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孩子保健的注意事項

  春季孩子保健需要注意什麼呢?春季是小兒患呼吸道感染的高發季節,做好孩子的保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那麼春季孩子保健需要注意什麼呢?下面小編給大家詳細講解相關知識吧。

  春季孩子保健需要注意什麼

  春季,由於小兒呼吸道的抵抗力差,感冒患兒春天明顯增多。現在大部分父母都掌握了一些育兒的保健知識,一見到孩子鼻塞、流涕、打噴嚏、咽痛、乏力、高燒……這不是感冒了嗎?專家:不一定,可能是小兒支原體肺炎,又或是流行性腮腺炎。

  打噴嚏流鼻涕是感冒?四種疑似感冒呼吸疾病

  1、肺炎支原體感染貌似感冒的症狀:發熱、頭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適。

  臨床症狀:肺炎支原體感染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以冬春季多發,小兒多見。多數患兒出現發熱、頭痛、畏寒、咳嗽、全身不適、食慾不振等症狀。咳嗽初期為乾咳,後轉為頑固性劇烈咳嗽,無痰或伴有少量黏痰。

  特別是夜間咳嗽較為明顯,嬰幼兒表現為喘憋和呼吸困難,嚴重者可發生支原體肺炎。肺炎支原體感染還可能引起呼吸道以外其他器官的病變,如心肌炎、肝炎、關節炎、腎炎、腦膜炎、溶血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

  防治對策:肺炎支原體感染應及早治療,家長要讓患兒多休息,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還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和營養,鼓勵孩子多飲水,給孩子做一些營養豐富而又易於消化的食物,且宜少食多餐。

  由於支原體肺炎具有傳染性,且易復發,因此治療要徹底,患病期間要注意隔離。肺炎支原體感染的預防主要靠增強體質。應多帶孩子開展戶外活動,進行身體鍛鍊,尤其加強呼吸運動鍛鍊,改善呼吸功能。

  2、過敏性鼻炎貌似感冒的症狀:鼻塞、流涕、打噴嚏。

  臨床症狀:鼻塞、流涕、打噴嚏症狀“剎不住腳”,而且無論是抗生素還是清熱解毒的中藥對此症狀都毫無觸動。患兒就像《白雪公主》裡的小矮人“噴嚏精”一樣,每天要換洗數條手帕,或用去一盒盒抽紙。

  鼻塞狀況嚴重到躺著睡不著、偏要坐著睡的地步。如果以上症狀都存在,又逢春暖花開都要經過兩個月以上的感冒反覆發作,基本可以判定你得的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

  防治對策:首先要遠離過敏源,戶外的過敏源主要是花粉,因此,在春季空氣中飄浮有大量花粉時,要避免在早上5點到10點間外出。加強鍛鍊,增加機體抵抗力,也可針對過敏源進行脫敏治療。

  3、流行性腮腺炎貌似感冒的症狀:發熱、頭痛、全身不適。

  臨床症狀: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常在冬末春初流行,多見於兒童。常以普通感冒形式出現,表現為體溫增高、頭痛、肌痛、全身不適等。1~2天后感覺一側或兩側耳垂下痠痛、腫脹***腮腺腫大***,張口、咀嚼困難,或伴有嘔吐。

  多數患者不經治療或對症處理後1~2周可逐漸好轉,而且能得到終身免疫。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化膿性腮腺炎及各種併發症,如腦炎、副睪炎、急性胰腺炎和腎炎等。

  防治對策:接種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是最佳的預防方法。對於流行性腮腺炎,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治療。腮腺腫痛較嚴重者可採用中藥治療,高燒不退時可服用退燒藥。

  孩子在患病期間要好好休息,多喝開水,勤用涼開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宜吃流質、半流質飲食,減少咀嚼,以避免引起疼痛;忌食酸味食品,因酸味食物可刺激腮腺分泌,加重疼痛。

  4、麻疹貌似感冒的症狀:發高熱、咳嗽、精神萎靡。

  臨床症狀:由麻疹病毒引起,嬰幼兒多發。麻疹前期表現為發熱、頭痛、流涕、怕光伴有眼結膜充血。過3~4天后熱度升高,面板逐漸出現玫瑰色斑丘疹,先從耳後髮際開始發出,漸及前額、面頰、頸項、軀幹及四肢,最後發至手掌及足底,皮疹出齊後逐漸褪去,留有色素沉著。

  出疹期間全身症狀加重,體溫更高,達40℃左右,同時出現精神不振、嗜睡或煩躁不安現象,部分病人有怕光現象,面部有輕微浮腫。

  防治對策: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的最佳辦法,還要切斷傳染源,一旦發現罹患麻疹要及時隔離治療,飲食須清淡。護理者應穿隔離式罩衣,戴口罩及勤於洗手,對於病人長住的臥室,每天1~2次的紫外線消毒可殺滅空氣中的麻疹病毒。

  春季小兒保健的注意事項

  1、鹽的妙用

  家長可以為幼兒用鹽刷牙。家長也可以用鹽水為幼兒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潔。可以在早晨讓幼兒喝點鹽水對腸胃有清潔和清熱解毒的功效。

  2、姜水的妙用

  姜水可以浸腳,也可以用毛巾以姜水趁熱為幼兒擦擦胸口和背部。這樣做可以增強心肺功能,提高身體抵抗能力。民諺“春天猴兒面,陰晴隨時變。”在這乍暖還寒、風涼氣燥變化無常的春季裡,天氣直接影響呼吸道粘膜的防禦功能。俗話說,“百草回芽,百病發作”,春季也是流行性腦膜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肋腺炎、水痘、白喉、麻疹、猩紅熱多種小兒疾病的流行季節,因此,春季防病保健很是重要。

  3、春季當心風傷人

  春季是風的季節,是風向對人體影響最顯著的季節。其原因是我國大陸的春季冷暖氣團、東西氣流交替頻繁,天氣特點為時而冬冷型,時而夏熱型;忽而乾躁,忽而陰溼;氣壓亦時高時低,很不穩定。不論哪種風向都可對人體產生較大影響。幼兒對氣候環境變化雖然有一定的適應能力,但對春季風向多變的氣候特點的適應性較差,對與風向驟變而帶來的冷暖、乾溼、陰晴和氣壓高低的變化,因幼兒***尤其是體弱兒***,生理機能調整速度緩慢,更易誘發疾病。因此春季是兒童發生各種流行性疾病的高峰季節,家長應根據天氣變化,適時給幼兒增減衣服,防止風寒等症侵襲。同時要加強幼兒的體育鍛煉,每天早晨堅持在8:30之前入園,參加晨間體育活動,增強幼兒肌體對病原體的抵抗能力,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