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哪個時期的詩人

  屈原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詩人之一,那麼詩人屈原是哪個時期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詩人屈原是哪個時期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春秋三傑屈原生平簡介

  屈原是戰國末期的楚國人,出生于丹陽貴族家庭,姓羋。這個姓氏相信大家都聽過,大秦宣太后羋八子也是羋姓,其實宣太后本來也是楚國人,可見楚國羋姓人士不少。屈原是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還是一位辭賦家同時也是政治家,起初他只是一名縣官,後來才華顯露被楚懷王重用,官拜左徒,楚懷王派他出使齊國,後來屈原便建議楚王進行變法,屈原就是變法方案的起草人。

  屈原變法主張對內舉賢能,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但是因為此變法影響到舊貴族的利益,所以變法遇到很多困難。而後來屈原自己也因為遭到貴族排擠陷害而被楚懷王見疏,之後還被楚王先後流放兩次。被流放兩次的屈原最後不堪屈辱投江自盡,一位偉人的性命就如此草率的結束了。

  屈原出生於貴族家庭但是從小喜歡讀書,常常手不釋卷的徜徉於書海之中,而且他家族人員都非常賢德,因此家教風氣比較淳樸沒有貴族的奢靡。屈原從小就在普通百姓中間長大,非常體恤百姓疾苦,所以養成了他對百姓仁愛的高尚品德。

  後來在朝為官,屈原也是一心為百姓著想,為減少貴族對百姓的壓迫,併為朝廷舉薦賢能之人,屈原主張變法。而變法的主要內容就是針對舊貴族勢力,削弱貴族勢力以減緩百姓的壓力和疾苦。可是舊貴族勢力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最終屈原一人之力以卵擊石只能慘敗而被楚懷王流放。

  屈原兩次被楚懷王流放,最終不堪屈辱,因無力報國而投江自盡。後人為了紀念屈原,就將他投江的那天定為端午節,每年這天人們都會到江邊祭典,後來經過文化的流傳和衍變,端午節就慢慢形成了賽龍舟、包粽子等習俗。

  詩人屈原號什麼

  古代禮制繁瑣,但是取個名字就得浪費大量腦細胞。這姓、氏、名、字、號可有講究的,不是隨隨便便什麼人都取的,只有貴族士大夫才有資格擁有姓取個名提個字別個號。屈原出身還算高貴,他姓羋,要知道羋姓可是楚國的國姓。

  像這文人雅士都有個別號什麼的,屈原也不例外。屈原號靈均,他的號是由楚國王室所賜,是有很深寓意的。屈原自幼洞中苦讀詩書,文化修養非常高,並且他相貌清秀,渾身上下散發著靈氣。均字取“君”的諧音,既代表了這個人擁有王室血統,又表明此人是一名謙謙君子。屈原的號可謂是文雅之中還充滿著封建倫理的色彩。

  屈原生於戰國時代,在那個諸侯紛爭狼煙四起的年代,能夠造就出屈原這個文學巨匠實屬不易。屈原的號都是楚國王室給取的,可見他們家與楚國宮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屈原在政治上沒能取得成功也是在於他自己太拿當回事兒了,滿心裡想著這楚國江山可是自己羋姓家族的後花園,人家正主稍有不慎就被屈原說成沒骨氣不愛國。這時間長了擱誰誰不生氣呀,得嘞,屈原您老哪兒遠奔哪兒吧,眼不見心不煩。

  屈原可謂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即使楚國王室又給提字又給封號的,本來對屈原期許挺高。可無奈屈原太有個性,不懂得迂迴,不知道在朝堂之上照顧君王的面子,最終也是辜負了這靈、均二字。

  宋玉與屈原的師徒關係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愛國詩人,他將中國詩歌史從群體合唱翻到了個人獨唱的頁面,是楚辭的創作者和集大成者,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宋玉也是楚國人,是出生於屈原之後的楚國文學家,他是繼屈原之後又一個有名有姓有作品的大詩人,對於辭賦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兩人都是楚國人,身處的年代也是一前一後相差不多,那麼兩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首先從時間上來說,屈原是在公元前278年去世的,當時秦國大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絕望之下,選擇了以死明志,投江自殺,而那個時候宋玉也就是20來歲,而在這之前,屈原已經被放逐了好多年了,所以從這裡來看屈原和宋玉應該是沒有同朝為官的可能性的,那麼兩人還有別的什麼關係嗎?

  雖然據說宋玉是屈原的弟子,但是其實在歷史上關於這一點一直也是爭論不休,自從漢代開始就是一個謎團,因為宋玉的歷史資料實在太少,只有少數一點零星的記載,還自相矛盾,比如在史記中稱“宋玉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就是說宋玉效仿屈原的楚辭寫法,而之後精研楚辭的大師王逸卻說:“宋玉,屈原之弟子也”兩人一個是史學大家,一個是楚辭大師,說法各異,也從此引開了宋玉是不是屈原弟子的爭論。一直到了現在都沒有一個定論,在這裡小編還是比較認可宋玉是屈原弟子這一點的,屈原是當時楚國有名的楚辭大家這是毫無疑問的,而宋玉初出茅廬,可能在屈原身邊學習過。