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花得紅字閱讀答案
《杜鵑花得紅字》是宋末元初詩人真山民所著的七言律詩。這首詩通過詠杜鵑花,表達了作者對故國之思。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杜鵑花得紅字》閱讀材料
杜鵑花得紅字①
真山民②
愁鎖巴雲往事空,只將遺恨寄芳叢。
歸心千古終難白,啼血萬山都是紅。
枝帶翠煙深夜月,魂飛錦水舊東風。
至今染出懷鄉恨,長掛行人望眼中。
[注]①“得紅字”,指詩人和朋友分韻賦詩,分到的是“紅”字,亦即需押此韻。②真山民,宋朝遺民,真名不詳。宋亡後隱姓埋名,好題詠,自稱山民。
《杜鵑花得紅字》閱讀題目
14.下列對本詩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 ***
A.首聯描寫了愁雲密鎖、淒涼黯然的環境,為全詩定調。往事成空,無法挽回,詩人無奈之餘,只好對亡國之恨釋懷。
B.頷聯借景抒情,杜鵑鳥聲聲悲啼,啼血染紅了萬山開放的杜鵑花,表明詩人眷戀故國的心不改,千古難明,怨深恨長。
C.頸聯描寫夜中之花極為傳神,因是寫夜,詩便不再寫花而寫枝葉,既避免了重複,又與夜的朦朧融成一氣,升騰起一片悲涼之氣。
D.尾聯直抒胸臆,滿山的杜鵑花,是杜鵑精魄的化身,充滿思鄉怨恨,行人見了悽然淚下,將行人的恨與杜鵑的恨統一在一起。
15.這首詠物詩中,作者是用什麼手法來表現杜鵑花的?請作簡要分析。***6分***
《杜鵑花得紅字》閱讀答案
14. AB***A項中“只好對亡國之恨釋懷”錯;B項中“借景抒情”錯。***
15.虛實結合。***2分***首聯從虛處著筆,哀怨動人的傳說給杜鵑抹上了一層神祕色彩,第二聯由虛到實,杜鵑啼血染紅千山萬里,開出滿山的紅杜鵑,景象悲壯,遺恨尤為沉重。第三聯前句寫實,月下杜鵑花翠霧籠罩枝條;後句虛寫,杜鵑精魂早已乘昔日和暖的東風飛回朝思暮想的錦水之濱,意象悽美動人。***4分******如答擬人、用典、烘托,酌情給分***
《杜鵑花得紅字》賞析
這首詩未寫杜鵑花,先推本溯源,寫杜鵑鳥。“愁鎖巴雲”,直接由杜鵑典生髮,寫杜鵑產地,使人自然地聯絡到望帝杜宇化成杜鵑的哀怨故事。詩把環境描寫成愁雲密鎖,一片淒涼黯然,為全詩定調。望帝已化杜鵑,自然往事都空,渺如雲煙,無法挽回,所以詩以“往事空”論定,第二句趕緊拉回,說杜鵑把滿腔的遺恨,寄託在滿山遍野鮮紅怒放的杜鵑花上。這不啻告訴人們,雲空未必空,一切都可忘懷,但對故國刻骨銘心的思念,又怎麼能放得下呢?詩先抑後揚,極盡刻繪之能事,在寫杜鵑時,順筆帶出杜鵑花,就與詩題不即不離,得詠物三昧。同時,透過詠物,詩人又把自己的心事沉入。杜鵑鳥的“愁鎖巴雲”與詩人愁鎖故國大地的亡國之哀是相通的;杜鵑鳥將故國之思寄託在杜鵑花上,詩人也是將亡國之恨寄託在這首詠杜鵑花的詩中。因此,詩寫得那麼低沉,那麼傷感。
次聯承上,仍寫杜鵑鳥。杜鵑鳥的啼聲猶如“不如歸去”,又啼到口角出血,詩便由此展開。詩寫道,它聲聲地悲啼著,但它的思歸苦心,千萬年來,向誰陳訴,誰能明白?因此它啼啊啼啊,啼出了血,染紅了這萬山開放的杜鵑花。詩的寫作手法與上聯完全一致。只是將杜鵑的典故分成兩個著重點來寫,同樣在句尾關聯杜鵑花。在這聯中,詩再次借杜鵑明志,杜鵑眷戀故國的心不改,千古難明,怨深恨長;詩人眷戀已經滅亡的宋朝,也是如此。詩人的血淚,也是像杜鵑一樣流個不盡,到死不休。
第三聯正式寫杜鵑花。出句又承上,杜鵑啼血,染紅杜鵑花,於是杜鵑花也就充滿了愁思怨情,它在夜月的照耀下,叢生的枝葉,縈繞著青翠的煙霧。這句狀夜中之花極神,因是寫夜,詩便不再寫花而寫枝葉,既避免了重複,又與夜的朦朧融成一氣,升騰起一片悲涼之氣。對句改為虛擬,由冷月照射著的花,返帶杜鵑鳥,說杜鵑鳥的精魄一定仍然記掛著往日錦江邊的東風。這一點故鄉之思,真是百死不悔。詩鑄情造景,孤峭悽迷,神似李商隱的無題詩,纏綿感人。
最後,詩借物明志,說這滿山的杜鵑花,是杜鵑的血染成,是杜鵑精魄的化身,充滿思鄉怨恨,行人見了,怎麼能不因此而感動得悽然淚下呢?特地標舉杜鵑花對行人產生的同是“懷鄉恨”,於是前面六句都有了主題,行人的恨與杜鵑的恨就統一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