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導遊歡迎詞大全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江蘇的一些導遊詞,歡迎閱讀借鑑,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明十三陵景點定陵解說詞

  定陵位於昭陵東北大峪山下,建築規模取法其祖父明世宗的永陵,規模稍次,是十三陵中第三大陵。其中埋葬著明代第十三代帝王萬曆帝朱翊鈞和孝瑞,孝敬兩位皇后。陵主萬曆帝朱翊鈞,廟號神宗,諡號顯皇帝。1572年至l620年在位,lO歲登基,在位48年,享年58歲。以萬曆十七年為界,神宗朱翊鈞的一生可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在內有皇太后李氏和大太監馮保管束,在外有首輔大臣張居正的主導,國家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自從這幾位對朱翊鈞有約束力的人先後去世,國家機器就幾乎停擺。也是在這個時候,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明朝從此開始走向滅亡的道路。從萬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592—1599***,在萬曆帝朱翊鈞的決斷下,靡費數百萬”,損失了眾多兵將,把企圖吞併朝鮮的,由豐臣秀吉率領的侵朝日軍趕出了朝鮮,從而鞏固了中朝的關係。

  孝端皇后王氏,浙江餘姚人,永年伯王位的女兒。萬曆6年入宮,正坤寧宮42年,一生恬淡清和。萬曆48年***1620年***4月6日去世。諡號孝端皇后。孝靖皇后王氏,河北宣府人,父親錦衣衛百戶。萬曆年6年入宮,侍奉慈聖皇太后。被萬曆皇帝私幸生下皇子朱常洛。萬曆39年病勢,以貴妃禮葬在東井平岡底,光宗***朱常洛***繼位追諡母親為皇太后,禮儀未行,光宗去世。熹宗***朱由校***繼位追諡奶奶為孝靖太皇太后,遷葬定陵地宮。

  萬曆十一年***公元1583年***,年僅2l歲的萬曆皇帝,借祭陵之際,開始選擇自己的陵址。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公元590年***。耗銀800萬兩。如今定陵地面建築大部分被毀,寶城,明樓,寶頂儲存尚好。定陵前的神宮聖德碑照例沒有字,所以被稱為無字碑”。碑頂雕有云龍交盤,碑下端雕有海水紋圖案,碑座是一個昂首遠眺石璧璽,傳說是龍的九子之一。十三陵中,除長陵外,陵碑都沒有碑文,歷史學家認為,十三陵的無子碑存在與明嘉靖帝有很大的關係。明初皇陵碑記都由嗣皇帝撰寫。南京孝陵的陵碑,其碑文由成祖朱棣親撰。北京長陵的陵碑其碑文由仁宗朱高熾親撰。十三陵陵區中,獻,景,裕,茂,泰,康六陵門前,原本沒有碑亭的設定,也就不存在嗣皇帝撰文的事。到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六陵碑亭及石碑相繼建成,理應由嘉靖帝撰文刻碑。但嘉靖帝迷戀酒色,又為尋求成仙”而忙於煉丹,全然無暇顧及。因此六碑空空如也。永陵以後的各陵,因祖宗陵前碑上無字,嗣皇帝們也就樂得不寫了。加上明中葉後,皇帝多無成就,如不粉飾,則不能立碑;如加以粉飾,又有違祖訓,因此也就索性無字”了。

  定陵的凌恩門和凌恩殿在清兵入關時遭到嚴重破壞。目前定陵內可見到的那兩座高石臺基,分別是凌恩門和凌恩殿的遺址。

  凌恩殿也叫享殿,它是皇帝和隨從舉行祀禮大典的地方。凌恩門位於凌恩殿前。LING恩殿前原建築面闊七間,清兵入關後曾遭破壞。到乾隆年問,乾隆帝為籠絡人心,進行了恢復性修整。就地取材將其縮為面闊五間的殿宇。後又遭破壞,因此今天就只有遺址了。

