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及藥用價值

  茯苓為寄生在松樹根上的菌類植物,形狀像甘薯,外皮黑褐色,裡面白色或粉紅色,產於雲南、安徽、湖北、河南、四川等地,它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一起來了解吧!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作用什麼?

  1. 治療頭痛

  土茯苓30~60g,最大劑量120g.再根據不同證型加用相應藥物.治療頑固性頭痛45例, 顯效17例,好轉27例, 總有效率97.8%.用藥時間最短7天,最長3個月.〖河北中醫 1988;10***6***:4〗

  2. 治療膝關節積液

  以身痛逐淤湯為基礎方, 加大土茯苓用量,輕則30g,重則達120~240g.一般病情輕者20劑即可見效, 重者100劑收功.〖江蘇中醫雜誌 1986;7***9***: 21〗

  3. 治療急性菌痢

  土茯苓***鮮***、車前草***鮮***各90g,穿心蓮30g .加水1 500ml,煎至1 000ml.每服40ml,每日3~4次.治療67例, 全部治癒.平均治癒天數為3.8天.〖新醫學 1972;***7***:14〗

  4. 治療鉤端螺旋體病

  土茯苓60g,甘草9g,每日1劑, 2次煎服.病重體質較好者,土茯苓可加至150g,酌加黃芩、防己、茵陳、澤瀉.治療80 例, 一般服用2~3劑,重者4~5劑痊癒.〖全國中草藥新醫療法展覽會資料選編 1971: 91〗

  5. 治療梅毒

  a.土茯苓60~240g***必要時可加至250g 以上***, 蒼耳子、白鮮皮各15g,甘草3~10g,水煎, 日1劑,3次服, 20天為1療程.治療梅毒400例,其中隱性301例.通過3次血清檢驗, 轉陰者357例,進步者26例, 無效者17例,總有效率為95.75%.〖福建中醫藥 1960;***3***:19〗

  b. 土茯苓45~60g,雙花15~21g,生甘草 7.5~10g,文火煎煮3次, 混合濃縮藥液100ml,每日1劑, 分2次服,2個月為1療程.治療8例***梅毒***晚期麻痺性痴呆患者, 精神症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腦脊液、康華反應全部轉陰.〖浙江醫學 1961;***2***: 67〗

  6. 治療丹毒

  土茯苓、野菊花各30g,冷水浸泡片刻, 水煎分2次服,每日1劑.治療15例, 服藥3~6劑全部治癒.〖江蘇中醫雜誌 1980;***3***:41〗

  7. 治療銀屑病

  土茯苓60g,研粗末包煎, 每日1劑,2次分服, 15劑為1療程.一般用藥2個療程,皮疹減少, 鱗屑變薄;3~4個療程皮疹開始消退.治療50例,痊癒25例, 顯效14例,有效7例, 無效4例,總有效率92%.〖黑龍江中醫藥 1988;***3***: 24〗

  8. 治療淋病

  土茯苓25g,雙花、板藍根、車前子各20g,黃柏、木通、扁蓄、澤瀉、甘草各15g,水煎服, 每劑服3次,每日2次, 12~18劑為1療程.治療72例,痊癒54例, 有效13例,無效5例.〖實用中醫內科雜誌 1991;5***4***:24〗

  9. 治療慢性盆腔炎

  土茯苓30g,雞血藤、忍冬藤、薏苡仁各20g,丹蔘15g,車前草、益母草各10g,甘草6g.每日1劑, 復煎,分2次服.隨證加減.另用藥渣加白酒炒熱外敷患處腹部相應部位, 或用穿石破、細辛、桃仁、皁角刺、三稜、莪術等藥研粗末用水拌溼後裝入袋內隔水蒸30分鐘,取出敷患處, 每日1次,每次30分鐘.月經第5天開始, 敷10天停藥,連敷3個月.治療94例, 治癒68例,好轉 15例, 無效 11例***其中 5例為結核性盆腔炎***.療程最短7天,最長4個月.〖廣西中醫藥 1991;14***2***: 52〗

  10. 治療小兒先天性梅毒性口炎

  病兒母每日服土茯苓9g,病兒每日服土茯苓6g,水煎分3次服.治療小兒先天性梅毒性口腔炎1例, 服藥第4天,小兒全身紅疹全消, 口腔潰爛亦大見好轉,共服藥八、九天完全治癒.〖上海中醫藥雜誌 1957;***8***:18〗

  中藥茯苓的藥用價值:

  茯苓是一種藥食兼具的真菌菇類,是多孔菌科真菌的乾燥菌核,別名有白茯苓、雲茯苓、茯菟、伏靈、鏡苓、雲苓、皖苓、鄂苓、閩苓、鬆茯苓。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

  茯苓味淡而能滲溼,味甘而能補虛,能瀉能補,兩得其宜之藥也。它可以利水溼以治水腫小便不利,化痰飲以治咳嗽、痰溼入絡之症,健脾胃而能止瀉止帶,寧心神治驚悸失眠。而且,茯苓藥性平和,無傷正氣之弊,因其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對脾虛溼盛、正虛邪實之證尤為適宜。茯苓分為四個部分,並有不同的功效。

  ①茯苓皮:茯苓菌核的外皮,功能利水腫。

  ②赤茯苓:削去外皮後的淡紅色部分,功能滲利溼熱。

  ③白茯苓:切去赤茯苓後的白色部分,亦稱茯苓,切成小方塊,功能滲溼健脾。

  ④茯神:白茯苓中心抱有細鬆根者,切成方形薄片,功能寧心安神。

  茯苓能提高身體免疫能力,被譽為中藥“四君八珍”之一,是多種方劑配伍的要藥及常用中成藥的重要原料。茯苓還常被用於藥膳與保健食品中,如茯苓糕、茯苓餅、茯苓包子、茯苓茶等都是有名的滋補食品。

  現代藥理研究證實,茯苓具有抗炎、抗氧化、調節免疫、抗腫瘤、鎮靜、利尿、止吐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