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運動規則發展介紹

  排球,球類運動專案之一,運動起源於美國,那麼你知道排球的發展規則有什麼變化嗎?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於排球運動規則發展的相關資料,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排球運動的規則發展

  第一個排球規則是美國人卡麥隆***J.Y.Cameron***先生通過斯波爾丁體育出版社出版的。當時它規定採用“輪轉制”、“每局15分”,1918年又作出了上場人數為6人的規定。從此,歐美開始流行6人排球。

  斯普林菲爾德學院是排球的發源隊,該院的青年會是最早傳播排球運動的組織。基督教青年會的幹事、傳教士、春田學院畢業的學生,以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美國軍隊,都成為排球運動的初期傳播者。排球1900年第一次傳入加拿大。同年傳入亞洲的印度。

  1919--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美國軍隊將排球帶到歐洲。至於排球是於何時何地由何人介紹到中國的,已無法考證。但現有的歷史資料證明,早在1905年在中國的南方廣州、香港等地就已開展了排球活動。在排球運動傳入我國的初期,除一些教會學校開展並傳播外,基督教青年會在推廣和傳播這個專案上,也引起了相當的作用。

  排球運動,1900年傳入亞洲,在開展的初期上場人數不是6人而是16人。據菲律賓排球介紹人、美籍F·S勃朗先生說:“當時美國有體育館,較適合於6人排排球。亞洲人多,又多在室外進行,要考慮多數人能參加排球運動。”因此F·S勃朗先生和F·H勃朗先生向菲律賓和日本介紹的都是16人制排球。

  故在1913年的第一屆遠東運動會上採用16人制。1919年第四屆遠東運動會上演變為12人制,1927年第八屆遠東運動會上演變為9人制,1950年7月,在中華全國體育總會舉辦的全國體育工作者暑期學習會上,首次介紹了6人制排球規則與比賽方法,1951年正式採用6人制。從此,6人制排球在全國逐步地開展起來。

  排球基本規則介紹

  1.排球比賽的場地和裝置

  a.比賽場地

  分比賽場區和無障礙區。比賽場區為長18米,寬9米的長方形,其四周至少有3米寬呈長方形對稱的無障礙區,從地面量起至少有7米的無障礙空間。國際比賽的場區邊線外的場區至少5米,端線後至少9米,上空的無障礙空間至少12.5米。

  b.比賽場地的場區

  比賽場區:由中線的中心線分為長9米、寬9米的兩個相等的場區。

  前場區:每齔∏各劃一條距離中線中心?米的進攻線***其寬度包括在內***。中線與進攻線之間為前場區。

  換人區:兩條進攻線的延長線之間,記錄臺一側邊線外的範圍為換人區。

  發球區:在兩邊的端線外,兩條邊線的延長線上,各劃兩條長15釐米,

  垂直並距離端線20釐米的短線,兩條端線之間為發球區。發球區的深度延至無障礙區的終端。

  準備活動區:在兩個無障礙區外的替補席遠端,劃3*3米見方的區域為準備活動區。

  c.比賽場地的要求

  地面:必須平坦、水平、劃一。世界性比賽場地地面只能為木質或合成物。

  界線:寬均為5釐米,其寬度包括在各個場區內。

  顏色:室內必須為淺色。界線顏色要與地面顏色不同。世界性比賽場地界線為白色,比賽場區和無障礙區分別為不同的顏色。

  溫溼度和照明:室內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0攝氏度***50華氏度***。照明度為1000--1500勒克斯。世界性比賽的室內溫度,最高不得高於25攝氏度***77華氏度***,最低不低於16攝氏度***61華氏度***。溼度不得高於60%。

  d.比賽的器材與裝置

  器材除規定的網柱、球網、標誌帶、標誌杆和比賽球外,還有以下裝置:

  球隊用的長椅:長度至少應能坐9人。

  記錄臺:一般坐兩個人,一名正式記錄員,一名輔助記錄員。國內比賽一般只有一名記錄員和一名廣播員在記錄臺就座。

  裁判臺:要能升降,下部要用防護套包好,以防隊員救球時受傷。

  量網尺:長度要在2.50米以上,並在男子網高2.43米和女子網高2.24米處畫標記,同時在這兩個高度上方2釐米處畫上另一種標記。

  氣壓表:比賽球的氣壓為0.40-0.45公斤/平方釐米,所有比賽用球的氣壓必須一致。

  比賽用球和球架:要求將5只比賽球放到球架上,比賽採用三球制。

  計分器:能顯示雙方的比賽分數、雙方的暫停和換人次數。

  換人牌:為1-18號,兩側的顏色最好有區別,並用盒子裝好。

  拖把:需要六個拖把供擦地員使用。

  小毛巾:至少需要十塊供擦地員和撿求援球員使用的小毛巾,毛巾最小為4釐米見方,最大為40釐米*80釐米。

  氣筒:球壓不足時,供充氣用。

  蜂鳴器:最好能讓教練員和記錄員都能使用。

  表格:包括記錄表、位置表、成績報告單和廣播員用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