  明樓前左右兩側,各有一座展覽室。南側為第一陳列室,主要陳列萬曆皇帝的隨葬品,北側為第二陳列室,主要陳列兩位皇后的隨葬品。

  明樓為石結構建築,彩漆修飾,故它和寶城始終未遭嚴重破壞,以至成為定陵地面上儲存最好的建築。在明樓的黃色琉璃瓦上,鑲有一塊高大的石榜,刻有陵號定陵”二字。明樓內的碑額上篆有大明”二字,明樓與寶城相連,寶城是一道用城磚壘起的圓形大牆,中間有一人工堆成的土丘,即皇陵的墳頭,稱為寶頂。寶頂下就是地宮了。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挖掘了地宮的陵墓。

  1955年10月,吳晗,郭沫若,範文讕,鄧拓,矛盾等人上書國務院建議開挖明陵,經中央批准後成立了長陵發掘委員會,趙其昌,白萬玉分別任正副隊長。1956年5月l9日,正式開挖定陵。首先在寶城城牆內側,正對牆外露出券門的位置開挖第一條深溝。挖掘中發現了定陵的隧道門”,其內藏有一塊石碣,上刻寶城券門內石碣一座,城土襯往裡一丈就是隧道棕繩,繩長三十四丈二尺,是金剛前皮”。由於種種原因,隧道門”沒有從外面開啟,因此這塊石碣也就是沒有被及時發現,而是在開啟地宮後,整理隧道門”時才被發現,致使錯過了開啟定陵的極好時機。1956年7月6日,為減少挖掘的土方量和儘可能的少砍伐寶頂上的松柏古樹,按隧道指示的方向,定陵挖掘委員會的隊員們直接在明樓後,正對寶頂的方向,開挖第二條探溝,然而卻一無所獲。挖掘工作受阻。隨著探溝的拓寬,9月2日,民工欒世海發現了一塊小石碑,上面刻有此石至金剛牆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字樣。嚇鼐認為這是開啟定陵地宮的鑰匙,故成為挖掘定陵以來出土的第一件珍貴文物。之後不久,考古隊員們按小石碑指示的方向,在第二條探槽西側,與其垂直,隔開兩米處,對準寶頂的地下中心方位,開挖第三條探槽。終於l957年5月19曰,找到了金剛牆的封口,並於當年9月19日,拆開了金剛牆上封砌成圭”字型的城磚。l957年10月5日上午,趙其昌等人用鐵絲和木板將頂門的自來石”移開,就這樣打開了這座沉睡了337年的地宮大門。經發掘證明,定陵地宮沒有暗箭傷人的機關,沒有活人殉葬,也沒有被盜。

  定陵整座地宮均採用石料發券的建築手法,可謂是一地下無樑殿”。地宮深27米,總面積1195平方米,是陵墓中最主要的部分,且由前,中,後和左,右五個廳組成。前,中,後3殿間各有一道結構相同的石券門,皆用漢白玉雕成。橫置在門扇上的青銅管扇重達l0噸,牢牢地銜住門樞,使得石門的重心偏向門軸,故縱然漢白玉石門看上去很笨重,在如此這番佈置下,照舊可以開閉自如。關門後又用一塊自來石”由內而外地將門頂住,這樣一來使得從外面開門就困難多了。地面採用金磚”鋪地。中殿左右兩側有兩條甬道,分別通往左右配殿。甬道也裝了石門,使用石料是青石,形式和前殿一樣,但做法較簡單,且比前殿略小。中間的棺床用漢白玉壘砌而成,金磚鋪面。地宮內帝后的陵寢建築,無論是券門的高度,通道的寬度,棺床棺槨的規格等,差異都較懸殊,生動體現了中國封建禮教男尊女卑觀念下規制的嚴明。

