中定位。定位之後就需要將定位段詳細地精讀一遍,再結合文章主題看選項選出正確答案。

  ▶文章主旨要抓清

  中心主旨對於很多考生來說是一個很抽象很難把握的東西。閱讀理解的題目設計都是圍繞著中心主旨展開的,抓住中心主旨,就抓住了一篇文章的靈魂。

  找出文章中心主旨的方法有很多:閱讀題幹,重複率最高的一個單詞或短語往往和中心主旨有很大關係;閱讀文章,反覆出現的單詞就是核心詞,抓住核心詞也就抓住了中心主旨了;英語文章的中心主旨句常常出現在第一段,對第一段進行精讀,往往就可以抓住中心主旨了。

  幫幫寄語:閱讀理解是考研英語中的重頭戲,大家在複習的時候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考研英語想要考高分並不難,關鍵在於你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2016年考研,讓這三大祕密武器為你“保駕護航”吧。

  考研英語閱讀能力提升技巧

  1、主從複合句

  When a new movement in art attains a certain fashion, it is advisable to find out what its advocates are aiming at, for, however farfetched and unreasonable their principles may seem today, it is possible that in years to come they may be regarded as normal.

  [參考譯文]

  當藝術上的一項新運動達到一定流行程度時,最好先弄清該運動倡導者的目的,因為,無論他們的創作原則在今天看來多麼牽強、多麼荒謬,在未來這些理論有可能會被視為正常的東西。

  [結構分析]

  本句的主幹是it is advisable to find out... for... it is possible that...,句首的When引導一個時間狀語從句,句中的for... it is possible... ***至句末***是一個並列分句,表示原因,其中for後面的however +形容詞farfetched and unreasonable引導狀語從句,表示讓步。在主幹it is advisable to find out...中,it是形式主語,後面的不定式結構to find out what its advocates are aiming at是真正的主語。

  2、並列句

  While talking to you, your could-be employer is deciding whether your education, your experience, and other qualifications will pay him to employ you and your“wares”and abilities must be displayed in an orderly and reasonably connected manner.

  [參考譯文]

  與你談話時,可能成為你未來老闆的人會考慮你所受的教育、你的經歷和你的其他資歷是否在僱傭你以後會給他帶來好處。你的“資歷”和能力必須有條不紊、合理連貫地展示出來。

  [結構分析]

  這也是一個並列句,包含兩個分句。第一個分句的主幹是your could-be employer is deciding whether...,其中whether引導一個賓語從句whether your education, your experience, and other qualifications will pay him to employ you;第二個分句的主幹是your “wares”and abilities must be displayed...。注意:pay sb. to do sth.此處的意思是“做…對…有利”;“wares”的本義是“商品、貨物”,但在本文中,作者認為找工作就是推銷自己,所以結合本文的背景,wares的意思是“***求職者的***資歷或能力”。

  3、定語從句

  ***1***The change 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 by engaging a large professional element and prevented the decline in efficiency that so commonly spoiled the fortunes of family firms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generation after the energetic founders.

  [參考譯文]

  通過僱用大量的職業人才,這一變化滿足了新時代的技術要求,防止了效率下降——在過去,這種效率下降經常使家族公司在充滿活力的創業者之後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毀掉全部財產。

  [結構分析]

  本句是一個並列句,以and連線;第一個分句的主幹是The change 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後面的介詞結構by engaging a large professional element作狀語,說明met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ge的方式;第二個分句的主幹是***the change*** prevented the decline in efficiency,後面的that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decline in efficiency。注意:engage此處的意思是“僱,聘”。

  ***2***A survey of news stories in 1996 reveals that the anti-science tag has been attached to many other groups as well, from authorities who advocated the elimination of the last remaining stocks of smallpox virus to Republicans who advocated decreased funding for basic research.

  [參考譯文]

  1996年進行的一項新聞調查表明,反科學的標籤還被貼在其他許多團體身上——從主張消滅最後剩下的各種天花病毒的機構,到主張減少基礎研究經費的共和黨人。

  [結構分析]

  本句的主幹是A survey...reveals that...,主語是survey,謂語是reveals,後面的that引導一個賓語從句,其主幹是:the anti-science tag has been attached to many other groups as well,後面的部分是from和to連線的兩個名詞:from authorities...to Republicans...,說明other groups的內容,而兩個名詞後面各自帶一個定語從句,都由who引導。

  ***3***The astonishing distrust of the news media isn’t rooted in inaccuracy or poor reportorial skills but in the daily clash of world views between reporters and their readers.

