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特點

  隨著老齡人口的逐漸增多,老年人的健康成為社會關注的新問題。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告訴你,歡迎參閱

  老年人生理特點

  1、體表外形改變:

  老年人鬚髮變白,脫落稀疏;面板變薄,皮下脂肪減少;結締組織彈性減低導致面板出現皺紋;牙齦組織萎縮,牙齒鬆動脫落;骨骼肌萎縮,骨鈣喪失或骨質增生,關節活動不靈;身高、體重隨增齡而降低***身高在35歲以後每10年降低1cm***;指距隨增齡而縮短。

  2、器官功能下降轉自:

  老年人的各種臟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減退,如視力和聽力的下降;心臟搏出量可減少40%~50%;肺活量減少50%~60%;腎臟清除功能減少40%~50%;腦組織萎縮,胃酸分泌量下降等。由此,導致老年人器官儲備能力減弱,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容易出現各種慢性退行性疾病。

  3、機體調節控制作用降低:

  老年人動作和學習速度減慢,操作能力和反應速度均降低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加之記憶力和認知功能的減弱和人格改變,常常出現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免疫防禦能力降低,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免疫監視功能降低醫學教育`網蒐集整理,容易患各種癌症。

  老年人的心理特點

  有道是“好漢不提當年勇”,可是有些老年人就喜歡談“當年勇”,動不動就自我吹噓,提當年的自己多麼“有能力”,聽得家人都煩了,他們自己卻渾然不覺,依然講得津津有味。

  心理學家將這種心理現象稱之為“迴歸心理”,即迷戀過去,喜歡沉浸於過去的回憶之中,認為過去比現在美好。 一般來說,兩類人容易有迴歸心理:生活中不得志者和老年人。前者因對自己的處境不滿而又無能為力,只得從過去的回憶中尋找安慰。

  老年人由於機體組織出現退化,思維能力會變得遲緩,近期記憶也會下降,對新事物的學習比較困難。這個時候,遠期記憶還沒有完全減退,因此就會對儲存在大腦中的往事反覆敘述,來填充最近記憶力的不足。所以,老人的“嘮叨”,是為了獲得心理上的平衡和安慰。

  還有,退休後的老人變得清閒,會產生無用感,覺得自己不再像以往那樣被需要、被重視,與子女見面的機會又少,缺乏足夠的溝通,內心難免會產生孤獨寂寞的感覺。

  所以,對於退休在家的父母,做子女的要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心,鼓勵父母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練練書法、養養花、看看書等。鼓勵父母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加強體育鍛煉,散步、慢跑、練太極拳等都可以。當然,平時再怎麼忙也得抽點時間多回家看看父母,與他們聊聊天,讓父母減少孤獨感和寂寞感。鼓勵父母多參加社會活動,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對於老人總提“當年勇”,子女要給予充分的理解。對於老年人來說,自我吹噓總比整天唉聲嘆氣、自輕自賤要好得多,至少有利於其身心健康,因為它能激發心理活動,提高思維、情感的興奮度,強化樂觀的心態。所以,對於喜歡自我吹噓的老年人,子女要多迎合,多稱讚,少潑冷水,儘量使其獲得精神上的快感。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