  在定陵的地宮中,前殿及兩個配殿中都沒有任何陳設。

  中室,也辰中殿,位於前後左右四室中央。其底部陳列有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后的漢白玉神座。三神座之前,各有黃色琉璃五供和嘉靖年制的青花雲龍大瓷缸一口。大瓷缸是為長明燈。漢白玉神座和帝后生前用的御座一樣,萬曆皇帝的神座靠背和扶手各雕有龍頭,象徵帝的威嚴;皇后的神座雕風頭,象徵後的威儀。三個神座原呈品,,字形排列,設置於中殿。開放遊覽後,改為並列陳列,以利於遊人通行,觀賞。

  後室,也稱後殿或皇堂,為玄宮主室。後室四面牆壁用條石壘砌,頂為石拱券,室內地面鋪以方形‘花斑岩。正中靠牆設棺床,棺床為須彌座形式,面鋪花斑石,鑲以漢白玉石邊。在棺床中央有一個長方形的孔穴,中間填著黃土***黃土是點穴是鏟的第一鏟黃土***,稱金井”。金井在明,清帝王陵寢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當萬年吉壤”選定之後,風水家便要開始點穴,即確定金井的所在位置。其後一項工作就是挖掘金井,以判定工程地質的情況。在整個設計中,金井就是控制整個地宮及陵寢建築割格局的基準點。在棺槨四周及棺槨內放有玉石,或者死者口含玉器,是為玉葬”。金井玉葬”是封建時代最高等級的葬禮。

  棺床上安放有萬曆皇帝和兩位皇后的棺槨。正中位於金井之上的是大行皇帝萬曆帝梓宮,其左為孝端后王氏棺槨,右為孝靖后王氏棺槨。棺床兩側還有盛放隨葬器物的朱漆木箱26只。

  定陵共出土各種文物3000餘件,其中有皇帝的各種禮冠,皇后的各種鳳冠。帝后的服裝,面料,首飾,玉帶,玉佩,衣料,禮器,金銀錠,兵器,瓷器,冥器等等,件件看來都還熠熠生輝。

  冕:古代帝王最高貴的禮冠。定陵出土的神宗冕冠有兩頂,一項在其棺內,一頂在隨葬箱內。冕的形制帽子部分為圓形,外蒙黑紗,內襯紅絹。朱翊鈞的這兩頂冕冠制度,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文物。

  翼善冠:這種形式帽子,據說是李世民創制的。定陵共出土三頂翼善冠,兩頂為烏紗翼善冠,一項為金絲翼善冠,其中又以金絲翼善冠最為精美。這頂金絲翼善冠重862克,由518根直徑0.2毫米的金絲編制而成,可謂純金打造。所編花紋空隙均勻,輕盈剔透,似翼如紗。

  袞服:古代帝王最高等級的禮服之一。定陵出土的袞服共有五件,其中刺繡三件,緙絲兩件。每件袞服上飾以十二章紋,十二團龍。這幾件袞服中,尤以兩件緙絲製品極為珍貴。它們大量使用赤金圓線織緯,而且把孔雀羽絨織進圖案中。幾十種顏色的彩絨和絲線搭配組合,使得袞服溢彩流光,而不失莊嚴華貴。緙絲織造藝術就十分繁複,精密,加之這兩件袞服所用織造材料又異常稀有,所以更顯得非比尋常的尊貴了。

  江蘇省南京明孝陵導遊詞

  各位遊客:南京有“帝王之洲”之稱,各個朝代在南京都留下了大批古蹟和遺址。現在我們要去參觀遊覽的是明孝陵。

  【明孝陵的地理位置—選址經過—營建過程】

  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津和皇后馬氏的合葬墓,它位於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是南京規模最大,儲存最完好的一座帝王陵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曆代帝王對陵地的選擇非常慎重,特別注重選擇“吉壤”之地,即風水寶地。每次外出選址,除派遣朝廷一、二品官員外,還要吸納通曉地理、會看風水的方士參加。選好陵地後,皇帝還必須親自審視現場,滿意了才被最後確定下來。朱元璋登基後不久,就很關心自己死後的“天堂”,便開始籌劃營建陵墓。據說,他曾把劉伯溫、徐達、常遇春、湯和等大臣召來,商議選址。五人約定各自先把所選最佳墓址寫在紙上,然後同時公開。結果,英雄所見略同,都寫著“獨龍阜玩珠峰”。所以,朱元津陵墓的墓址就這樣定了下來。獨龍阜是一座位於紫金山主峰之下的小山丘,高150米,直徑約400米,像是一座巨大的天然墳冢。中國的封建皇帝常把自身比作真龍天子,在獨龍阜建陵,很符合封建迷信的要求。

