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演講稿範文3篇
隨著新技術革命的發展,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創新在國家經濟中的主導作用越來越明顯,併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新的演講稿範文,僅供參考。
創新演講稿範文一:
老師同學,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創新。
本來我準備的演講題目是愛國主義,後來想想還是算了愛國,我們每個人都有,如果你沒有就算我說再多也是白扯,所以我就一直在想我們最缺什麼?對,就是創新。
首先我們先解釋下創新的含義,創新就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徵的一種概念化過程。它原意有三層含義,第一,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創新是人類特有的和認識能力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階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論創新。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社會學以及建築學這些領域的研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口語上,經常用“創新”一詞表示改革的結果。
為什麼我今天要談創新,因為,我們這個時代要發展就必須的不斷創新,但是我們中國人,我們龍的傳人的創新能力、創新理念是真的很差。為什麼美國能長期的稱霸世界,因為他的科技發達,技術先進。他們的人才有開放的思維,不崇拜權威,有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我們呢,我們有什麼?我們的人才會幹什麼?照本宣科?打著教育的名義殘害下一代?有人說,我們有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們的老祖宗曾長期的領先世界,是時代的弄潮兒。我就覺得,說這些話的人必定無恥到一定境界,我們五千年的文明祭奠,我想問,你對我們的經典還了解多少,我們老祖宗很給力,是,但是這不是我們炫耀的資本,我真的很搞不懂,為什麼我們的歷史書再寫那些古代先進技術的時候,為什麼總是要加一句,領先西方多少多少年發現。我就搞不明白了,他是在培養我們的優越感還是在給我們惰性,從小學開始聽這些話,聽一遍一定會有優越感,但是多了呢?多了只會讓我們忘掉前進的動力。
扯得有點遠了,下面請我們思考下我們的創新能力去了哪裡?!歸根結底還是再教育上,但這是客觀因素,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只能是我們自己。我們從小被灌輸,書上就是對的,沒人敢質疑這篇文章。我們從小接受老師的思想,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些種種就是原因,既然我們現在明白這個問題,那我們就要改正,現在不晚,真的不晚,我們大學生是整個社會的精英,是民族的希望,如果我們垮了,我的民族,我們的國家有何談振興!
如果要創新,那麼從現在起,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來找回屬於我們自己的獨立意識和獨立思維:
1.好奇,好奇是創新的萌芽。黑格爾說過:“要是沒有熱情,世界上任何偉大事業都不會成功。”如果我們僅僅記住了數學的各種定理與公式,而不能把學到的知識用於發現新問題,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只學習老師講的知識,只記憶書本上的知識,那麼他只能是個書呆子。
2.興趣,興趣是創新的營養。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他特別強調興趣的重要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感情的體現,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因素,事實上,只有感興趣才能自覺地、主動地、竭盡全力去觀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容易在學習中產生新的聯想,或進行知識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較,綜合出新的成果。
3.質疑,質疑是創新的舉措。我國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輩謂學貴為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學從疑生,疑解則學成”。只有質疑,才敢推陳出新,才能進行技術變革,才會推動社會進步。
4.探索,探索是創新的方法。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嚴格地說,想象力是科學研究中的實在因素。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我們這個名族,我們這個國家需要創新型人才,那麼同學們,就讓我們做一個對名族,對國家有用的人吧!
創新演講稿範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各位同仁:
大家好!
很榮幸,能在這與大家一同溝通交流。
我是今年剛剛來到北方電力的新成員,當我一走進這個大集體時,我就深深地被我們這個集體的精神所感動,這個精神就是在實踐中不斷的創新與發展精神。它是激勵我們年輕人去積極進取、努力奮鬥的力量源泉。我今天演講的題目就是創新與發展——青年的責任與使命。
什麼是創新與發展,它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一種精神,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去實踐、去貫徹的精神。從戰略角度說,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知識經濟的客觀要求,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原動力。我們從現實的角度出發看創新,當前,黨中央在國家建設的新形勢下,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新思維,這就要求我們要尊重客觀規律,堅持科學發展,不斷提高個人的科技素質,不斷創新工作思路,以此來增強內蒙古科技實力, 提升、發展咱內蒙古的科技支撐力量,從而實現我區經濟可持續發展,富民強區的目標。我作為一名剛剛走出學校的畢業生,更應該以身作則,將創新與發展結合起來,努力成長為一名優秀的“四有”新青年。在此,我提出以下觀點,希望與大家溝通和交流。
首先是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
顧名思義,科學發展觀就是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這就要求我們既要積極進取,又要量力而行,必須通過科技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電廠是在國計民生中具有極其重要地位的經濟組織,在電廠工作的我們責任重大,要做到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發展觀,既要立足當前,又要著眼長遠,在工作中做好每一件事情,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實現電廠的科學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是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所謂創新,就是用新的思維方式、創造性的工作思路去指導我們的日常工作。具體到我們的工作中就是要樹立與知識經濟時代相適應的思維觀念,具有追求真理和探索未來的決心和勇氣。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自身的發展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知識結構,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尤其是在節能和環保方面,我們要進一步地研究與探討,不僅要為國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促進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時還要進一步增強我們內蒙古的科技實力!
