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湯圓的日記

  湯圓是中國漢族的代表小吃之一,歷史十分悠久。湯圓起源於宋朝,當時明州***現寧波市***興起吃一種新奇的食品。下面小編為你帶來內容,希望同學們喜歡。

  篇一

>

  今年的元宵節我在學做湯圓。

  今天,我剛從午睡中醒來,走出大廳看見奶奶正在搓著一團粉團,我問:“奶奶你搓粉團幹嘛?”奶奶說;“彬彬想吃湯圓嗎?”我說:“當然想吃。”奶奶說;“想吃就動手。”

  我說:“好啊。”原來奶奶是用粉團來搓湯圓,這一次我吸取削馬蹄失敗的教訓,先細心觀察奶奶怎樣包湯圓,然後,捲起衣袖,從粉團裡捏出一塊小粉團,搓圓雙手合起來把粉團壓扁,用粉團把片糖粒裹起來再搓圓放到碟裡,奶奶看見了說:“這湯圓包的真好,是你包的嗎?”我說:“是啊。”奶奶說:“彬彬看來你學新的也學的挺快的。”我說:“我用心唄。”奶奶說:“你學習也這樣就好了。”我說:“我一定會的。”

  那個看起來圓圓的湯圓實際上是很有技術的。

  篇二

>

  每年春節,我們家都少不了包湯圓,包湯圓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象徵著全家團團圓圓。

  記得我剛剛學做湯圓的時候,那時,我正在廚房裡玩耍,看見媽媽在那兒包湯圓。她包的湯圓好看極了,我真羨慕。於是我就叫媽媽教我做湯圓。

  按媽媽說的,我先把麵粉倒在小盆裡,然後再加一點水。我問媽媽這點水夠不夠,媽媽連連說:“不夠,不夠”。於是我加了一大盆的水,又問媽媽:“現在夠了嗎?”“哎呀!太多啦!”媽媽說著,就拿起了一包麵粉倒入了小盆中幫我和粉。和粉後,就開始揉粉團了。我把粉團揉成圓圓的,像個大西瓜。然後,我又把一塊塊小粉團搓成了小鳥湯圓、小兔湯圓、青蛙湯圓、小貓湯圓……。廚房裡充滿了我和媽媽的笑聲。

  做好了,媽媽又讓湯圓們當了一回跳水運動員。在媽媽的運作下,它們一個個有規律地跳進鍋中了。過了一會兒千奇百怪的湯圓出鍋了。我看著我的傑作,我開心極了。

  媽媽說,湯圓是代表著幸福團圓,他的名字就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美好祝願。

  篇三

>

  我很喜歡吃湯圓,我覺得湯圓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東西。喜歡吃湯圓當然也要學習做湯圓啦,不是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嘛!

  有一天,奶奶說:“做湯圓了,做湯圓了。”我一聽到,就飛快地下樓了。

  我一下樓就看見他們在做湯圓。我說:“我也要做湯圓。”媽媽說:“好啊。”我就很快地做了起來。我看他們怎麼作湯圓,我就學著怎麼做。

  我先把白粉放到桌上,然後把他揉起來,又把他敲扁。我發現自己做錯了,做成了扁扁的湯圓了。他們看見了,就哈哈大笑。我傷心極了,決定重心做。我又照著他們做。之後,終於做出來了。

  後來,我又多做了幾個,就這樣我學會了做湯圓了。

  吃著自己做的湯圓,我覺得自己的做的湯圓真甜啊!以後我還要經常給自己做湯圓吃!
 

看了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