  明孝陵於洪武九年***1376年***開始籌建,主管造陵工程的是中軍都督府企事李新。當時,動用大量民工,遷走了前人留下來的幾十座寺廟。自東晉、南朝以來,佛教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播,梁武帝甚至把佛教當作國教,因此南京寺廟林立。東晉時,有佛寺300多所,南朝增加到近500所,僧侶達10萬之眾。唐代杜牧詩:“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正是當年南京佛寺興盛的寫照。除了遷寺之外,甚至還遷走了不少前人的陵墓。但當要遷走三國時孫權的陵墓***在今南京梅花山上***時,朱元津說了一句話:“孫權也是一條好漢,留著他守門。”才沒被遷走。洪武十五年***1382年***,第一期工程完成後,正好遇上馬皇后去世,朱元津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將其靈樞葬人陵墓,封她為“孝慈皇后”,陵墓的名稱也由此而來。1383年,孝陵的主體工程大殿建成。1392年,皇太子朱標去世,葬在孝陵東,稱為東陵。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建成“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整個建陵工程才告結束,工程歷時23年。朱元津臨終前,曾留下遺命;“喪儀物一以儉素,不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無所改,天下臣民三口皆釋服,無妨嫁娶。”這顯然是朱元璋收買人心的把戲。整座明孝陵建築範圍,東起孝陵衛,南到衛崗下馬坊,西抵城牆邊,北達獨龍崗半山腰,方圓20多公里,可謂規模恢巨集。在漫長的23年工程建設中,耗盡了民脂民膏。當時墓區內植樹萬株,養鹿千頭,派守的衛兵多達5700人。其範圍之廣,規模之大,在明代以前是少見的。而且朱元津下葬時,有40位嬪妃殉葬,其中2人葬在孝陵東、西兩側,38人從葬於孝陵。這暴露了中國封建統治階級的殘忍,他們不僅生前要享受榮華富豪,死後仍要“雖死猶生”,實行厚葬,不惜百姓性命。

  【明孝陵引導建築:下馬坊—大金門—神動聖德碑—御河橋—神道—石象路—華表—翁仲路】

  明孝陵的建築可分為引導建築的神道和主體建築的陵寢兩大部分。

  各位遊客:進入明孝陵陵園區內,首先看到的這座石牌坊,叫做“下馬坊”,這是明孝陵的第一座建築。石坊上刻著的是“諸司官員下馬”6個楷書大字。當時的文武官員到此必須駐轎下馬,以示尊敬。眼前所見的這座下馬坊是1984年重修的。

  請大家看,這便是明孝陵的正門——大金門,黃層重簷,紅色牆堰向東西境蜒,氣勢非凡。

  大金門正北70米是碑亭,俗稱“四方城”。碑亭是一座正方形的建築,四面各有一個券門。亭內的“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刻著明成祖朱律頌揚其父朱元津“功德”的文字。全文長達2746宇,每個字都有拳頭大小。整座碑由碑座、碑身、碑帽三部分具成,碑座是一隻巨大的龜形動物,高2.08米,古人稱為“贔屓”,是一種神話傳說中的動物,據說特別能負重。整碑通高8.78米,是南京地區最大的一塊古碑。

