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的工序流程介紹
陶藝蘊含著濃厚的文化底蘊。你知道陶藝製作的工序流程是怎樣的嗎?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陶藝的工序流程
陶瓷是怎樣燒製而成的?
陶瓷製作過程中的工序有哪些?
傳統景德鎮陶製瓷“共計一坯之力,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現在陶藝作品的製作要簡單很多,一共可以簡化為十個基本的工序。
1.塑形
用粘土製作出器皿外形的過程叫做“塑形”。塑形的方法分為手工拉坯和電動拉坯。首先在腦海裡構思好成品的效果,然後再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塑形的方法,開始動手製作。一些裝飾的工序也可以在這一環節完成。
2.半乾燥
在這一工序中,器皿會收縮。使塑形好的坯達到半乾拿起時不至於變形的程度。
3.修整,雕刻,粘結部件
修整作品的底部圈足,在製作茶壺和土鍋等器皿的時,需要將提手和壺嘴與壺體進行粘接,一些裝飾的工序也可以在這一環節完成。
4.陶藝的裝飾
在坯體修整完畢後,塗抹陶衣對坯體進行裝飾,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陶衣的種類不同,塗抹的時機也不同。
5.乾燥
待水分完全乾透再進行素燒。
6.素燒
以約800℃的溫度進行素燒,通過這一工序使坯體更硬,使之後的裝飾和施釉等工序變得更加簡單。
7.釉下彩繪畫
在上釉藥之前,在泥坯上繪畫,叫做釉下彩繪畫。例如景德鎮青花,釉下五彩等都屬於釉下彩繪畫。
8.施釉
施釉是指在成型的陶瓷坯體表面施以釉漿的過程。釉藥的種類有很多,施釉的方法因器皿的大小和形狀而異。
9.燒製
以1200℃-1320℃的溫度進行燒製。通過燒製,釉藥得以融化,形成玻璃質,加固了器皿。窯爐的種類和燒製方法有很多種。
10.成瓷
因為粘土不同,收縮的效果也不同,完成的作品往往會比塑形時收縮10%-15%。
陶藝的製作技法
***一***尼條盤築成型法
1.取一塊適量的泥料,用雙手自然捏緊、轉動,使其成圓棒狀。
2.將圓泥棒橫放在工作臺上,用手指均勻地搓動,邊滾邊搓,左右手指走動,從粗到細.
3.自然、平和地搓泥條,根據需要搓成粗細一致、大小均勻的泥條。
4.將泥條放在轉盤上做一底部,然後將泥條邊轉邊接邊壓緊,邊轉動轉盤,依次加高,最後做成自己需要的造型。
5.每增加了一層需要內外壓平、壓密、壓勻以免乾燥時開裂。
6.可用泥拍、手拍和手拉轉動調整造型,可用保留泥條盤築的原始手跡效果。
***二***手捏***雕塑***成型法
手捏、雕塑成型法是製作陶藝最原始、最基本、最簡單的方法之一,也是初學陶藝者體驗泥性一泥的厚薄、軟硬、乾溼程度最基本的練習,可以不用工具,光用手捏,有較大的自由度,只需要用手把泥團捏成你自己想要造型的形狀即可,這也是最古老的製陶方法之一。還可用雕塑刀等工具做成雕像,在泥半乾時將雕像挖空。
***三***泥板成型法
泥板成型就是將泥塊通過人工或壓泥機滾壓成泥板,然後用這些泥板來進行塑造。滾泥板時,應把泥塊放在兩塊布中間進行,從泥塊的中心向四周擴散***轉動布塊***,注意泥的厚度,要符合所做陶藝作品的需要。製作時要利用泥的柔軟性,可以像用布一樣成型,而利用泥板的堅硬特點時又可把它當成木板一樣來成型。泥板成型應用範圍很廣,從平面到立體,都可以進行造型變化,可利用泥板溼軟時進行彎曲、卷合,製作成自然、優美的造型,也可利用泥板半乾時製作挺直的器物。
***四***印模***印坯***成型法
印模***印坯***成型法是利用石膏模具來進行成型的一種方法。自古以來。此法就廣泛地運用在陶瓷生產中,通常我們使用的是石膏模具,母模可以用石膏或陶泥製作成型,然後根據造型翻成若干塊模具,待模具乾燥後,即可印製坯體,印模成型。印模時要用力均勻,壓緊,才能把造型完整的印製出來對造型複雜的作品,要分模印製,然後再合成,在介面處要用泥漿粘接好,坯體脫模後有殘缺的要修補,多餘的要刮掉。這種方法可以大批量地複製產品,在陶瓷生產中帶來很多便利,根據個人需要可在模具上製作出不同的肌理和其他裝飾效果。
***五***拉坯成型法
拉坯是利用旋轉的力量配合雙手的動作,再拉坯機泥團拉成各種形狀的成型方法。也是陶瓷製作中一種常見的和傳統的成型方法。但技術性非常強,要求很高,有些師傅一輩子從事拉坯工作。這種方法需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掌握,坯體可以先從簡單的碗、杯、盤開始,熟練後再拉瓶、罐等複雜的造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掌握拉坯技術,非得下苦功夫不可。
***六***泥漿鑄件成型法
泥漿鑄件成型法在日用陶瓷批量生產中應用廣泛,也是陶藝成型的技法之一。先用泥或石膏做母模翻成石膏模***分塊***,石膏模留有注漿口,模具乾燥後,把配製好的泥漿注入石膏模內,隨著石膏模的吸水速度,及時注滿泥漿,當石膏模吸漿達到一定厚度時,將模內多餘的泥漿倒出,控幹待泥坯脫離模壁後,再從石膏模內取出坯體即可,另外還要保持***掌握***一定的乾溼度進行保溼,以便進行下一步修坯、粘接、裝飾等。
***七***綜合成型法
綜合以上幾種方式,靈活運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