再次我們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在電廠工作的我們,自身的發展與電廠的發展緊密相聯,電廠的未來就是我們的未來。因此,我們不能只是簡單地追求個人政治與經濟地位,更重要的是要在奉獻中尋找自我的價值,目光應該更加長遠,與電廠同發展、共命運。我們必須認識到人生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收入多少、地位高低和名氣大小,更要有健康的人格、深厚的文化修養、良好的心理素質、自主豁達的生活態度。特別是對企業、對社會要有責任感。我們要實現這些人生目標,就必須把自身的發展要求與國家、社會、民族的發展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人生的價值。
對於我們在具體工作崗位工作的員工,我們要有責任感與使命感。這不是一句空話,這需要我們在實踐中去腳踏實地的做,一步一個腳印的去履職盡責。總之,做為電廠一名普通員工,我們應該加強社會責任感,在工作中學習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推廣和使用科學技術。成為實現科技創新、科學發展的實踐者、參加者。最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是它激勵我投身於電力事業中。
相信大家大部分人都聽說過日本日立公司吧,它在北海道有一家專門製造電扇的工廠,但是由於產品單調,銷路不好,一直都處於虧損的地位,當時該工廠的經理偶然發現在這裡很多農民靠塑料大棚種植農作物,而大棚需要換氣用的風扇,於是就自作主張生產換氣扇,為此得到了當地農民的歡迎,產品銷量大大提高。
某一日,日立的總裁來到這裡考察,看見此"不務正業"的現象,就問是怎麼回事,經理很巧妙地答道:這是創新後的電扇啊。總裁覺得很有意思.於是大力注入資金大力生產這種電扇,結果若干年過去了,該工廠一躍成為日本唯一一家專營各類工業用風扇的廠家!
其實,日立公司的成功就是一種創新,他們在創新中得到發展,他們揚長避短,在小事中發現機遇,對電扇進行改革創新,最終取得了成功。同樣我們在工作中如果學會創新的話,學會發現,另闢蹊徑,就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非常感謝能和大家分享我的觀點與心中的感慨,謝謝大家。
創新演講稿範文三:
國際社會通常把創新作為評價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這印證了一個樸素而深刻的道理,在當今時代,創新能力越來越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持續成長的重要動力。創新,是熔責任、勇氣、辦法、態度、精神於一爐的實踐。在知識經濟時代,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十分重要。概括地說,就是繼承前人,又不因循守舊;借鑑別人,又有所獨創;努力做到觀察形勢有新視角,推動工作有新思路,解決問題有新辦法,使各項工作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實踐是創新的基礎,離開實踐,創新便成了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實踐的過程,在某種意思上說,就是理論與現實、主觀與客觀相結合的過程,規定我們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經驗告訴我們,創新應該一切從現實出發,以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中心,著眼於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敢於摒棄不合時宜的認識、觀念、做法,形成切合現實的路線、方針、政策,成長我們的事業。
中國有句格言:“常有所疑———創新的發端,勇於破疑———創新的能源。”魯迅先生曾說過,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很可佩服。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無畏,首先是一個長於質疑的發現者。大部份事實表明:從常見的、通通的、重複出現的現象中發現規律性的東西,這是一個重要的辦法;其中勇於質疑、善於發現,則是不斷創新、有所創造的源泉。有位作家說:“學習是一個人的真正看家本領,是人的第一特點,第一長處,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學習的結果,學習的恩澤。”創新也是學習的恩澤。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或個人,要進步要成長,都要有一股推動其不斷向上的動力,使人們能夠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創造力,由此推動人們自強不息,努力奮鬥。這個動力的形成,正是基於勤奮學習和知識累積。人們越學習,未知的邊界越大,人們也就越感到自身知識的缺乏;而越不斷學習積累,越能不斷有所創造。創新,需要誠實和謙遜的態度。有人說,謙遜是一種坦然面對成就和榮譽的精神境界,是一種求真務實、甘當學生的思想品格。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這既是屢創科研佳績的重要條件,也是永不滿足開展探索創新的精神動力。
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呼籲:“在當前科技界和社會上一些地方呈現浮躁偏向的時候,院士們更應嚴於律己,戒驕戒躁,腳踏實地,奮發創新,力爭為社會進步、民族興旺、國家強盛作出更大的貢獻。”時代在成長,社會在進步。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我們更需要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自覺地把創新作為一種不懈的追求,始終保持一股闖勁、衝勁、韌勁,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寬廣胸懷與氣度,開拓創新。這樣,我們才能爭創一流的工作水平和業績,在偉大實踐中不斷有所發明、有所發現、有所創造、有所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