  各位遊客:過了御河橋,折向西北就是陵墓的神道。神道分為兩段:第一段為東西向,名石象路,因路上有高大的石象而得名。石象路長615米,路上兩側分列6種12對共24只石獸,每種4只,兩蹲兩立,自東向西排列著獅、獬豸、駱駝、象、麒麟和馬。這些石獸各有寓意:獅為百獸之王,顯示帝王的威嚴,它既是皇權的象徵,又起到鎮魔辟邪的作用;獬豸是“神羊”,獨角、獅身、青毛,秉性忠直,能明辨是非,相傳舜帝時管刑法的官員皋陶豢養獬豸,如果遇到兩人爭鬥,它能用角牴觸無理有罪的人,後人奉它為公正的神獸,在這裡用來標榜皇帝是執法如山的聖明天子;駱駝象徵著沙漠與熱帶,表示大明疆域遼闊,皇帝威鎮四方;大象是獸中巨物,性格溫良,寓有“順民”的意思,另外它四腿粗壯有力,堅如磐石,表示國家江山的穩固;麒麟是傳說中的“四靈”***麟、鳳、龜、龍***之首,它是披鱗甲、不履生草、不食生物的仁獸,雄的叫麒,雌的叫麟,象徵“仁義之君”和吉祥、光明;馬,在古代是帝王南征北戰、統一江山的重要坐騎,在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常常立下汗馬功勞,它具有“老馬識途”的智慧,“馬不停蹄”的能耐,“一馬當先”的奉獻精神和忠於職守的高尚品德,為歷代封建統治者所鍾愛。明孝陵神道的6種石獸中,以象為最大,重達80噸,都取材於江蘇大連山。當時為了將這些石獸運抵明孝陵,冬季時,在路面上灑水結成冰,再用粗大的竹、木作滾軸,用讓眾人一路上推滾的辦法來完成運輸任務。石獸盡處,神道折向正北。這一段神道從望柱起到根星門止,長250米,俗稱翁仲路。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對圓形擎天柱,上面刻有蟠龍紋飾,這就是華表。華表在古代通常用作陵墓、宮殿、宗廟的標誌。其實原先的華表與我們現在見到的不一樣,它是一根木柱,後來演變為在靠近木柱頂部安上短的橫木或木板,把它豎立在交通要道或是朝堂上,讓人書寫諫言,或是起到表識作用。這種表柱也叫櫃表,因為遠看好像一朵花,而古時候花與華是相通的,所以又叫華表。墓前立華表始於戰國時的燕昭王,到西漢時已很盛行,但當時也都是木製的。用石柱作華表,直到東漢才盛行,東漢時的石柱周圍有瓜稜形直紋,柱上還題刻著“某官職某某神道”的字樣。到南朝梁代,石柱上端出現了蓮花紋因蓋及蹲坐的小辟邪。唐乾陵的石柱、柱身、柱礎、柱頂出現了卷草紋雕飾。宋陵石柱通體都刻有龍紋。由於受宗教的影響,柱頂端也逐漸演變成承露盤和立在上面的望天犼。華表上的犼頭朝外,表示望君歸;華表上的犼頭朝裡,表示望君出。由於犼性好望,所以凡有石犼蹲立的華表又稱“望柱”。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從明孝陵神道到這對華表為止改變了走向,呈南北向,而不像其他皇陵呈直線排列。據說這是為了繞開孫權陵墓,遵守朱元津不遷孫陵,讓他為朱元津看守大門的諾言,所以使神道呈彎月形,環抱著梅花山。每到初春時分,漫山遍野的梅花吐豔,宛如一片“香雪海”。

  過了華表,這由南往北排列著的是8個石人,其中4個文臣,4個武將,人們也把它們叫做石翁仲,因此這段路又叫翁仲路。傳說翁件原是秦始皇時的一名大力士,名叫阮翁仲,此人身高一丈三尺,勇猛元比,曾駐守臨洮***今甘肅岷縣***,鎮服匈奴有功。死後,秦始皇為了紀念他,便鑄了阮翁仲銅像,立在咸陽官司馬門外。匈奴人來咸陽,遠遠看見這尊銅像,都畏懼不敢靠近。從此以後,人們就把銅像、石像通稱為“翁仲”了。這些翁仲全部用整塊石料雕鑿而成,文臣身穿朝服,端莊肅穆;武將披甲戴盔,威武雄壯。這些石人像和前面的石獸同為明代石雕藝術的珍品。