  [參考譯文]

  讀者對新聞媒體令人驚訝的不信任並非源於報道失實或報道技能較差,而是源於記者和讀者之間世界觀的日常衝突。

  [結構分析]

  本句的主幹是distrust ... isn’t rooted in... but in... ***不信任的根源不是…而是…***,其中be rooted in...的意思是“根源在於…”。注意:這是一種特殊句式,重點在but之後的部分。

  4、名詞性從句

  Online culture thinks highly of the notion that the information flowing onto the screen comes there by specific request.

  [參考譯文]

  網路文化非常推崇這樣一種理念:出現在使用者螢幕上的資訊應該是根據使用者特定要求傳送過來的。

  [結構分析]

  本句的主幹是Online culture thinks highly of the notion that...,其中notion後面的that引導一個同位語從句,說明notion的具體內容;同位語從句的主幹是the information..es there...,其中flowing onto the screen作定語,修飾the information,句末的by specific request作狀語,修飾come there。

  5、狀語從句

  Consumers seem only concerned, not panicked, and many say they remain optimistic about the economy’s long-term prospects, even as they do some modest belt tightening.

  [參考譯文]

  消費者們看上去只是有點擔心,而沒有恐慌,很多消費者說盡管他們正在把開支緊縮一點,但是他們對經濟的長期前景仍然保持樂觀。

  [結構分析]

  本句是以and連線的並列句,其中第二個分句的主幹是many say...,say後面的部分是賓語從句,其中還包含一個as引導的讓步狀語從句。

  幫幫提醒:考研英語複習中,重中之重還是對真題進行訓練,把真題弄透弄爛你就離成功不遠了啊。

  考研英語閱讀解題技巧

  第一步:明晰題型,分清難易

  拿到一篇閱讀理解的文章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看題目,分清閱讀的幾大題型,主要包括細節題、態度題、觀點題、主題題、推理題、例證題、詞彙題等。其中最常考到的就是細節題題型,這也是最難的,因為它需要我們根據關鍵詞去原文中尋找答案,這就比較考驗考生的閱讀功底了。而詞彙題、例證題這兩類題型相對容易,題目中的詞彙和例子容易定位。

  其中最容易產生陷阱的就是觀點題和推理題。不管哪種題型,都是建立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之上的,既不會很淺顯,也不會過分延伸。要想理解的精準,就必須要回到原文,答案都在文章中。正確的答案雖然不是照搬原文,但也一般是原文的另一種表達方式,不會有很大的偏差或延伸。因此,做閱讀理解過程中,一定不要“腦洞大開”,天馬行空地想,任性地做出主觀臆斷,老老實實回到文章中去找答案才是正解。

  第二步:識別陷阱,謹慎對待

  一旦我們遇到了觀點題或是推理題時就要小心對待。首先觀點題最常出現的陷阱就是指代不清。觀點題會考到文中作者或某一指代人名的觀點,這時你就要仔細分辨題目中的主體是誰,然後找出相應的觀點,快速定位。此外,有時文中並沒有出現人名也沒有明顯的指代,這時大家只要記住無人認領的觀點就是作者的觀點,然後直接找到作者對應觀點即可。

  其次,在做推理題時,考生們容易掉進自己的挖的陷阱中,認為推理題就要根據自己的邏輯思維進行推理。其實恰恰相反,推理題要根據文中作者的觀點、人物的關係等語言進行匹配。題目中說是推理,實際上還是在從原文中找依據。因此,考生們不要畫蛇添足的將自己的想法當做選項,謹慎對待才能避免出錯。

  最後,由於考場上時間有限,而閱讀又是一項需要深耕細作的精細活兒,要想正確快速地理解文章,有時需要一些技巧。因此,做閱讀理解之前先把問題快速瀏覽一遍,這樣能對文章要講的內容大致有了一個瞭解,同時又知道了問題是在問什麼,然後帶著這些問題去讀文章,在閱讀到考點所在的部位時,就能快速敏感地做出應答。不僅答題速度能提升,準確率也有保證。

  第三步:反覆琢磨,熟能生巧

  考研閱讀真題的作用是訓練而不是檢測。因此做一遍是遠遠不夠的,我們的目標是在反覆的做題中能夠熟練的找出題目中的陷阱,然後標記出來理性答題。只有反覆的鑽研才能熟能生巧,跳過陷阱,提高做題的效率和正確率。

  有時我們需要藉助一些方法來快速精準地在原文中找到考察點。一般來說,一篇文章中,考點的分佈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說,考點和題目對應的順序一般是一致的,比如第一題的考點出現在了第二段,那麼第二題的考點出現的第一段的可能性就不太大,往往是在第二段之後。

  當然,主旨考察題例外,它需要你讀完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把握。又比如,如果題目中出現了一些比較顯眼的名詞或數字,尋找這些名詞或數字,你也能很快在文中找到相對應的考點。再比如,文章的開頭、結尾、段落轉折處、舉例說明處,都是比較容易出考點的地方,閱讀時可以特別留意一下。

  

看過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