  【明孝陵主體建築:金水橋—文武坊門—碑殿—孝陵殿—方城—明樓—寶頂】

  走完3裡神道,明孝陵的引導建築便參觀完畢了。接著請大家跟我往北前行,去參觀明孝陵的主體建築。

  首先我們來到了金水橋前,金水橋為三孔石橋,橋面設有欄杆。從金水橋直到方城、寶頂,方向為正南北,建築按中軸線對稱配置。

  從金水橋向北200米,順坡而上,這就是明孝陵主體建築的正門,名叫文武坊門。門上嵌有青石碑一方,寬1.99米,高1.07米,陰刻餾金“明孝陵”3個大宇,為曾國藩所題,邊飾雲龍花紋。現在的大門等建築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的。門外東側牆下,立有一塊“特別告示碑”,高1.05米,寬0.63米,用日、德、意、英、法、俄六國文字鐫刻,內容是保護明孝陵的告示。這塊碑是清宣統元年***1909年***兩江洋務總局道臺和江寧知府會銜豎立的。

  進人文武坊正門,是一座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所建的碑殿。碑殿正中豎立著高大的石碑5塊,中間一塊最為醒目,上書“治隆唐宋”四個大字,這是清聖祖玄燁於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南巡拜謁明孝陵時題寫的。意思是讚揚明太祖的功績勝過了唐宗家祖。這塊碑高3.85米,寬1.42米,碑下有座。碑的兩側,還有兩塊立碑,分別刻有乾隆巡謁明孝陵時的兩首題詩。

  由碑殿向北55米,是享殿。從正門到享殿,地上用巨石鋪成一條寬1.6米的御道。享殿原名孝陵殿,是明孝陵的主要建築,於洪武十六年***1383年***建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是清同治十二年重建的享殿,殿為3間,簷高3.11米,長11米,進深7米,規模比原來的孝陵殿小得多。殿內掛著的是朱元津與馬皇后畫像的複製品。殿的前後各有踏垛三道,這中央踏垛居中部分稱“陛”,上陛為“二龍戲珠”,中陛為“日照山河”,下陛為“天馬行空”,均為浮雕圖案。

  穿過內紅門,走過大石橋,一座全部用大條石築成的大型建築便呈現在我們面前,這就是方城。它前高16.25米,後高民13米,東西長75.26米,南北寬31米,東西兩側有八字牆。方城正中是一個高大的拱門,拱門內是一條深長的隧道,由54級石階組成,出隧道分左右二石階,向南登上方城,便是明樓所在。

  明樓俗稱“馬娘娘梳妝檯”,東西長39.15米,南北寬18.40米。南面開拱門3個,東、西、北三面各開拱門一個,樓內地面用方磚鋪地。明樓原來是有頂的,現僅存四壁。方城和明樓是明代的創新,明以前的帝王陵墓都沒有這樣的建築。在寶頂前面建造一座高大的方城和明樓,其中又夾以深送的隧道,更增加了莊嚴肅穆的氣氛,顯示出帝王的無比威嚴。

  方城之後就是寶頂,也叫寶城,只見正面的石壁上橫刻著“此山明太祖之墓”7個楷書大字。據說,它刻於民國初年,用以回答遊人的提問。寶城是一座近似圓形的小丘,直徑約325米到400米,四周圍有磚牆,牆以條石作基礎,依山就勢而築,高約7米,牆頂厚度2.I米。寶頂之上,樹木參天,明太祖和馬皇后的地宮就在這寶頂之下。據說,這地宮完全按南京明故宮前朝後寢形式建造。根據專家考證,據陵墓地面建築的規模估計,這座地下宮殿必定大於北京昌平十三陵中已發掘的第十個陵墓“定陵”。但由於種種原因,至今未曾得到發掘,一旦發掘,必將又是一大奇觀。

  各位遊客:明孝陵的導遊講解就到此結束,大家如果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將盡量滿足你們。現在清隨我一起上車,去遊覽下一個景點。

  揚州吳道臺宅第導遊詞

  各位遊客大家好:

  吳道臺宅第在泰州路市人民醫院內,1982年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吳道臺名引孫,字福茨,先世系安徽歙縣人,自高祖遷居揚州。吳引孫於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光緒十四年,在浙江寧紹道臺任上,聘請浙江上匠來揚營建私宅,整個宅第為長方形大院落,東西長80米,南北寬70米,建築面積2950平方米,原有房99.5間,今剩86間。宅第規模巨集大,結構精巧,雕工精緻,儲存完好,以浙江建造法則為基礎,又揉合了揚州傳統的建築風格,為揚州古建築中獨具一格的住宅建築群。中軸線上有門廳、西式樓、朱雀廳、涼廳、魚池、測海樓等建築,西部為內宅,前後三進,周以迴廊,以開闊的石板天井相隔,高大寬敞。門廳是磚刻門樓,配以兩個圓形大石轂,氣勢巨集大。魚池由矩形花崗石砌成,長方形,四周置鑲花鐵欄杆,池水與宅外水域相通。魚池之大,為揚州之最。

  入大門西行數十步,便至門堂。門堂兩側各立一齊人高的石鼓,託以捲雲石雕基座。門廳上置捲棚,拱式軒樑,其木雕之精美,令人歎為觀止。樑柱下端為雲紋石雕鼓磴。門牆下為青石基座,浮雕香爐、漢瓶、喜鵲登梅等圖案,其上,據傳為磚雕飛蝠,惜為水泥所封,再上是磨磚起線滾頭鑲框,中嵌磨磚幾何圖案。整個門廳深得浙派神髓,為 揚州僅見。

  入門廳,見一方寬敞的天井,左右各有廊房三間,西南廳房五間,廊東有耳門通東北隅的魚池、測海樓。“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古院的書香常常縈繞在我的夢中。測海樓儲存完好,是吳家的藏書樓,據介紹,當時的藏書在全國都是少有的。吳氏測海樓在魚池之北,上下兩層,為著名藏書樓,名冠一時,宣統二年***1910年***,吳氏即編成《測海樓藏書目錄》,有12卷之多,由此亦可知其藏書之富。內中《蘇長公密語》、《大樂律呂元聲》等書均為諸家所珍,至今尚為美國國會圖書館珍藏。吳氏重視收藏地方誌,如明弘治刊本《八閩通志》、《延安府志》,明嘉靖刊本《廣西通志》等明代天一閣散出的多種地方誌更是海內孤本。光緒二十一年還是抄明嘉靖本《嘉靖惟揚志》,此抄本亦為世所珍,今存臺灣。測海樓藏書雖已散失***一部分存北京圖書館,一部分存臺灣,少部分流散海外***。

  “有福讀書堂”位於測海樓底層,取有福方讀書之意。吳氏後代多受書益,吳徵鑄,著名劇作家;吳徵鑑,著名的醫學生物學家;吳徵鎧,中科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學家;吳徵鎰,中科院院士,著名植物分類學家。一門中出了這麼多傑出人才,這在全國也少見。

  廂廊西,中有門通火巷,火巷闊二米。據古建築專家趙立昌先生介紹:牆面簷口下為條磚勾縫角砌,簷口上為“一斗一臥”勾縫空鬥牆,牆面間隔排列鐵製巴局,為揚派風格。火巷盡頭是花園,今已毀。

  火巷西現存兩進房屋,均為一排七間***實為明五暗七***,庭院四面皆置捲棚迴廊,到處可見精美木雕、石雕。特別是四面轉角伸展大弧形彎曲懸挑角樑,及其垂吊精巧木雕大花籃,據介紹,其構造在建築學上具有極為重要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